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当今国外高师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看,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通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一些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具有广博的普通文理科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尤其美国和日本等国把高师教育设在综合大学中,利用其专业学术优势,不仅有力地拓宽了学生各类基础知识,而且也加深了他们的学术造诣。这种课程体制充分显示了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等通识课程的教育优势。通识课程开设的门类齐全,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高,知识内容覆盖面宽,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大,开设的比例高(美国40%,日本38%),比我国高师通识课程高近10个百分点,即国外通识课程逐渐向宽而厚的结构模式过渡。在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不断交融、结合的形势下,加强高师学生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以博取胜。
2.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师院校对学生学科专业课程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所占课程比例较高,但都在注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精选专业主干课程,适度缩减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重点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使学科专业课程逐渐向优而精的结构模式过渡。与国外相比(美国30%,日本48%,俄罗斯40%),我国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总课程的60%,这对学生学科专业素质的形成,为将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比例过高,势必作用学生学科专业以外的知识、技能及个性的发展。
3.国外高师为学生开设了多门类的教育专业课程(美国开设13门,日本一14,俄罗斯一10,各占总课程量的30%、15%、35%),从课程的结构看,既突出理论深度,又注重运用广度,以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课程逐渐向广而深的结构模式过渡。 此外,国外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比较长(美国75一100天,日本18周,俄罗斯的教育实习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实习的形式比较丰富,有模拟实习,早期实地见习,教育教学实习等,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础。教育实习在逐渐向多而活的结构模式过渡。
四、对商师俄语系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1. 确立素质教育理念的高师俄语系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俄语论文,顾名思义,就是以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它是根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所培养出的学生是未来国家教育目的的实施者,教育政策的执行者。首先,他们自己就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完善的能力素质。其次,他们还要懂得教育规律,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要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据此,高师的培养目标应为: 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立场、信念、态度和现代思想意识。高师俄语系学生未来从事的是教师的工作,他们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高师俄语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献身教育事业。 2)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一个人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或常识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它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反映。高师俄语系的学生应该精通自己的专业,具有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和娴熟的听说读写技能,有雄厚的教育理论和基本的实践能力。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