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略论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法语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讨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法语多层次互动教学模式,包括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的互动、人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互动。
【关键词】多媒体;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法语互动教学; 角色转变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有利契机。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更加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的主体影响,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特性突破书本、时空的限制,顺应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求,极大推动了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创建理想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目前,国内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已有不少[1],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法语教学方面的探讨还为数不多。本文在略论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法语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讨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法语多层次互动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法语教学的可行性及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既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手段,也包括把这些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超媒体技术[2]。这里的网络主要指校园网络,通过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技术把学校内的信息资源链接起来,同时又能通过电信部门的通信线路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连接[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配有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及其它多媒体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传输、获取、加工处理及展示教学所需的各种图文声像信息,多功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大脑及情感,促使学生置身于综合的模拟语言环境中接受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完成意义建构获得新知识。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法语教学呈现多种优势: 1、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易于理解和记忆授课内容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使得课堂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实验心理学家特雷齐勒(F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对于语言习得能力的实验。一个实验结果发现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证明视觉听觉刺激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个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将视听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反馈出来,关于记住所学知识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科学持久记忆所学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大脑遗忘过程不是均匀的,在识记以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短时记忆系统),遗忘较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候(长时记忆系统),几乎不再遗忘。而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反复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过程轻松实现可重复性,帮助学生科学持久记忆知识。
3、多媒体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延伸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内外教学效率 网络是巨大的共享资料库,为教师准备课件和学生自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学习材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大量的板书和形式单一、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退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主宰地位,借助多媒体营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使得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法语语言知识进行输出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部分以前占据大量课堂时间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练习可以储存在校园网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
4、多媒体网络法语教学还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同时又能保证交互式学习 网络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措施和策略主动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多渠道实时、非实时的交流手段又保证了师生、学生之间的畅通交流。
二、多媒体环境下法语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教育指导理论是“刺激-反应理论”,主张教学是通过外部因素引起学生反应,并为各个反应提供适当的强化,认为操练和练习是教学的主旨。学习是机械的过程,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传统的灌输式法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知识的传授,力求将所有专业相关知识悉数传授给学生。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时则提倡反复口笔头机械练习。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胜任培养“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略论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4]的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也与语言的本质背道而驰,语言是一种社会功能,学习法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而不能满足于记住一些词汇或背熟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 20世纪90年代兴起建构主义探讨,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布鲁纳和司腾伯格。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学生被动接受,是由具备认知能力的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加工,主动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学习者一方面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5]。该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6]。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孤立地囿于书本之中而是嵌于实践之中,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关注与书本知识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这也正是法语原版教材《Reflet》引入中国后备受中国师生喜爱的原因,它配套的DVD光盘向我们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交际情景,更符合当代大学生们的认知需要,方便吸收学习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教学的思想革命,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则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和保障。新型法语教学模式对师生角色转变提出了必然要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自主、自动的学习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基于上述建构主义、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论述及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的略论,笔者提出了多媒体网络技术条件下法语教学多层次的互动模式,包括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即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的互动、人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