从川端康成著作看日本传统审美意识[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东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1968年他凭借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著作体现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自然之美,让他获得了世界文坛的广泛认可。他获奖的三部著作《雪国》、《古都》和《千只鹤》是东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审美意识 物哀之美 幽玄之美 自然之美
  川端康成(1899—1972)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日本当代作家,一生“执著于对美的追求”。他在继承日本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注重吸收本世纪初期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标举新感觉派,热心追求新颖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他受日本传统文学特别是《源氏物语》的作用较深。他的著作清新、淡雅,意境朦胧、幽深,充满了梦幻般的诗情,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幼年的孤苦生活,自己的文学主张,使川端康成形成了一种悲哀虚无的思想,这使川端在文学著作中总是流露出哀怨、伤感、孤独和寂寞,总是以悲为美,美中含悲。他从日本古典文学中所吸引的营养以及他对日本古典美的热爱和追求,都使他在文学创作上崇尚一种悲哀美,从而使他的著作特别是著作中的心理刻画能够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严绍璗先生曾对日本传统文学特点进行过这样的总结:“追求所谓物哀、幽玄和寂静等相融和相通的境界,以求表达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等气质。”[1]研读川端康成的著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自然之美深深地积淀于其中。
  一、物哀之美
  “物哀”,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主体和底流,是日本文学传统美学的特征之一。“物哀美”的含义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将其理解为:“物”即客观对象和“哀”即主观情感相一致时所产生的和谐的、有情趣的世界。“哀”具体可以以情趣、哀愁、怜悯、同情、共鸣、爱怜等情感形式表现出来。日本的传统古典文学著作从《源氏物语》到《方丈记》、《徒然草》,无不体现着这种哀伤、细腻的“物哀”美学意识。《源氏物语》是川端康成最爱的文学著作之一,《源氏物语》一书中出现的“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可见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古代文学思潮,是以“哀”和“物哀”为基调的。正因如此它深深地作用了川端康成的思想。他说过:“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2],“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同的”[2]。同时代的文学艺术,关东大地震后的社会动荡,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恋爱的失意,加剧了这种物哀精神在他身上的弥撒,可以说物哀净胜髓,不知不觉流露在文字中,他的代表作《雪国》所体现的文学民族性,很大程度就表现在对物哀精神的继承上,文章的整个基调都蕴含着深深的“物哀”情绪。
  《雪国》中的人物驹子是一个清奇空灵、聪明勤奋、对生活有着种种美好渴望的女子,认认真真地活着每一天,勇于接受人生的挑战。为了帮助患绝症的师傅的儿子,毅然舍身当了艺伎。对一个有妻室的男人岛村真挚热烈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情。她似乎是在用一种飞蛾扑火搬的徒劳和壮烈,于纯朴的绝望中流露出对明天的天真的憧憬。《雪国》中另一个人物叶子,是一个有着雪一般纯净心灵和菩萨般仁爱心肠的美丽女子。然而这位善良质朴的女子却在蚕房失火时为救正在看电影的孩子们而葬身于火海之中。
  川端康成笔下的这两个雪国女子都有着清纯的心灵和柔和温润的性格,人物的人性是美好的,但其人生的际遇却让人同情。因此,在感人的美的形象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深沉而纤细的悲哀风格,透过雅而美反映内在的悲伤和沉痛的哀怜,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那种感人心弦的悲哀情绪挥洒得淋漓尽致,尽情演绎了“物哀之美”,这是川端康成文学留给读者的最深刻印象。
  二、幽玄之美
  幽玄与佛学、禅宗有着很深的渊源,“幽玄”这一美学理念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诗歌创作理念之一,后经汉译佛经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和歌的最高美学理想。它含有“无”和“幻”的色彩。“幽玄美”不局限于感观上的美,而是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性的美、内面的美,进而将“空寂的幽玄”推向禅宗所主张的“无”的意境,达到了“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超越意识的美的幽玄世界。禅宗将大千世界做作无偿变化中的幻象,认为万物真正的本性是“空”,轮回的无常才是世界的永恒。禅宗的这种生死一如的理念渗透在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形成了充满禅悟色彩、幽玄之美的审美意识。日本的评论家铃木大拙曾指出,“幽玄就是对变化的世界中永恒事物的瞥视,就是对实在秘密的洞察”[3]。
  从小就受到佛学的熏陶,受佛教的生死轮回观作用深刻的川端康成把死看做是美的最高象征。他曾说:“这个世界,再没有什么比轮回转世的教诲交织出的童话故事的梦境更绚丽多彩,这是人类创作的最美的爱的抒情歌。”[4]这种“虚无”、“虚幻”在川端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名人》秀哉名人的死亡之美;《睡美人》极端的虚无和颓废;《伊豆的舞女》中小说主人公“我”与舞女所经历的“虚无”和“虚幻”的爱。《雪国》岛村对驹子“虚无得像一朵艳丽而濡湿的花”一样的爱;叶子虚幻的美与死亡;《古都》也通过捕捉少女的细微的哀伤感情,增加了幻觉感,让读者和主人公千重子、苗子姐妹俩一样感叹世事的无常变化,这也是“幽玄”之美的体现。川端康成自己也说:“此并非西方式的虚无,倒不如说它是虚无的相反,是万有自由在经过的空,是无边无境、无尽藏的心灵宇宙。”[5]所以这种“幽玄”的审美意识贯穿于他的著作始终,也使他的著作成为了代表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标签。
  三、自然之美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南北狭长的岛国,季节在时空上的推移和变化,既细致又鲜明,从而使日本人对四季变化的感觉敏锐而丰富,在他们的生活、文化当中无处不流露着崇尚自然的情结。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更是与日本人的自然观密不可分。在川端康成的著作中描述的自然之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过:“自然,它是我的感受的借助之物。”[6]“风景充满了幻想和象征。”[6]
  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川端康成明确提出:“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示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在日本这是包含着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是有其传统的。”[7]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日本自然美的存在有其传统,也透露出了日本人特有的自然观。“川端文学”就是在忠实再现四季自然本身美的同时,还将人的精神、感情、心绪熔铸其中,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