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可译性认为翻译是可能的,所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用人类现有的每一种语言来表达。不可译性认为真正的翻译是不可能的,语言和文化是作用翻译的两大因素。本文拟从诗歌形式、修辞措施、文化负载词汇等三方面对日本传统诗歌俳句的汉译时的可译性限度进行讨论,认为通过加词、加注解释等方式可以将诗韵表达出来。 这是松尾芭蕉的纪行文《奥州小道》里的一句俳文。《奥州小道》题材源于一次旅行。 元禄二年(1689年),芭蕉携弟子曾良从位于江东深川的芭蕉庵出发旅行,徒步巡游奥羽、北陆各地,沿途访遍名胜古迹。此句是芭蕉和弟子来到下野国云岸寺寻访已故佛顶和尚居住之草庵旧迹时即兴所作的。初夏四月,山呈幽深气象,云岸寺松杉萦绕,故人旧庵立于山之深处、完好无损。此句的翻译有如下几种: 声声啄木鸟,惟有此庵啄不破,盛夏树妖娆(郑民钦⑥译) 青松苍苔翠欲滴,寒暑几度草庵全;啄木鸟,岂能破!(阎小妹⑦译) 绿树庵未破,啄木声阵阵(陈德文⑧译) 以上译文分别采用的是“5.7.5”、自由体、五言二句的诗体。郑译保留了“5.7.5”这一俳句的独特形式;陈译没有刻意保留原诗的形式,采用译语读者熟知的五言古诗体。二句各有千秋,将俳句的字面意思“啄木鸟”、“庵未破”、“夏树繁盛”等信息准确传达出来。然而却对隐含在俳句里的 “主人已故,草庵仍立风霜” 这一深意丝毫未提。采用自由诗体的阎译没有字数和格式的限制,不仅将俳句的字面意思准确传达,还将俳句的深层含义体现出来。 3.2诗歌修辞的可译性限度 为了能在短短十七个音里将俳人对季节和万物的纤细感受表现出来,俳句应用了许多独特的修辞手法。本节拟从夸张、对比、对仗、通感、双关等修辞角度讨论俳句的可译性限度。本节选用的俳句出自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之手,因为芭蕉毕生致力于俳句改革,将俳句从平民消遣品提高到文学艺术的高度,具有一定代表性。 3.2.1夸张修辞法 夸张是应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如“白发三千丈(李白诗《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夸张法不仅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日本俳句中也屡见不鲜。如:“白露もこぼさぬ/のうねりかな(芭蕉俳句,大意:/草轻柔,连上面滚曳的露珠也不会洒落)”。由于两国的文学观截然不同[10],对夸张手法的使用也不同:前者追求具有极强的表达效果,希望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共鸣;后者多采用助词“も”或将夸张之意含蓄委婉地表现出来,或隐含在其中。这就增加了汉译的难度。如: “草の/も住替る代ぞひなの家” 这是《奥州小道》里的一句俳句,是芭蕉携弟子奥州之旅出发前写的。环看茅屋四周,颇有不舍,感慨日月更替、世事变迁。就连这样破旧寂寥的草屋也频频易主,可见世事迁移之迅速。助词“も”提示这里隐含夸张:用“茅屋易主”这一细节来强调“日月更替、世事变迁”这一现象。在汉译时,不仅要将“世事变迁”表现出来,还要尽量将“も”体现的夸张法表现出来。 3.2.2对比修辞法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对比是中国文学著作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如杭州西湖边岳飞坟前有这样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将民族英雄岳飞和奸臣秦桧进行对比。俳句中的对比不是体现在语法形式上,而是主要产生于语句的意思和联想以及用语雅俗的对比。其目的在于给读者短暂的视觉冲击,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 むざんやな甲の下のきりぎりす 本句出自松尾芭蕉《奥州小道》。芭蕉在小松参拜了供有已故将军斋藤实盛的头盔和锦袍的太田神社,昔日威风凛凛的战场将军已经先去,日语论文题目,当年陪伴将军驰骋疆场的头盔下,一只蟋蟀在鸣叫。战刀、盔甲是武将的生命和象征,蟋蟀多在荒郊野地活动,一般人很难在二者之间找到关系点,俳人不可思议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发挥想象,感叹世事无常。在汉译此句时,就要通过加词法,将这种对比效果体现出来。 3.2.3 反复修辞法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在诗歌中应用反复,能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影响,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在俳句中,常常使用同一发音或近义词的反复来增强表达效果。如: 本句也选自松尾芭蕉《奥州小道》。俳人拜谒日光神社,眼见东照宫威光普照天下,恩泽八荒,四民安居,心旷神怡,乃奋笔作俳句一首。 “青/”和“若/”是一对近义词,两者反复使用,强调了草木娇嫩的绿色,增强了俳句的表达效果,但却加大了汉译的难度。笔者认为在汉译时不必过于拘泥表达形式的完全转换,可以采用解释法和加词法将繁盛的树木与日光神社的庇佑联系表现出来。 3.2.4通感修辞法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通感是建立在感觉转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日语论文,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技巧,增强了表达效果。芭蕉的俳句中也普遍使用通感技巧,如他的名作“海暮れて/の声ほのかに白し(松尾芭蕉《野曝纪行》,大意:夕阳西下,海天一色,鸭声如暮色白)”。“声音白”将听觉和视觉互通,用颜色形容声音,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增强表达效果。再举一例: 石山の石より白し秋の/ 同样出自《奥州小道》。俳人寻访山中温泉,途经那谷寺,其内奇石各呈其态,古松罗列,茅屋造于奇石之上。秋风瑟瑟,寒意阵阵。俳人用“白し”修饰“秋の/”,与其说混同了视觉和触觉,还不如用看得见的事物来感知看不见的事物。汉译时,可以采用加词法,将视觉转化为触觉: 石山石头白,秋风瑟瑟,堪比山石白(笔者试译)。 3.2.5 双关语修辞法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法叫双关。恰到使用双关语一方面使语言幽默风趣,另一方面使表达含蓄生动。如: 蛤のふたみに/れ行く秋ぞ 这首俳句写于芭蕉完成“奥州小道”之旅后,亲朋好友日夜来访,如会见死后复生之人。然而旅途劳顿尚未消除,芭蕉又要开始新的旅途,大家依依分别在晚秋。 “ふたみ”是双关语,既是地名伊势二见之浦的“二见(日语发音:ふたみ)”之音,又是蛤蜊的“盖子”与 “身”分开,即“二身(日语发音:ふたみ)”的发音。这个双关语既表示在二见之浦依依分别,又表现了这种分别犹如撕裂身体一般痛苦。幽默的话语里隐含着分别的泪水。汉译时,这种修辞法很难体现在译文中,笔者认为可以在充分传达意蕴的同时,采用加注法,将诗的妙处介绍给译文读者。 3.3俳句中文化负载词汇的可译性限度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俳句是日本独特的诗歌形式,诗人/原朔太郎在其论文中就提出“俳句不可译”的观点,得到许多日本人的认同,他说“如果要理解俳句表现出来的诗趣,读者本人至少应该住过纸糊的日式房间、坐过榻榻米、喝过日式味增汤、饮过日式绿茶、在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浸泡过,否则则不可能读懂俳句的……因此,可以说俳句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11]。可见,文化因素是俳句汉译最大的障碍。如: 笈も太刀も五月にかざれ//(松尾芭蕉《奥州小道》) 中日两国的端午节都在农历五月。和中国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的习俗不同,日本端午节又称男孩节,一般有男孩的家庭挂鲤鱼旗,祝愿家里的男孩子能象鲤鱼跳龙门一样有出息。偶人、盔甲、大刀等是男孩勇敢的象征,也常在端午节摆放。五月,俳人来到佐藤庄司旧迹,拜庄司两儿媳之墓,读碑文,二人虽为女儿身但却以男子之勇闻名后世。于是俳人作诗一首,夸赞二人之勇。 “笈”“太刀”“//”是文化负载词汇,如果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读者就很难理解俳句的意蕴。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风貌,最大限度地追求源语与目的语的无限对等。至于具体的翻译措施,笔者认为应用加注法比较妥当。如以上俳句笔者试译: 五月端午节,遍插鲤鱼旗,我辈行路人,又拜笈、太刀(注:日本端午节有插鲤鱼旗的习惯,这是受中国“鲤鱼跳龙门”故事的启发,祝愿家里的男孩子能象鲤鱼跳龙门一样有出息) 4结语 可见,俳句是可以翻译的。但由于俳句是在日本土壤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汉译时仍然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原诗,做好相关功课,了解两国语言的语法、文字和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加词法、解释法等补充手段,俳句是可以而且能够介绍给中国读者的。 注释: ①出自《芭蕉名句选译》,《日语学习与探讨》,1987(6)。 ②出自《对于日本俳句的汉译形式》,日研中心文学探讨室编《世界语境中的〈源氏物语〉》。 ③《日本俳句史》,学林出版社1983。 ④定型翻译的代表人物有王树藩(《译俳探讨》,出自《日语学习与探讨》1984年2期)、李芒(《日本古典诗歌汉译问题》,出自《日语学习与探讨》1982年6期)、彭恩华(《日本俳句史》,学林出版社,1983年)等。 ⑤不定型译的代表人物是林林(《试译俳句的体会》,出自《日语学习与探讨》1982年2期)。 ⑥选自郑民钦译《奥州小道》,河北教育出版社,2017年,以下称郑译。 ⑦选自阎小妹译《奥州小道》,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以下称阎译。 ⑧选自陈德文译《松尾芭蕉散文》,作家出版社,2017,以下称陈译。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97。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40。 [3]毛发生.《论不可译性》[J],《山东师大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19-21。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企业,317。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97。 [6]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84。 [7]郑民钦.《对于日本文学翻译近况的断想》,《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302-209。 [8]川本皓嗣著.王晓平译.日本诗歌的传统――七与五的诗学,南京:译林出版社,93。 [9]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5。 [10]铃木修次.《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M]./京/籍株式会社。 [11] 上田真.《俳句は英/できるのか》.出自芳贺/编《翻/と日本文化》[M].山川出版社,115。 (作者单位: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2.天津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