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语言交流看日本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人类是群居动物,每天都在各种交流活动中渡过。按照方式,交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其中语言交流占35%,非语言交流占65%,可见非语言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非语言交流来观察日本人最具代表性的肢体语言之一——鞠躬。对不同的对象,行不同程度的鞠躬礼,体现了日本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鞠躬;尊卑有序
  外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几乎都是一边嘴里说着:“はい”,一边深深的鞠躬。‘鞠躬’是日本人有礼貌的表现之一,也是日本人的代名词之一,特别是最近流行的抗战题材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长官在训话或者安排任务的时候,属下会干净利落的说着 “はい”,同时轻轻的鞠躬。不同程度的,“深深的鞠躬”和“轻轻的鞠躬”,从非语言交流方面理解,反应出了不同的人际联系。
  一、非语言交流的定义及性质
  1.定义
  交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语言交流不言而喻,就是通过语言相互传达意思,感情等。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言语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身体移动、(人体动作学)姿势、饰品服饰、珠宝、发型、纹身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调查显示,占所有沟通形式的65%,因此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表达个人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等。拿身势语举例:“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非语言信息的性质
  从语言交流的符号中能够解读出的意思多种多样,有时候会导致说话人想传达的意思模棱两可,原本打算共享同一信息的意愿就很难实现了。语言交流中的语言符号,只能传达片面的信息 ,而在非语言交流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则可以通过多个媒介,传达复杂多面的信息。作为非语言交流的媒体,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说话声调,服装等等都可以通过感觉器官被感知。很多情况下,非语言符号在不知不觉中被表达出来,所以比起有意表达的非语言信号,它更能体现发送者真实的感情,性格,以及人品。
  二、日本人具有代表性的非语言交流符号——鞠躬
  1.鞠躬的意义
  在日语里,鞠躬的当用汉字写作“辞儀”,本来用“時宜”表记,意思是“举行某种活动时机正好”。到了中世纪,理解为“正好的状况”。后来就变成了“适当的寒暄”的意思,现在则演变成低下头寒暄的动作。虽然是动作,有时也伴随语言,但是有时只是动作,双方就可以互相了解意图,我觉得这就是非语言交流的方便之处。
  2.鞠躬的礼仪
  没有法学或者具体的规范,按照人们日常相处约定俗成的规则,鞠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程度。
  最低程度的“お辞儀”被称之为“目礼”,也就是相对而视,用眼睛打招呼的时候使用的。
  稍深程度的“お辞儀”被称之为“会釈”,身体向前倾大概呈15度角,视线落在前方1.5米处。一般在和人擦肩而过时,或者给客人端茶时,要从别人面前经过时,或者轻轻示意的时候使用。
  普通的“お辞儀” 被称之为“敬礼”,身体向前倾呈30度角,视线落在前方60厘米处,通常在离开企业,下班时,或者进出接待室,接受上司的指示的时候使用。使用对象一般都是上司或者前辈,所以有想要表达感谢的意思。
  更加恭敬的“お辞儀”身体向前倾呈45度角,视线落在自己的脚边处。被称之为“最敬礼”。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或者想要谢罪的心情,有时候也在自己明知强人所难,但是还要强求别人时候使用。这是正式的寒暄,所以使用对象一般是老师,年长者,或者前辈。
  “最大限の敬礼”是表达最大敬意的鞠躬,身体向前倾呈90度角,膝盖稍稍弯曲,一般不能随意使用。使用时机不当的话,会起到反影响。
  有人用时间来比喻鞠躬的程度,以腰为分界点,上半身是分针,下半身是时针,正常站立的人当成6:00,“会釈”是6:05,“敬礼”是6:10,“最敬礼”是6:12左右,而“最大限の敬礼”是6:15,这种措施既通俗易懂,又增进了趣味性。
  三、从鞠躬看日本人
  1.上下有等,尊卑有序
  在日本,一般妻子对丈夫,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行鞠躬礼。这是日本社会“序列”的真实写照。在企业里论资排辈,在社会生活中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老幼有别,可谓等级森严。日语中发达的敬语表达系统也是“尊卑有序”的特征之一。敬语是语言交流的特征,鞠躬则是非语言交流的特征,可以说非语言交流是维系人际联系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2.以和为贵
  问起日本人的价值观,我想“以和为贵”一定是第一位的。所谓的“和”,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大和民族重视团结,第二是吸收,调和了外国文化。日本的第一部宪法《十七宪法》的第一条就是《论语》当中的“以和为贵。”
  日本是岛国,国土狭窄,生活必需品几乎都依托于自然,地震,暴风雨经常发生。因此,在岛国里生活的人们,不团结的话,就无法生存下去,因此日本人最尊重的就是“和”。尽量不说伤害对方的话,或者避免做让对方为难,蒙羞的举动。日本人经常行鞠躬礼,亦是借此表达自己的友好和善意。
  3.“内”和“外”划分清楚
  日本人对第一次见面的人和不是很熟悉的人都要行“最敬礼”和“敬礼”。对朋友和家人通常行“会釈”。这是因为日本人把“内”和“外”划分的很清楚。在日本人的思想里,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同一个集团的成员被划分在“内”里,其他的人都被划分在“外”里。
  刚会说话走路的小朋友被大人领着拜访别人的时候也要彬彬有礼,不可以随意展现在家时任性又天真烂漫的本性,这是日本人对外表现和对内表现不同的体现,也可以说是日本人集团主义的表现之一。
  4.狡猾
  在日本的车站我们经常能看到两个人互相深深的鞠躬,亲切的说着感谢的话,“这次多亏您的照顾”“非常的感谢”等等,但是真正分开,各自往回走的时候,两个人马上收起笑容,面无表情。
  第一次去日本的外国人一定分不清,这样的笑容,这样的热情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日本人就是这样,尽可能的不给对方添麻烦,向对方传递热情的信息,隐藏内心真实想法。所以其他国家的人都认为日本人很狡猾,总有隐藏,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我觉得日语的暧昧性也能体现日本人的狡猾,所以和日本人说话时应该先考虑对方的真实意思,然后再做回答,这样交流才可以顺利完美的进行。
  人们的价值观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特别是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首先应该了解对方的习惯,文化,以及禁忌,否则势必会产生文化冲突,日语毕业论文,了解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可以缩短文化之间的差距。关于日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诸如“鞠躬”这一简单动作,虽然是日本人的代表性动作之一,但是不是程度越深越好,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出相应的程度,了解了这一“规则”,不仅可以顺利进行交流活动,同时提高了日语语言能力,也提高了社会语言能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学院外国语大学)
  参考资料:
  [1]古田晓等「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キーワード」日本:新版 有斐閣,2017年
  [2]黑川隆夫「ノンバーバ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日语论文,日本:オーム社,1994年
  [3]http://www.yahoo.co.jp
  [4]伊礼武志「非言語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関する一考察」
  [5]大野佳代子「非言語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考える——「遠慮」のはたらく世界」东海女子短期学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