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产权优势、决策管理上的效率优势以及创新优势等,都是大公司所不能及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表明,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而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在基本结构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和特点,颇具典型性,而该体系的有效运行也为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以及日本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面对目前世界经济衰退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 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产权优势、决策管理上的效率优势以及创新优势等,都是大公司所不能及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表明,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而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在基本结构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和特点,颇具典型性,而该体系的有效运行也为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以及日本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面对目前世界经济衰退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转嫁和风险分散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指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后,通过纵观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沿革,进一步略论了该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机构和具体运作,并对该体系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近况,对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性方法。
本文共分为六章来加以论述:
第一章是绪论。在这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小企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在其面临的所有困难中,融资难尤为凸显。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表明,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面对目前世界经济衰退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探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加以完善,关于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随后介绍国内外主要探讨近况以及本文的探讨思路和探讨措施。
第二章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本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信用担保的概念及形式。信用担保也称为信用保证,指的是由资财雄厚、信誉卓著的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信用担保机构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是经济活动中保证债权实现的重要民事法学制度。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就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履约担保服务和融资担保服务的活动。第二部分介绍了对于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包括信用担保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转嫁和风险分散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介绍了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沿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但将本国的中小企业纳入市场竞争的主体之中,更是保证了中小企业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高效融资,为中小企业的壮大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日本信用担保体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四章具体阐述了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结构及运作。本章共分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略论了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结构,包括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机构设置、支持体系、资金来源以及风险分担。在第二部分,略论了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具体运作,具体介绍了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的对象的规定、信用保证限额及费率的规定、具体的运作过程。
对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详细略论之后,第五章对该体系的运行做了评价,剖析了该体系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以便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提供可供借鉴之经验。
第六章主要是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具体剖析。本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探究起步、试点规范、政策推进和依法实施四个阶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近况。近年来,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正呈现出增幅持续、服务中小企业定位更加明确、担保机构自身实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日益增强等三大特点,行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第三部分剖析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担保行业法学法规滞后,缺乏制度保证;第二,在政府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第三,担保机构规模偏小,资金来源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影响;第四,缺乏资金补偿机制;第五,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第一,制定法规政策,完善制度体系;第二,制定行业规划,规范行业发展;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第四,健全资金补偿机制;第五,强化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