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着重略论现代法语词汇中的三大历时层,了解法语词汇的历时来源有助于我们排除在词汇学习与探讨中的一些难点。而且仔细略论其词源的历时层,我们更能深入探索法语词汇的变化和发展,为进一步了解词汇演变规律的探讨打下基础。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法语 词源 历时层 演变 法语来源于拉丁文,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此种认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认识了法语单词「ventre」,我们在看见其拉丁文词源「venter」的时候,便可以轻易猜出这个词的词义是「肚子」。当我们看见拉丁文「cultura」时,第一反应就是「culture」。但这能否证明法语词汇直接来源于拉丁文呢? 这样的推断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关于法语「guerre」一词,我们能否意识到其拉丁文对应词是「bellum」呢?其实这并非其词源,该词的词源事实上是法兰克语单词「werra」。因此,了解一门语言的来源及其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本门语言的本质。可见语言除了作为交际的工具、思想交流的载体之外,同时还作为反映一个民族发展的一面镜子,能够为我们提供了解此民族演化的线索,可谓是见证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一、词源与语言层次的定义 词源学「étymologie」旨在探讨一门语言的词汇来源,以及其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形态、意义、发音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词源探讨是一种历时探讨,与历史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从词的现实形态来看,追溯它的历史根源和演变过程,可谓饶有趣味。通过词源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个词的不同形态、意义发展,这些演化让我们能够掌握词的精髓和底蕴”。[1]在词源探讨里,「层次」或「层」是常见的探讨课题。「层次」或「层」(stratum)的原意指的是「遗物」或「遗存」。历史语言学家菲奥多华·拜伦(Theodora Bynon)在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一书中所下的定义就是:“语言学上的层次意指在一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在当地曾经使用过而已经被取代或者产生过重要作用的另一门语言。”[2]从词源学的角度略论,词汇的「层次」大致可以分为底层、基础层及上层,它们分别代表词汇的不同历时来源。不可否认,词汇的「层次」探讨有利于我们了解一门语言的变化发展。本文聚焦于构成法语词汇的三大历时层: 1.原始凯尔特高卢语为底层「le substrat celtique」; 2.拉丁-罗曼语为基础层「le fonds latin-roman」; 3.日耳曼语构成上层部分「le superstrat germanique」。 二、法语词汇的凯尔特高卢语底层 语言学中的「底层」(le substrat)意指在某一地域的一种语言而后被另一种语言所融合取代,但是给后起者留下作用及痕迹。在罗马人占领高卢之前,当地人所讲的凯尔特高卢语正是法语的底层语言。因为年代久远,原始凯尔特高卢语在现代法语中遗留的痕迹可谓罕见。虽然凯尔特语作为底层语言在通用词汇里濒临绝迹,但是在地名方面,这种底层语言的作用还是相当显著和深远的。比如:巴黎「Paris」这个称呼来源于高卢的一个叫做「Parisii」(其单数形式为Parisius)的部落。于是罗马人把这座城市称作「Civitas Parisiorum」,意为Parisii的城市,演化到今天,便成了「Paris」;而另一座重要的城市——里昂「Lyon」则是来源于凯尔特神话中的大神「Lug」。加上表示要塞之意的「dunos」,里昂当时被称作「Lugdunos」,意为Lug大神之要塞。除此之外,在罗马帝国统治之前,高卢人长期从事农业、渔业等生产活动,当时遗留下来的词汇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bouc」(公羊,来源于高卢语「bucco」);「char」(二轮马车,源自于高卢语「carros」),以及「chêne」(橡树,来源于高卢语「cassanos」)等。据法国语言学家瓦尔特(H.Walter)估计,在法语中保留下来的高卢语,除了地名之外,就只有为数不多的与农业、渔林业相关的词汇,其总数不超过一百个。因此拜伦认为:“词汇最能明显体现语言的底层,而通常最受作用的范畴就是地名。”[3] 三、法语词汇的拉丁-罗曼语基础 一门语言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历时层是占据其词汇来源最多的另一门语言,被称为「基础层」(le fonds)。据此,毫无疑问法语绝大部分的词汇基础来源于拉丁文,更确切地说是脱胎于拉丁文「拉丁-罗曼语」(le latin-roman)。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军队占领高卢,作为帝国官方语文的拉丁文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称霸了500年以上。然而罗马人在和当地居民交往中使用的语言并不是官方或者作家所使用的古典拉丁文「le latin classique」,而是采用较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也就是通俗拉丁文「le latin vulgaire」。通俗拉丁文通过和当地方言的融合,在高卢地区渐渐演变为高卢-罗曼语「le gallo-roman」。通俗拉丁文作为高卢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交际工具,为法语提供了大量的词汇。这就是法语来源于拉丁文的依据。由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卢-罗曼语所表达的具体意义词语远超于表达抽象意义的古典拉丁文词语。“虽然这两者在不同的范围内使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后来法语中所保留下来的拉丁文词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通俗拉丁文。因为这些词语比古典拉丁文更生动,更富于表现力”。[4]例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尤其是文人,在使用古法语写作的时候开始觉得其词汇过于贫乏,尤其是涉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词汇,不足以表达当时高速发展的社会。这种情况从中世纪「le Moyen?魦ge」到14世纪的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期间尤为突出。于是,文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已经具有丰富词汇的拉丁文甚至是希腊文,直接从中摄取其所缺乏的词汇”。[5]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民间使用自拉丁文演变的法语词汇,这些词音节少且短,词义具体;而上层社会则使用词尾法语化的拉丁词,亦称为「书约翰来源词」(les mots savants)。所谓的「法语化」,指的是把一个本不属于法语单词的词尾改成符合法语拼读规则的形式。这种词语往往音节比较多,其词义也比较专门和抽象。对这两种来源相同,但形态各异,并且是表达意义相关联的词汇,我们称之为「同源对偶词」(les doublets)。今天,由于长期的历史演变,同源对偶词的发音和词义都产生了变异。如下表所示: 同源对偶词的出现,并不简单是一种以寻回其更接近拉丁文形态的词形为目的的词汇创新。“民间来源的词汇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社会成果,表达了社会大众所需;而书约翰来源词则为法语词汇开启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具有激发力,更容易被大众理解。”[6]关于处在社会变革前沿的人想要表达新技术、新思想,书约翰来源词无疑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媒介。 值得一提的是,同源对偶词是拉丁语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及意大利文等罗曼语族语言中均存在同样的现象。同源对偶词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法语毕业论文,表达现实意义的名词通常来源于民间拼读形式;而表达抽象意义的形容词往往来源于其古典拉丁文的形式。如下表所示: 类似的名词与形容词虽然来源相同,但是构成管道不一,其意义已发生了微妙的异同。毫无疑问,同源对偶词这种词汇来源大大地丰富了法语词汇。综上所述,拉丁文是法语词汇的主要来源,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四、法语词汇的日耳曼语上层 当一门语言发展渐趋成熟,另一种强势语言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把其融合或取代,但是后者对前者仍然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对此种强势语言的作用,我们称之为「上层」(le superstrat)。关于法语来讲,其上层语言主要是指「法兰克语」(le francique)。公元五世纪,来自现今法国以北的一支名为「法兰克人」(les Francs)的日耳曼部落入侵高卢。强悍的日耳曼民族迅速占领了当时已经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即今天法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史称「日耳曼入侵」(les Invasions Germaniques)。“曾经称霸欧洲的法国「加洛林王朝」(les Carolingiens)及「墨洛温王朝」(les Mérovingiens)皆源出自此部落,法兰西「la France」由此得名”。[7] 因战争及被外来族占领的缘故,当时在高卢盛行的高卢-罗曼语和法兰克语产生了「语言接触」(le contact linguistique),法兰克语作为强势语言,法语论文题目,对法语产生了巨大作用,这也被称为「语言干涉」(l’interférence linguistique)。这种干涉的后果在词汇上显而易见。入侵者的法兰克语带来的上层词汇主要涉及军事、农耕、思想感情等方面。比如: (一)军事用语 guerre战争,源自法兰克语werra。 garder守卫,源自日耳曼语ward?觝n。 flèche箭矢,源自法兰克语fliukka。 (二)农耕词汇 blé谷物,源自法兰克语blad。 gerbe花束,源自法兰克语garba。 jardin花园,源自法兰克语gart。 (三)思想感情词汇 orgueil自傲,源自法兰克语urg?觝li。 honte羞愧,源自法兰克语haunita。 hardi果敢的,源自法兰克语hardjan。 “日耳曼法兰克语上层的语言接触不仅仅给高卢-罗曼语带来了新的词汇,而且填补了古法语的空缺,甚至取代了旧有过时的词汇,从而更能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8]通过与日耳曼法兰克语的语言接触,原有的拉丁-罗曼语基础所吸收进来的词汇都被不同程度地拉丁化了。但是,这种语言干涉并没有颠覆古法语原有的拉丁语系的语法结构。 五、结语 梳理法语词汇的历时层关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词汇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在印欧系语言学的传统里,「层」的探讨运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利用「层」来解释一个「语言区域(zone linguistique)」的形成。例如,以拉丁-罗曼语基础来解释欧洲地区各语言的共同词汇形态和特征;第二是利用「层」来解释语言的演变”。[9]例如,凯尔特高卢语底层可以用来解释法语后元音的鼻音化,词尾元音的脱落,乃至法语以20为单位的计数方式。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是凸现了层的效应。利用「层」解释语言的变化,尤其是解释词形的演变,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效果显著。由此,对法语词源历时层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法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因此,词源学探索无疑是有助于法语教学与探讨。 参考文献: [1][4]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04:17,21,34. [2][3]Theodora Bynon.历史语言学[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7:252,273. [5][6]Jacques Leclerc,Histoire de la langue fran?觭aise[M].Paris:AIF,2007:36. [7]郑德弟.法国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85. [8]Jacques Chaurand,Introduction à l’Histoire du Vocabulaire Fran?觭ais[M].Paris:BORDAS,1977:153. [9]何大安.语言史探讨中的层次问题[J].汉学探讨第18卷特刊,20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