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9 第1章 绪论 14-24 1.1 论文探讨的背景 14-16 1.2 论文探讨的意义 16-18 1.2.1 理论意义 16-18 1.2.2 现实意义 18 1.3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探讨的状况 18-20 1.3.1 对于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探讨 19 1.3.2 对于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的探讨 19-20 1.3.3 对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探讨 20 1.3.4 国外学者对中俄转型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探讨 20 1.4 探讨思路和探讨内容与论文框架 20-22 1.4.1 探讨思路 20 1.4.2 探讨内容与论文框架 20-22 1.5 论文探讨措施 22-23 1.6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23-24 1.6.1 创新之处 23 1.6.2 不足之处 23-24 第2章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综述 24-48 2.1 相关概念涵义的界定 24-29 2.1.1 区域经济合作 24-25 2.1.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25-26 2.1.3 国际金融危机 26-28 2.1.4 后危机时代 28-29 2.2 博弈论理论 29-35 2.2.1 博弈理论概述 30-31 2.2.2 非合作博弈 31-33 2.2.3 合作博弈 33-35 2.3 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理论 35-37 2.3.1 国外探讨状况 35-36 2.3.2 国内探讨近况 36-37 2.4 边境区位合作理论 37-38 2.5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38-40 2.6 国际合作理论 40-42 2.6.1 新现实主义:霸权合作论 40-41 2.6.2 新自由制度主义:制度合作论 41 2.6.3 建构主义:合作文化论 41-42 2.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42-48 2.7.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42-44 2.7.2 博弈、合作与制度 44-45 2.7.3 制度变迁理论 45-48 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前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及问题 48-64 3.1 国际金融危机前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 48-59 3.1.1 中俄区域金融合作 48-49 3.1.2 中俄区域能源合作 49-51 3.1.3 中俄区域农业合作 51-55 3.1.4 中俄区域科技合作 55-57 3.1.5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合作 57-59 3.2 国际金融危机前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略论 59-64 3.2.1 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59-60 3.2.2 发展环境较差 60 3.2.3 投资与合作的风险较大 60-61 3.2.4 融资障碍较大 61 3.2.5 专业人才匮乏 61-62 3.2.6 法规政策多变 62 3.2.7 合作效率不高 62-64 第4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俄经济发展及双边合作的作用 64-84 4.1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 64-67 4.1.1 对俄罗斯金融的作用 64-65 4.1.2 对俄罗斯工业、建筑业的作用 65-66 4.1.3 对俄罗斯外贸的作用 66 4.1.4 对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与公司的作用 66-67 4.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67-70 4.2.1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67-68 4.2.2 对中国外贸的作用 68 4.2.3 对中国金融的作用 68-69 4.2.4 对中国工业、公司的作用 69 4.2.5 对中国就业的作用 69-70 4.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70-73 4.3.1 消极作用 70-72 4.3.2 积极作用 72-73 4.4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状况及其特点 73-84 4.4.1 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 73-77 4.4.2 中俄能源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77-80 4.4.3 中俄金融合作的本币结算取得突破性进展 80-84 第5章 作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略论 84-104 5.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 84-92 5.1.1 地缘因素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便利条件 84-85 5.1.2 政治互信因素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条件 85-90 5.1.3 市场需求因素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 90-91 5.1.4 经济利益因素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条件 91-92 5.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利因素 92-98 5.2.1 经济互补的局限性作用着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92-93 5.2.2 经济利益的不对称性加大了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 93-94 5.2.3 文化认同的异同性作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效果 94-98 5.3 作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层次原因略论 98-104 5.3.1 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均衡 99 5.3.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受到东北亚地缘安全环境的制约 99-100 5.3.3 中俄垂直型双边合作遭遇互信缺失弱化了互补性优势 100-104 第6章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路径与模式构想 104-124 6.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104-110 6.1.1 政府引导 104-106 6.1.2 市场主导 106-107 6.1.3 制度安排 107-109 6.1.4 合作认同 109-110 6.2 地缘结合模式 110-120 6.2.1 地缘结合模式的借鉴经验 111-114 6.2.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地缘结合模式的建设状况 114-119 6.2.3 中俄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的评价 119-120 6.3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与模式的反思 120-124 6.3.1 制度安排的功能发挥需进一步提升 120-121 6.3.2 合作认同的隔阂需进一步消除 121-122 6.3.3 俄罗斯参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 122-124 第7章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124-150 7.1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124-139 7.1.1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124-126 7.1.2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26-129 7.1.3 中国参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经验 129-132 7.1.4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实证略论 132-137 7.1.5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137-139 7.2 中国与俄罗斯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139-141 7.3 开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方法 141-143 7.3.1 增强俄罗斯与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动性 142 7.3.2 走出去与俄罗斯开展各类经济技术合作 142-143 7.3.3 善于抓住机遇,注重实效,夯实基础 143 7.4 开展中国与俄罗斯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143-150 7.4.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准则 143 7.4.2 开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143-150 结论 150-152 参考文献 152-162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62-164 作者简介 162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62-164 致谢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