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寿退社”解读日本职业女性就业观的形成原因[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文以日本“寿退社”为例,研讨了日本职业女性就业观形成原因。认为旧式传统文化的作用仍然遗留在日本女性的意识中而作用了她们的就业观;现代公司制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近况对日本女性就业观也产生了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寿退社;日本职业女性;就业观;形成原因
  自2017年以来热播的《OL日本》、《派遣员的品格》、《不结婚》、《大姐大》等日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日本现代职业女性的鲜活形象。这类剧集不仅反映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现代日本职业女性的日常现实工作状况,同时也是近年来日本职业女性就业观念转变的真实写照。而通过这些日剧,我们也接触到了日本职场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寿退社(ことぶきたいしゃ)。
  所谓“寿退社”或是“寿退/”,意即辞职结婚,也就是结婚的同时辞去工作。“寿退社”的“寿”是用于祝福的词语,另外,也有可喜可贺或包含这类意思的仪式的意味,这里特别含有结婚之意。“寿退社”是在这个女性以结婚为契机辞职已成为惯例的时代背景下,从而产生了女性的幸福=结婚这一公式的前提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个词语。因此,基本上都是指女性辞职结婚。在日剧《OL日本》中,某个女职员“寿退社”的时候,日本同事的反应都是热烈并带着羡慕地祝福:“寿退社おめでとう。”可见,在日本人的意识里这是一个值得祝贺的事情,跟一般的“退/”是不一样的。而剧中中国同事的杨杨和小张看到此景却非常吃惊,因为这在中国职场是少有的事情,这样的文化异同在中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那么,不妨来探索一下造就了日本女性这种独特的就业观背后的深层原因吧。
  一、旧式传统文化的作用仍然遗留在日本女性的意识中
  二战前,受数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作用,日本在参考和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等旧式社会观和价值观之后,也建立了封建制度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封建文化。男权思想的确立造成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无法保障自己权益和利益的局面。
  在经济方面,日本女性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必须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而在政治方面,日本女性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政治意识欠缺;在思想方面,受传统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作用,也没有形成自主的权利意识,只是每日在家做饭洗衣,操持家务,所以过去的日本女性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家庭主妇。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女性才逐渐拥有了一些自由和受教育的权利。二战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责任划分,这种模式被大多数国民所接受。1972年,日本实施了《勤劳妇女福利法》。接着,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以实现男女完全平等为宗旨的联合国《女子差别撤废条约》批准承认案。之后立即着手修改日本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直到1997年日本制定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确保女性劳动者在雇佣领域里享有与男性均等的机会和待遇。此后,才逐渐有不少家庭主妇开始走入社会参加工作。
  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导致了日本女性的自我定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不同。即便社会在不断地前进,日本的传统观念仍然起着主导影响。在日本,即使是毕业于名校的女子在结婚或者怀孕之后辞职也是非常普遍的或者说很自然的事情。可以说在日本“家庭主妇”是女人最向往的职业。如果你问日本高中和学院女生:“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他们可以在公众面前很坦然的说:“我将来就是要做家庭主妇。”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电视镜头前,也奶声奶气地说:“我的梦想就是披上婚纱,成为新娘,成为好媳妇。”
  大部分的日本女性在职场上都没有太大“野心”,更很少会和男性职员争强好胜。她们并不把事业成功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目标,并不是带着压力进入职场的。她们只是希望有份喜欢的工作,能够“协助”性地去完成。而一旦结婚生子,家庭将是她们另一个需要悉心经营的目标。她们认为成功地做一个好太太,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成功人生的一种。因此,家庭主妇也做为一个职业普遍存在。日本女性在选择职业时,越来越趋向于成为全职家庭主妇了。即使是前途似锦的重点学院毕业生,她们也表示有时更想找到一个能够包揽她们所有开销的丈夫,而不是寻找一份工作。总的来说,在传统日本文化中,温良贤淑、乖巧驯服是女性意识的主流,这种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作用,至今仍然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潜在的支配影响。
  二、公司制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近况对日本女性就业观的作用
  1、现代日本女性的就业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女性就业率占就业人口的40%,近年上升到66%左右。从妇女劳动力率(劳动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的变化来看,所有年龄段中25-40岁女性的劳动力率呈下降趋势,40岁之后又逐渐出现上涨趋势,这就是常说的M型曲线。这是由于结婚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的变化,即女性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结婚育儿期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婚前就业的第l个高峰和育儿期后再就业的第2个高峰。由于这一变化曲线形似“M”,所以国际上通常称之为“M型就业模式”。
  细观当今日本,一方面是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国家积极立法促进女性融入社会,使得各行各业中的女性身影越来越多。而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让日本女性开始逐渐摆脱对男人的依赖。另一方面,日本承受着经济增长迟缓,移民政策严格以及人口下降之苦。国家经济的不景气直接作用了日本家庭的收入多少。以至于很多原本退职在家的女性,也不得不重新外出谋职挣钱。
  2、职场环境及家庭经济因素成为女性婚后辞职的主要原因
  2017年以来,日本涌现了众多女性首次出任“一把手”的事例。日本央行任命了其128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分行行长。日本航空企业(Japan Airlines Corp.)宣布了第一位女机长。东日本旅客铁路企业(East Japan Railway)在东京站第一次有了女站长。日本妇女就业的改善一直非常缓慢,可以说用了100多年时间才走到这一步。   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常常令日本职场女性倍感失望。日本内阁府最新调查显示,46.9%的女性希望婚后仍坚持工作赚钱,但只有18%的男性希望妻子婚后去工作,77%的男性认同婚后丈夫赚钱养家,日语论文题目,49.7%的男性认为家务应由妻子做。从表面上看,日本女性的就业情况好于男性。但是,根深蒂固的日本企业文化让职场女性倍受歧视。一些日本公司虽然为女性提供了岗位,但看中的并不是她们的智慧,日语毕业论文,而是她们娇美的容貌和娇娆的身材。在这样的公司文化作用下,女性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便在工作上有了成绩,得到上司赏识,也会招来男同事的妒忌。虽然当前日本女性失业率低于男性失业率,但职场女性面临的隐形失业风险要比男性大很多。一旦公司经营发生变故,女性的失业概率会高于男性很多倍。
  固有的日本公司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作用下,女性就职仍面临诸多问题。在充分利用女性劳动力方面,日本要达到其他国家的水平仍是任重道远。尽管日本在1986年通过法学,禁止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但是日本女性的升迁之路仍然是长路漫漫。如果拿男女薪酬来比较的话,可以看出差距很大。据近年国税厅的统计,年收入300万日元以下的人当中,女性占65.5%左右,是男性的3倍以上;而年收入700万日元以上的人当中,女性却只占3.2%。根据法学,日本女性应该与男性同工同酬,但事实上,她们的薪资仅是男性的67%。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高学历低就业率现象依然突出。从职位分布来看,仅有10%的管理岗位由女性担当。此外,如果员工想要晋升,日本企业往往要求其为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这也令那些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日本女性望而却步。根据日本政府的一份最新探讨,在那些怀孕前一年有工作的女性中,仅有23%在其生育18个月后仍会被企业雇佣。
  东京首席经济学家菅野雅明说,日本妇女的就业参与率并不太低,但这是M型曲线,当妇女30岁左右有孩子的时候,就业参与率达到低点,在她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不太可能得到提升。日本女性从产假结束到小孩子满1周岁为止(有特殊情况者可以延长至1岁半甚至2岁)可以向所在企业申请育儿假, 此时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30%计算。如果育儿假后选择复职返回原企业继续上班的话,再补贴基本工资的10%。也就是说育儿假期间可以拿到40%的工资。很多日本女性拿满育儿假以后就辞职当家庭主妇。
  在日本,大多数的职业女性会在生了孩子后选择离开职场。主要是出于职场环境、经济等原因的考虑。和中国不同,在日本,很少有家庭能雇用保姆来照顾孩子,更不会依赖自己父母照料。而且日本缺少儿童看护设施。有了孩子后的教育、抚养问题都是夫妻需要承担的。夫妻双方都工作的话,需要缴两份税,而如果只有丈夫一方工作,为了照顾其养育妻儿的负担,政府会减免部分税费,再加上太太可以在家照顾孩子,免去了托儿所的昂贵费用,算下来还是离职更经济。这也是日本OL结婚生子后选择离职的很大理由吧。
  【参考文献】
  [1] 张良.以日本女性就职观为背景探求日本女性家庭归属现象的原因.华章,2017.
  [2] 田中沙罗.就/を考える//日本型雇用.2017.
  [3] 胡澎,当代日本妇女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 东京新闻./わった意/ 追いつかぬ//.2017.
  【作者简介】
  王纾宁,海南外国语职业大学教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