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亚外交的思考:从战术到战略的演变[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提要]从战略上讲,日本中亚外交演变经历了以经济援助为主到当前政治对话为重 心的过渡,经济援助政策虽然具有很大的作用力,但基本上已经从属于其整体的地区外交战 略,其目的已经超出了“能源外交”和“贸易外交”等经济利益的范畴,保求政治大国的地 位和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安全等国家战略利益日趋居于主导地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本 中亚 外交政策 政治大国
   中图分类号:D831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7)4-0065-06
  
  随着“9•11”事件的爆发,中亚地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特别是美国的反恐战争不断深 入,一直作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日本作为东亚国家,也不断加紧对中亚的外交步伐,这不仅仅是出于能源和贸易的考量,最 根本的 还是为了实现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的需要。关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安 全环境的变动,已成为日本对中亚外交的内在动力。
  
  日本开展中亚外交的历史演变历程
  
  1.起步阶段(1991―1997)
  二战时,日本的侵略势力未曾到达中亚,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对中亚不感兴趣。事实 上,“当时日本对中国的新疆和中亚亦垂涎三尺,中亚在日本的称霸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1]。/
  二战后 ,日美联系作为日本外交的基轴一直占据着日本外交的主要位置。虽然在20世纪70 年代福田内阁提出“全方位外交”路线,但日本的亚洲外交在冷战时期还仅限于东亚、东南 亚和“石油危机”以后的西亚。“中亚五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加之地缘政治上的阻隔, 日本与中亚地区并没有太多的外交来往,更多的是从属于日苏甚至是美苏联系的范畴” [2],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冷战时代的结束,也改变了中亚地区的政治版图,中亚五国 相继独立。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9月9日塔吉克斯 坦宣布独立;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12月2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它们 从此 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国际行列。中亚的这一变化给该地区政治与安全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各大国积极参与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
  日本在1991年12月28日正式承认中亚五国,1992年1月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建立外交联系。同年4月,土库曼斯坦也与日本达成 协议 ,正式建交。1993年1月,日本相继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大使馆,大使由驻 俄罗斯大使兼任,从此正式开启了日本与中亚各国外交联系的大门。为了稳固和加强与中亚 国家的联系,日本一开始就确立了以经济援助为主导的中亚外交政策,尤其是以日本政府开 发援助(ODA)为开路先锋,加快向中亚地区渗透。
  自1992年开始,日本确立了政府开发援助项目的四项新准则,“包括加强环境保护,禁止用 于军事上可能加剧国际冲突的项目,受援国必须将援助资金用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 受援国的民主化和市场化”[3]。在技术合作方面,自建交以来日本便开始接受中 亚国家的研修员,并派遣专家。在无偿援助方面,日本在1992 年的东京会议和1993年的西方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上,各承诺提供1亿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 援助,其中的一部分便提供给了中亚五国。[4]在贷款援助方面,1993年日本向吉 尔吉斯 斯坦提供了价值65亿日元的“复兴计划贷款”[5]。1994年4月,借哈萨克斯坦总统 纳扎尔 巴耶夫访问日本之机,双方同意建立混合委员会。日本向哈萨克斯坦提供了2.2亿美元的援 助和1.28亿美元的贷款,同年,日本国际发展基金会向哈提供73亿日元用于修建铁路设施 。
  1995年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127亿日元的“电信通讯网络扩展项目”贷款,1996年向哈萨克 斯坦提供了215.3亿日元贷款,用于修建大型桥梁工程。
  在这一阶段,虽然日本对五国援助力度每年都在不断加大,但从其ODA项目的总体角度来看 ,日本对中亚五国的经济援助占其全球ODA项目的比例只有1%,与南亚、东南亚甚至非洲相 比,中亚五国并没有成为日本ODA项目的首选目标。因此,从日本对中亚的经济援助来看, 这一阶段更多只是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
  
  2.发展阶段(1997―2017年)
  冷战结束后初期,中亚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扩展也使该地 区 包含着不稳定的因素,这使一些大国只能望而却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亚地区 在全球 以及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除塔吉克斯坦以外的四国终止了自独立以来经济 连续恶化的状况,经济开始回升。关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而言,中亚五国不仅是有经 济和能源上的意义,而且其政治意义也逐渐凸显。
  1997年,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首次提出“欧亚大陆桥”新战略,对象主要是针对中亚五国和 高加索地区三国,标志着日本正式确立了发展与中亚五国国家联系的战略定位,并加入到该 地区的外交竞争行列之中。这一战略主要目标在于:“第一,从地缘政治考虑,谋求在中亚 和高加索这个世界战略要地站住脚跟,以此提高在大国联系中的地位;第二,从经济利益出 发,抢先占据这个储量不亚于中东的能源重地,通过加强政治作用和经济渗透来争取该地区 能源开发及贸易的主导权。”[6]围绕“欧亚大陆外交战略”目标,从外务省、大 藏省、 通产省加紧制定和完善对中亚和高加索“丝绸之路地区外交”计划,原有的单一经济援助的 外交方式也逐渐加入政治互访和多边外交等新内容。
  从政治互访来看,1997年7月时任参议院议员的小渊惠三率日本代表团访问了除塔吉克斯坦 以外的中亚四国,紧接着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麻生太郎又对乌、哈、吉三国进行了访问,从 1998年到1999年,日本政府掀起了对中亚五国的外交访问热潮,日本经团联会长、外务大臣 、众议院副议长、外务省政务次官等人先后对中亚进行了访问。
  从经济援助来看,“从1993年到1997年,日本对中亚的援助额度从250万美元上升到1.56亿 美元,并于1997年首次超过美国”[7]。“2017年,日本对中亚五国各类ODA项目 的总额 度达到了2.42亿美元,其中用于无偿援助的总额为2/853万美元,用于技术合作方面的 资金达 3/163万美元,而贷款援助的总额度达到1.82亿美元,占日本整个ODA计划年度项目总额 的4 %”[8]。从2017年以来,日本已经成为中亚五国最大的贷款国,其经济援助对中亚 五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成熟阶段(2017年至今)
  随着“9•11”事件的爆发,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各大国在中亚的争夺进一步加剧。美军借 助反 恐名义顺利进入中亚,俄罗斯将中亚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中俄希望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 来维持地区大国势力的平衡,欧洲各国石油企业也加快了对里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步伐。“9 •11”事件为日本向中亚地区渗透提供了新机遇。日本一方面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盟友 ,同时又要考虑到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这种双重思考使中亚在日本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急剧上升。
  2017年1月,日本宣布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大使馆,并决定大量增加驻中亚各国的使馆外交 人员。外务大臣政务官土屋对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了访问,同年2月,外务副 大臣矢 野访问了哈萨克斯坦,3月,塔吉克斯坦总统访问了日本,6月,前首相森喜朗访问哈萨克斯 坦,12月 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访问日本。2017年8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对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中亚四 国进行了访问,并出席了当月28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首次“中亚/日本”外 长会 议,这标志着日本与中亚各国的外交联系已经步入了常规化和制度化的崭新轨道。会后,“ 川口外相表示‘此次会议使日本与中亚各国的合作联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邀请中亚 各国首脑2017年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中亚/日本’首脑级会晤”[9]。2017年起, 日本外 务省把欧洲局的“新独立国家室"改编成“中亚.高加索室”,以加强对中亚.高加索地区 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2017年6月,哈、塔、吉、乌中亚四国外长齐聚东京参加了“中亚/日 本”第二届外长会议,土库曼斯坦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整个过程。会后,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宣 布与中亚 四国签署了由日本提供支援的行动计划,内容涉及经济与技术援助、能源开发、反恐和打击 贩毒等方面,中亚四国则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个月后,即将卸任 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历史上日本首相 首次访问中亚国家。

  这一段日本中亚外交政策的战略性明显增强,表现为双边和多边互访的制度化,合作议题的 多样化以及寻求中亚国家对自身国际地位的支持。经济援助政策虽然具有很大的作用力,但 基本上已经从属于其整体的地区外交战略,其目的已经超出了“能源外交”和“贸易外交” 等经济利益的范畴,保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和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安全等国家战略利益日趋居于 主导地位。
  
  日本开展中亚外交的战略意图略论
  
  日本开展中亚外交的战略意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经济利益,获取中亚的油气资源,实现能源多元化
  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日语论文,其经济利益是全球性的。日本本国资源匮乏,其绝大部分能 源消费依赖从国外进口,全部一次能源进口依赖程度为79%,其中,石油、天然气几乎100 %。日本从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占日本原油进口的比例高达88.5%。为避免对中东石油的过 度依赖,日本将目光 投向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开发潜力巨大的中亚地区。中亚作为世界新兴能源市场,蕴藏丰富的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亚地区石油总储量至少在2/000亿桶以 上,被西方称为“第二个中东”,是继西伯利亚和波斯湾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储油地区,并且 中亚局势相对稳定。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畅通的资源供应链条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的重创日本仍记忆犹新。作为实现能源进口多 元化战略的一部分,日本积极开展对中亚的能源外交。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绝对优势的确立 ,中东石油有被美国控制之势,而中亚在历史上所涉及的大国利益相对较少,世界各大国进 入中亚也是冷战以后的事,关于日本来说,进入中亚比涉足中东容易。
  但是从短期来看,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对日本也很难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油气运输上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此外,“与日本联系相当密切的两个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 坦也并没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10]。
  
  2.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部接壤,中亚地区的形势发展与中国西部安全与稳定息息相关,“虽然现 在中亚都是世俗政权,但该地区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可能溢出中亚进入中国新疆,甚至会引起 中国其他省份的动荡”[11]。中亚地区的能源开发对实现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和能 源安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可以成为对华外交的一张牌,在石油资源 的开发和进口方面牵制中国,延缓中国经济发展。而且,如果能与中亚国家建立密切联系, 还可以对上海合作组织形成制约。
  首先,在能源问题上,在2017年第二届“中/亚/日本”外长会议上日本提出出资帮助四 国修 建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铁路,以使中亚四国能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这视为继干扰中俄关 于安大石油线之后又一次针对中国的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中国获取更多的中亚能 源,从而削弱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其次,“稀释”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扮演地缘 制衡者的角色。日本通过“中亚/日本”对话机制,在“上合组织”范围内打入楔子,可以 增加制衡中俄的砝码。通过加大政府开发援助的政策引导,在中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 中亚民主化,最终达到从根本上削弱中、俄战略优势的目标。一个与上海合作组织分庭抗礼 的“中亚/日本”论坛正在不断升级,日本借此平台获得中亚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支持 , 从而增加其在“入常”问题上的政治资本,使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政治作用力有所削弱。但 在“上合组织”主导中亚的大格局下,日本进军中亚的战略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但是,日本与中亚的接近,并非完全针对中国,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况且日本与中亚 联系发展的动力并非仅仅来自于日本本身,也来自中亚国家,这是双方利益彼此需要的结 果。另外,考虑到俄罗斯在远东油气管线上的举棋不定,以及北方四岛渺茫的解决前景,东 京将势力向俄罗斯传统腹地渗透,对俄自然构成了战略威胁。
  3.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
  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不断发展和升级,并不止是一个局部或偶然的现象,也不仅仅是经济利 益驱动的结果,而是集中体现了日本从巩固经济大国向谋求政治大国战略转换的必然逻辑, 而导致这种逻辑形成的内因在于冷战以后的日本国家利益观的重大转变,外因则在于美日同 盟联系的微妙变化及大国地区外交竞争的推动。
  (1)日本积极谋求扩大国家政治利益。战后初期日本的外交政策基本上从属于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经过20世纪60―70年代 的经济高速发展,日语毕业论文,到8 0年代初,综合国力剧增,为此,日益公开地追求政治大国的新目标成为80年代日本外交的 中心点。而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为冷战后的日本外交政策的转型埋下伏笔。冷战结束为日 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报负提供了空前的机遇,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其扩大政治作用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90年代初,日本借助传统的ODA项目,确立了经济援助型的外交政策,以及提出“欧亚大 陆外交”战略,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对话的双向策略来赢得中亚国家的支持。
  “9•11”事件后,日本在提升自己国际政治作用上向前迈进一步。由于90年代日本经济出 现衰退 ,日本ODA项目和投资有所减少,对外援助的经济色彩淡化,政治色彩浓厚。同时,在美国 等其他西方国家的默许下,日本以配合全球反恐战略为名义,相继提出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 国维持和平行动、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修改“和平宪法”等政治利益诉求。由于战 争历史的缘故,中、韩、朝等东亚国家全部反对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其与中亚国家 的 之间完全没有这种历史包袱。在中亚外交中,日本经常强调自己作为“亚洲国家”的身份, 暗示自己可以成为中亚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言人。关于中亚国家而言,支持日本入常,既 可以换来日本大规模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又可以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地区作用力起某种制衡性 影响,符合其大国平衡外交的基本策略。
  除了“入常”问题外,在防止国际恐怖主义,加快地区民主化进程方面,日本在中亚地区有 着日益突出的政治利益。国外学者认为日本的中亚政策是其加强国家“软实力”(soft pow er)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输出日本式的市场经济模式、发展道路和民主理念,使日本成 为在该地区具有重要作用力的文化大国”[12],也是日本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大 国力量的途径在中亚的表现。
  (2)日美同盟联系的微妙变化。然而,中亚外交政策的战略性增强,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并不能解释完全为什么直到 2017年前后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才走上战略主导的道路。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考虑日美同 盟联系与大国在中亚的外交竞争的推动。
  二战结束到今天,日美同盟联系都是考虑日本外交政策的重要变量。在冷战时期,日美联系 也经历过一些变化,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日美同盟联系是基于意识形态上的“美国主导 的 战略同盟。[13]苏联解体,日本丧失了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冷战战略桥头堡的地位, 再加上由来已久的日美贸易摩擦在90年代日趋白热化,日美同盟逐渐走向降温。在这种背景 下,日本的外 交政策逐渐取得一定的独立空间,表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了中亚五国的独立地位,并通 过经济援助项目发展同中亚国家的联系。冷战后逐渐松动的日美同盟联系为日本开拓中亚外 交战略创造了难得机遇。
  正当日美同盟处于漂流状态时,2017年/“9•11”事件改变美国外交重点,美国出于反 恐战略,使 日本重新成为其在亚洲的重要桥头堡,需要利用日本独特地缘位置和强大经济实力在日本建 立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反恐基地。同时,在维护中亚地区稳定、朝半岛核问题、遏制中 国 和俄罗斯战略问题上,美国都需要日本的支持。基于以上战略考虑,美国放宽对日本外交政 策的限制。因此,日本在中亚地区外交政策战略升级,不但没有遭美国的阻扰,反而是美国 的鼓励的结果。毕竟,在大国角逐的中亚地区,多一个像日本这样的传统盟友,总比多一个 像中俄这样的竞争对手要好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的桥头堡,美日同盟对日本有建设性影响,但更多 的是制约影响,并且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东亚地区,因为该地区是美国利益聚集点,冷战色 彩最浓,地区热点问题最多,包括涉及到中国利益的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和朝鲜半岛问 题,这些问题也是美国最难把握的。日本又处于国家发展方向的两难选择状态。在归属亚洲 与欧洲之间徘徊,军国主义也许会死灰复燃,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日本,东亚地区国际 联系秩序会更加不安全、稳定。而在中亚,美国作为一个区域外的大国,在面对在中东民主 化改造困境的同时,也面对在中亚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的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更加需要日本的帮助,使中国西线地缘环境恶化,使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解构。
  (3)大国中亚外交竞争的推动。“早在中亚五国独立之初,就有学者预言中亚地区将成为未来各国之间外交竞争的‘角斗场 ’,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和阿富汗等国家都将纷至沓来”[14]。1996年 后,大 国之间对中亚经历几年观察和考量后,在中亚地区的外交竞争开始逐渐升温。1997年,美国 参议院通过决议宣布把中亚地区纳入美国的“战略利益区”,内容包括支持该地区各国对俄 罗斯的离心倾向,使中亚国家加入西方体系;力求使中亚成为美国的战略能源基地。俄罗斯 随后与土、乌、哈签订双方军事、航空和国界勘定协议。中国倡导发起成立上海五国会晤机 制,并于1998年举行正式会晤,发表《阿拉木图声明》。印度、伊朗也进一步加深与中亚国 家的交流合作。日本逐渐意识到中亚五国并不仅仅意味着能源资源和贸易市场,而是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的必争之地。因此,通过制定“欧亚大陆外交”以及“丝绸之路外交”等战略, 并借助于扩大政治对话,增加政治互访等方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中亚地区大国外 交竞争的行列。
  而“9•11”事件后,在反恐的背景下,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有所变动,面对一个由美国、俄 罗斯和 中国三大国主导的中亚地区安全体系格局似乎已渐成型,这当然使得意欲在这一地区谋求政 治 利益的日本心急如焚。为此,日本政府在继续实行经济援助政策的同时,加大对中亚国家的 战略力度,并仿效上海合作组织的形式,与其建立类似的“中亚/日本”论坛模式,以便通 过获得一个更为制度化的战略外交平台来遏制俄罗斯与中国。这种遏制既符合美国的全球反 恐利益,更是实现日本本国战略利益的必然举措。
  
  小结
  
  从文中可以看出,日本对中亚外交战略的层次是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之中,对中亚的外交手 段也变化多端,但是其主线在于实现追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在中亚地区伊斯兰极端宗教势 力泛滥、跨国民族的冲突激烈、石油与领土争端严峻的态势下,随着日本加入到中亚地 区外交的行列,使得原本冲突不断的中亚地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大国联系在该地区的利益 博弈也更加微妙。在短时期内,日本在中亚的作为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中国新疆地区并 不构成 实质威胁。从长期来看,出于日美同盟的存在,日本常用的“借船出海洋”战略依然在中亚 实施,这为日本扩大国际政治空间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并且,由于历史问题使日本在东亚地 区的国际空间发挥受到一定限制,而中亚地区国家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技术与资本恰好是日本 最能给予满足的,这也是日本实施政治大国的有利武器。在经济援助和输出市场经济方面, 日本与 中俄相比有明显优势,这也客观上对两国政治作用力起到间接制约影响。所以,我们要警惕 日本在中亚地区大国战略的实施。
  
  注释:
  [1]Edited by Economic Cooper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Jap an (1996), Japan's ODA Annual Report 1997, Tokyo: 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of I nternational Cooperation:290
  [2]朱永彪,杨恕.二战结束前日本地缘政治视野中的新疆.新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
  [3]David Arase ed.Japan's Foreign Aid old Continuities and New Directio n,London;New York 2017;Routledge:38
  [4]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56
  [5]Edited by Economic Cooperation Bureau.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Jap an(1995),Japan’s OD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330
  [6]金熙德.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日本外交的转/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347
  [7]Michael Robert Hickok. the Other End of the Silk Road: Japan's
  Eurasian Initiative. Central Asian Survey,2017,19(1):24
  [8]Edited by Economic Cooper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200 4), Japan'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White Paper 2017:Accomplishments and
  Progress of 50 Years,Tokyo: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 on:138
  [9]冯绍奎.中日“狭路相逢”在中亚.世界知识,2017(19)
  [10]Koji.watanabe.Japan and the New Central Asia//sheman W. Garnett,
  Alexander Rahr and Koji Watanabe.The New Central Asia: In Search of Stabili ty: a report to 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New York: Trilateral Commission,2017 :39
  [11]李皆.中亚进军中亚的深层盘算.国际信息资料,2017(10)
  [12]Reinhard Drifte.Japan'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21 century: fro m economic super.power to what power? Hacmillan,Macmillan,New York : St. Mar tin's Press,1998:150.66
  [13]宋成有,李寒梅.战后日本外交史(1947.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10.27
  [14]Peter Ferdinand.ed.The New States of Central Asia and Their Ne ighbor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1994:108
  (责任编辑:张业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