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与众多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译学探讨论着相类似,该书以一个理论模式为中心,逐层推进地展开讨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2) 与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该书十分强调情景语境的影响。譬如第11章在研讨语篇中表达情感的语言手段时,注重对权力关系和和意识形态之作用的研讨。(3) 该书研讨的是超过句子这一层次的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并关注这三个层次之间的交互影响(参见Nord 1991)。(4) 该书还注重对翻译总体策略的研讨。譬如在研讨直接/间接引语时,哈廷姆指出阿拉伯人在写新闻报导时,习惯用间接引语。在将英文新闻报导中的直接引语译入阿语时,译者应采用一种间接的或者“半直接”的形式,这样方能在修辞功能上达到对等。由于以上这些特点,该书较好地揭示了语篇的组合机制和交际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为译学探讨提供了不少新的洞见。正如诺伊贝特和施莱夫所言,语篇语言学模式将翻译对等建立在“语篇和交际的层次上,而不是句子和词汇的层次上”,因此为译学探讨提供了“比句子语言学更为强有力的略论工具”(Neubert & Shreve 1992: 24 ) 。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致力于将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应用于翻译探讨,而且注重通过翻译探讨来检验和丰富这两个语言学派。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仅仅将语言学模式当作工具的译学探讨。该书证明“在进行对比略论时,若不以话语为基础就无法达到完整。同样,缺乏对比基础的话语略论也难以达到完整。翻译则为语言对比提供了最为适用的探讨框架。”(Hatim 1997: xiii)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探讨大潮的作用,翻译的历史文化探讨日益受到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与以语言学模式为基础的译学探讨形成对照,采用历史描写主义措施的译学探讨一般仅关注文学文本。基特尔与弗兰克主编的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探讨是这一新的译学探讨潮流的代表。这部论文集的作者均为德国戈廷根文学翻译探讨中心的学者。该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三篇论文,集中研讨在18世纪的德国,通过法语这一中介将英文著作间接译入德语的翻译实践。第一篇论文根据法国语言文化对译文作用之大小和德国译者关于法国的不同态度,将间接翻译法国小说的译者分为四类,并对造成他们之间异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此揭示出18世纪德国翻译文化的复杂性。第二篇论文通过实例论证指出:虽然以法语为中介的文学翻译在1770年左右就已销声匿迹,但在非虚构性文本之范畴,这种间接翻译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该文对造成这两者不同步的各种历史文化原因进行了略论探讨。第三篇论文专门研讨了以法语为中介的本雅明·福兰克林自传的德译。该文略论了福兰克林自传的不同译本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及其蕴含意义,并挖掘了造成这些不同特点的意识形态、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动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