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作为科学的探讨对象,从古希腊发展至今已呈现出跨学科、多维度的探讨态势。隐喻的多学科探讨表明,隐喻不只是语言的表面现象,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类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演绎推理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隐喻不仅广泛应用于文学著作,而且在科学语言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俄罗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俄语经济语篇中用隐喻表示经济概念和术语、映射经济现象等愈加普遍。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研讨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各种表现,展示目前俄语经济语篇中大量使用隐喻这一现象,说明俄语经济语篇中运用隐喻的影响及其原因。本文的探讨意义在于为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探讨提供一篇基础性的著作,同时为认知隐喻的跨学科探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率先探讨了俄语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并列举实例说明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表现,阐述了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文化基础,总结了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特点。本文的主要探讨措施为分类讨论、例证略论法。文章首先从整体上阐述了隐喻学的各种理论,尤其是对认知隐喻学做了详细的论述。根据认知隐喻学的类别,分别举例略论了各类认知隐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最后通过对文中例子的总结概括,归纳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作四章和结语部分。第一章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隐喻学的各种理论(修辞隐喻学理论、语法隐喻学理论和认知隐喻学理论)。略论了隐喻探讨的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修辞隐喻学是隐喻探讨的第一个阶段,其理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实际上是一种“演说术”,是语言的一种修饰手段,是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这一论断也被称为“替代论”。隐喻学探讨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理查兹的“互动论”为前锋,布莱克的语法隐喻理论为主帅占领了整个隐喻学探讨领域。该理论认为隐喻无所不在,隐喻由主旨与喻源两方面构成并相互影响,从而作用隐喻的意义和效果。而这两方面能够互动的原因是两个成分的概念之间存在“共同点”。隐喻的理解在于两种意义冲突的消除。布莱克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的相似点不一定是预先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互动创建的。隐喻学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以布莱克、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认知隐喻学。这种观点认为用作修辞的隐喻仅仅是其表面特征,而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起影响的最主要原因。隐喻同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息息相关。认知隐喻学将隐喻分为三类:方向性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以下三章正是基于这种分类而展开的探讨。本章第二部分略论了经济类文章的特点和俄语经济语篇中使用隐喻的影响和原因。第二章略论了方向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方向性隐喻即应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比喻与之体系相同的概念或事物。在生活中表示方向的词语随处可见,我们在应用这类词语时,通常是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方向性隐喻并非机械地应用方向性词汇,而是以人类物质文化实践为基础。我们之所以可以无意识地应用方向性词汇是因为表示方向的词语已经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在经济语篇中,表示某个经济指标上升或是下降的词语,其暗含的意义在于表示具体的经济指标从低升高或是从高到低。这类词汇通常由抽象名词来充当,而当方向性词汇变为复数后,则可以表示一类人。方向性隐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常用于表示经济指标的变化。第三章阐述了实体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的表现。实体性隐喻是指将某个抽象概念或现象用实际存在的事物来表示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是通过双方系统的相似性或者人类对本体和喻体理解具有相同的渠道来建立联系。实体性隐喻也分直接实体性隐喻、感觉型隐喻和结构实体隐喻三类。直接实体性隐喻是指在实体性隐喻中出现了实体性的喻体的隐喻,其中用作喻体的物品或其它实物直接出现在隐喻的表达之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感觉型隐喻是指在隐喻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实物,但是通过用以表达隐喻内容的词汇我们可以感觉到是哪种实物充当喻体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表达人类感觉的词汇说明本体的特征,从而引导人们将本体与这类感觉词汇所暗示的喻体相关联,通过人类思维的联想来构建隐喻。结构实体隐喻是利用事物、人或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的相似性来构建隐喻,用我们熟知的实物模型来说明抽象概念。在这种隐喻中喻体隐藏较深,而结构和特征却可以很明显地在本体中找到相应的联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实体性隐喻运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描述经济概念、命名经济术语等。第四章阐述了结构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按照约翰逊和莱考夫的定义,结构性隐喻以两种概念在结构上的相似为基础,经过人思维的加工,用作为喻体的概念来理解作为本体的概念。相关于方向性隐喻和实体性隐喻,结构性隐喻在经济语篇中运用范围最广,出现的频率也最高。这种类型的隐喻可分为五小类:拟人隐喻、机械隐喻、自然隐喻、位置隐喻和象征型隐喻。拟人隐喻指的是把隐喻需要表达的概念拟人化,用人的一些特征或行为 ,俄语论文范文,俄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