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后大众化”时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后大众化的出现,迫切地要求高等教育制度适应这一状况,即不能再追求一次性的高入学率同时转变办学理念,后大众化探讨的历史意义和探讨的前瞻性由此凸显。 日本的高等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此后的十五年间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过渡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急剧扩张之后的平台... 引言:
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后大众化”时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后大众化的出现,迫切地要求高等教育制度适应这一状况,即不能再追求一次性的高入学率同时转变办学理念,后大众化探讨的历史意义和探讨的前瞻性由此凸显。 日本的高等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此后的十五年间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过渡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急剧扩张之后的平台期即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着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机会不均等一系列问题。日本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构建适应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的政策和理论探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以后,面临与日本相似的问题。因为中日两国在经过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大众化过程后所面临问题的共通性,近几年中日高等教育比较的探讨视角越来越多受到教育界关注。日本东京学院教育大学院长金子元久教授曾多次到中国进行高等教育比较调查探讨,为中国的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改革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 日本高等教育曾经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模仿对象,从洋务运动初设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洋务学堂,到维新变法时期京师学院堂的设立,中国高等教育从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曾经大量师法日本。同样在经历了快速扩张之后,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与日本相似的问题: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政府曾经面临教育财政危机、教育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如何规范私立高校发展等与中国目前同样的问题。通过略论日本后大众化阶段的政策取向和改革举措,可以为当下刚刚进入后大众化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他山之石”。 201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日语论文网站,加强探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发展普通本专科和探讨生教育,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点地加强高水平学院和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继续发展各类成人教育”。中国正在制定实施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于高等教育而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跨整个段间(2017-2020)中国高等教育都处于后大众化阶段。《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深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扩大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强化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说明政策目标在关注大众化带来的结构、质量问题。同时,理论界将此前作为规模扩张方法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概念进行修正,演绎出“内涵发展”和“高等教育成长模型”理论,实际上是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高校管理体制落后、高校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的应对举措。 正如日本后大众化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一样,中国高等教育在后大众化整个时段将集中精力谋求高等教育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他国的经验将为我们正确理解、实践《规划》,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范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