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导入策略探讨与实践[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文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的最初呈现,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针对当前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和大多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导入课文,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引言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的最初呈现,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的教学。


2. 课文导入策略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仍是一种传统课堂或惯性课堂。英语课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以“填鸭式”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其课文教学模式大致为讲解词汇和课文中的语言点以及语法,一篇文章被分割成几个孤立的语法结构和语法点。这样,一篇文章学完后学生通常讲不出其基本内容,更谈不上理解作者的意图了。加上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对英语失去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导入课文,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录音机、电脑、电视机、投影仪、VCD等多媒体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多媒体教学的形、声、色、光等表现法能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充满愉悦感、自由感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英语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英语论文网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强烈阅读的愿望。
2.1.1 直观导课
直观导课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 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新编》)第二册第七单元课文Visiting the Gateway Arch(《参观大通道拱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在大屏幕上展示课文题目中提到的the Gateway Arch(大通道拱门)和课文中提到的Egypt誷 Great Pyramid(埃及金字塔)、the Eiffel Tower(埃菲尔铁塔)、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等名胜的实物照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些名胜进行比较,水到渠成地导入课文的内容。
2.1.2 音乐欣赏导课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歌曲、MTV等,以声音和图像来导入新课,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著作的主题等,以此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文话题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上《新编》第二册第七单元另一篇课文Luciano Pavarotti Bring Opera to the World(《路西安诺·帕瓦罗蒂 把歌剧带给世界》)时,可播放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音乐会的实况录像,直截了当地点出课文的题目,使学生迫切想了解帕瓦罗蒂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愿望。
2.1.3 背景知识导课
关于一些历史性体裁、人物传记或介绍中西方文化的课文,教师可查找有关资料,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或比较中西方文化为切入口,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或以录像展示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运用紧密地关系起来,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上《新编》第八单元课文Eating in Canada(《吃在加拿大》)时,教师可用录像展示加拿大人的宴会场面,进而介绍有关加拿大人的饮食习惯、宴会礼节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导入课文。
2.2 利用学生言谈、表演进行导入
充分掌握学生的表演欲强、容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话题讨论、演讲和表演作为课文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2.2.1 主题讨论导课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教师提出话 题,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如在上《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21世纪》)第二册第三单元Text B: Enthusiasm Leads to Success(《成功来自热情》)时,教师可让学生以“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进而引出课文的观点:热情导致成功。
2.2.2 演讲导课
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3至5分钟,演讲的内容要与将要学的课文主题相关,如在上《21世纪》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大学--我生活中的转折点》),大一的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教师可结合实际让学生准备“以我的大学生活”(What Is My College Life Going to Be)为主题演讲,指出大学生活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进而过渡到课文上来。但是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提前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同时注重到学生们掌握英语的不同程度,作为新课的导入,一举多得。
2.2.3 表演导课
故事性的课文可以改变成课本剧。如在学《21世纪》第二册第二单元Text A马克·吐温的Mistaken Identity(《认错人》)时,教师事先让英语程度好的学生把这篇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英语毕业论文,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教师也可参与其中扮演角色,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形成“师生同乐”的活跃气氛。
2.3 通过师生问答进行导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影响,除了借助多媒体、学生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启发性的导入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对课文题目进行破题导入。
2.3.1 设疑导课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究问题的动力,是思维的“启发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善于 在教学之始设疑布阵,引导学生去猜测、去预估、去联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如在上《21世纪》第二册第八单元Text A: The Top 5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of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科学的五大突破》)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发起攻势:Now 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in the new century? 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坦陈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导学生看作者提出的五大科学突破是什么,导入课文。当然,这样的问题,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答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坦陈自己的观点。
2.3.2 释题导课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通过课题常常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从解释课题词语、引发题意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