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庚款“退还”与北京人文科学探讨所之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庚子赔款,日本约得白银本息共近八千万两。如何处置这笔庚款,一直是中日两国极为关注的问题,相关问题的提出和推行,横贯20世纪前半个世纪。
  自1908年美国率先退还庚款用于对华教育,颇有成效,日本便试图仿效。其思路在20世纪初的头20年里,由利用庚款促成中日“经济提携”转为“文化提携”;而步入1930年代,为了配合侵华进程,又回归到“经济提携”,谋求在华利权。
  在此思路下,在中日联系日趋紧张的时代,日本“对华文化事业”于1923年应运而生,并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其中,北京人文科探讨所,由中日两国政府合作筹办,恰是事业中最早建成的探讨...

引言:

庚子赔款,日本约得白银本息共近八千万两。如何处置这笔庚款,一直是中日两国极为关注的问题,相关问题的提出和推行,横贯20世纪前半个世纪。
  自1908年美国率先退还庚款用于对华教育,颇有成效,日本便试图仿效。其思路在20世纪初的头20年里,由利用庚款促成中日“经济提携”转为“文化提携”;而步入1930年代,为了配合侵华进程,又回归到“经济提携”,谋求在华利权。
  在此思路下,在中日联系日趋紧张的时代,日本“对华文化事业”于1923年应运而生,并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其中,北京人文科学探讨所,由中日两国政府合作筹办,恰是事业中最早建成的探讨机构,亦是事业重要一环。最初,被作为事业的招牌来展示事业的学术性和文化性,但随着日本侵华进程的扩大,日渐成为军国主义的附庸,本质也日益清晰。以1928年“济南事件”中方人士的退出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探讨所的筹备阶段。通过考察北京人文科学探讨所的由来、组织形式、人事安排、探讨内容等,研讨中日双方的意图、权利执掌以及参与者的心态和认识。此间,中国舆论及参与者努力促成中方在探讨所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不过,事业的支配权一直在日方手中,双方地位完全不平等,所谓的中日“合作”与“提携”,名实不符。
  第二阶段,是探讨所实际运行的阶段。因“济南事件”中方人士的退出、南京政府对事业的否定,中日“合作”不复存在,但日本依然一意孤行,单独推进探讨所工作,一些中方人士也参与其中。此间,日语论文网站,桥川时雄主持所务,对人员和工作方式作了一些的调整,基本完成《续修四库总目提要》这唯一的内容。不过,由于日本步步进犯中国,日本外务省对探讨所日渐放弃,转而在本国设立探讨机构,并提出完全摒弃学术探讨的1936年“新计划”,探讨所及整个事业逐渐被纳入日本侵华国策之下,机构有所沿革,与军国主义越走越近。最终,日本战败,探讨所遂告停止,相关设施及成果移交给中国国民政府。由此,通过略论探讨所中日参与者的权力执掌、工作状况、心路历程,把握探讨所实际运转情况和最终成果,对探讨所进行客观定位与评价。
  总之,北京人文科学探讨所横跨20世纪前半叶,在中日联系最为复杂多变的时代,由中日双方人士参与其中。本文以其为探讨对象,观察中日间的互动和冲突,以期把握当时中日文化联系乃至中日联系的实质,一窥特殊时期中日双方人士的心态和实态。

参考文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