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篇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的学科,很多学者的探讨都促成了它的发展。例如,社会学家Hymes 发表的题为“Towards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n”(1964)一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环境中的言语使用问题;语言哲学家Austin (1962), Searle (1969) 和Grice (1975) 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意等角度探讨语言使用;Halliday (1973,1985) 的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纯理功能(参见黄国文 2000);Labov(1972)对语言变异做了开创性的探讨;Sacks, Schegloff & Jefferson (1974) 和Goffman (1976, 1979) 对会话常规 (Conversation norm)、话轮(Turn)等口头交往的略论揭示了会话的结构规律;Gumperz & Hymes (1972) 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言语行为(如讲故事、问候语等)的探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了语篇略论的新路子;Sinclair & Coulthard (1975) 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模式的探讨揭示了话段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的说来,语篇语言学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探讨成果,慢慢形成了一个专门探讨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个学科的一门学问。 语篇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讨起到了推动影响。在实际翻译中,已有不少人把语篇当作翻译对象和基本单位(参见司显柱 2001)。对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形式/结构”(formal/structural)派的看法:从结构方面看,“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一是“功能”派的看法:从功能方面看,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它与句子不属于同一类型,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大”与“小”的关系;语篇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体现”(realization)关系,即语篇由句子体现,或者说句子(形式)体现了语篇(语义)。 语言学模式与语篇语言学措施 总的说来,翻译的语言学派视翻译为语言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注重探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及言内关系,把翻译过程视为把一种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把一种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命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因此,转换规则是翻译探讨的重点对象,对等/等值是翻译探讨的核心。正如Neubert & Shreve (1992: 19)所说的那样,“语言学模式调查探讨词与语言结构的转换潜势,力图建立语际间的对等规则,认为语际间的对等可在不同的语言层面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