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政治博弈[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俄要构建战略性、长期性能源伙伴关系”。六月中旬,胡锦涛主席在对俄罗斯访问期间,强调上述观点,并确认两国关系要“进一步全面发展”。这其中,能源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不过在宏观的友好形势下,中俄双方的能源博弈则一浪接一浪。今年元旦,“久经考验”的中俄石油管道终于顺利输油,但不久前,俄企业准备把中国企业告上法庭,“指控”中石油对俄方所供石油“付款不足”。最终在胡锦涛访俄之前,中方补足了所有的款项。
  紧接着,天然气合作计划也再度搁浅。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6月20日在莫斯科通过视频会议表示,在中俄天然气谈判问题上,中方提出的235美元每千立方米是毫无根据的。而中方专家在视频会议上称,“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尚未完全和国际接轨。”可惜谈判并未给政治宣言献花,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后,天然气合同依然未能达成。
  石油项目中俄互相出牌
  中俄石油管道建设的历程,透露出两国能源政治中的利益计算。
  中俄石油管道的谈判一拖十几年,外人看上去管道谈判很纠结,但是双方若干年来却不离不弃。毕竟合作有利可图,只需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牌,在自己的利益最佳点交易。
  第一阶段的合作始于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增大,尤需从海外进口。关键性输油路线,比如自中东经过马六甲的海途,由于路途遥远、沿途不可控的因素较多,不能成为可靠的单一来源,所以中国希望和俄罗斯合作获得稳定的石油天然气输送渠道。积极和俄罗斯谈判管道项目,也拓展在俄罗斯能源领域的投资。“获得来自俄罗斯充足稳定的石油,才符合中国利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探讨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如是说。
  不过此时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俄方更看重份额很大的欧洲市场,加上日本和韩国也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面对着中日韩三国争油的局面,俄底牌充盈。希望获得最大利益的俄罗斯在西伯利亚输油管线的多边博弈中,始终掌握着话事权。以至于中俄谈判久拖不决,声名赫赫的安大线(俄罗斯安加尔斯克油田至中国大庆的石油运输管线)几近夭折。
  到了2017年,形势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市场油气价格大幅下跌,也使俄罗斯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油气企业资金极度紧张。这一时期,中国也逐渐获得了更多元的海外油气供给渠道。
  2017年中国和哈萨克石油管道在当年正式输油,此时中国已先后开通了西北、西南、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4月,中国拟向哈提供10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开发哈西部油田协议,使得中国多元化开拓油源取得进展。这让俄罗斯下决心加强和中方合作,并于2017年达成“石油换贷款”的协定。在此协定下,中国将于2017-2030年从俄罗斯进口3亿吨石油。作为交换,俄罗斯石油企业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企业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获得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贷款。这250亿美元贷款对俄罗斯石油企业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企业来说可解燃眉之急。
  但到了2017年正式供油开启,双方再生龃龉,其中主要的矛盾还停留在定价机制上。第一是供油价格的标准不统一,第二则是运费的问题。俄方认为,对中国供应的石油价格,供油运费将计算至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港,而中方认为只能算到中国支线的起点斯科沃罗季诺。
  由于管道已经开始持续输油,似乎双方可打的牌不多。从俄方而言传统手法包括断油。由于中国不像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断供这张牌效力有限。俄罗斯某家投资企业专家柳佳金认为,中断对中国的供应将使俄罗斯石油企业的东西伯利亚油田项目亏损。石油管道运输企业已经为建设管道投入了大量资金,因此中断供应不是明智的方案。
  相应的中方则有人认为,中国已向俄罗斯支付了购买石油的预付款,并提供了贷款,俄语毕业论文,如果中方拒绝让步,吃亏最大的还是中国。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开始寻求其他合作方。比如此前,俄罗斯石油企业建议同中石油在合资的东方能源企业框架内联合开发马加丹项目。同中方出现纠纷之后,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石油企业决定邀请日本企业参与开发马加丹大陆架和东西伯利亚的油田。
  双方合作中的不确定因素
  石油管道只是体现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浓缩,此外,中俄已经并将在更广泛的能源领域开展合作。
  俄主管能源的副总理谢钦曾表示:“俄政府欢迎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股份的私有化进程。俄罗斯政府计划在私有化框架内把自己持有的俄罗斯国家石油企业85%的股份减少至控制额。”不过,这样的表态并不代表未来的合作会一帆风顺。除了上述的利益博弈之外,更体现了俄罗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路,转型中的俄罗斯正把能源武器作为重要外交政策工具。
  俄政府希望加强对能源龙头公司的控制,不愿意向外国企业,尤其是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政府背景明显的企业,提供俄大型油气企业的或产田的控制权。如2002年12月俄罗斯石油行业私有化竞标过程中,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可能控股斯拉夫石油的时候,俄当局限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参与竞标。
  而转型中的俄罗斯也有特殊投资环境。俄罗斯对中俄合作出台过一系列繁杂的法学条文,其中不少细文需要中方人员详加探讨。国务院发展探讨中心探讨员万成才指出:“战略协议的达成不代表最后合作合同的细化,在具体的合同文本行文上一定要避免不严谨或者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尤其是在这种涉及两国贸易战略的大问题上。”比如这次管道的定价的争议,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先定价机制未能达成统一。
  除了俄罗斯法学体系的制约,与中国的合作中也包括许多不确定因素。俄能源部前副部长米洛夫指出:“从俄罗斯当前形势来看,非正式的职能部门一直在经济关系中扮演着比正式的职能部门更重要的角色。”而正式获得“准允”的条件和程序却没有被正式规定在俄罗斯现行立法中。当和海外企业交往的时候,俄政府总能通过各种程序机制,以阻止收购。
  此外,部分俄罗斯人士则心存疑虑,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并把两国能源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字当头
  战略合作中的中国与俄罗斯,近来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中亚安全合作、建立一种全球储备货币以取代美元等方面都拥有共同立场。人们不禁提出质疑,为什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能源合作还有那么多问题?其实想到古老的格言,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就会心下豁然。事实上,俄罗斯关于亲兄弟也是明算账的,比如关于白俄罗斯,或者是乌克兰。关于这样的兄弟也是需要回报的,那就更紧密地成为俄罗斯的盟友。如今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看作亲俄的领导人,上台后继续向欧盟靠拢的步伐,也让俄罗斯很不爽,因为俄罗斯更希望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梅德韦杰夫就说:“如果乌克兰将选择欧洲,那么当然,俄语毕业论文,在统一经济空间和俄白哈关税同盟框架内找到交集就会更困难。所有人都应当明白这一点,包括我们的乌克兰同僚。”
  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个道德的说辞,其实质双方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这里利益依然是主导,各自按照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行事。这种模式相对六十年前的中苏同盟,利益细节点更清晰,本身是符合现在社会的潮流的,不过尤为重要的是“在互利的基础上”。
  在国家层面,则说得更加直白。5月31日,中国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指出,中俄长久以来一直是战略协作伙伴,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能源谈判问题上,我们不能因小失大,求合作、谋共赢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可以预期未来,继续深化的双边能源合作中,磕磕碰碰再所难免。不过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探讨所探讨员陆南泉略论的:“不能过分倚重俄罗斯。如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遭到重大挫折,虽对中国能源安全会产生消极作用,但并不构成根本性的威胁,不要看得过重。”
  如今,俄罗斯天然气企业也在和西欧的合作伙伴谈判,此时中国也成了俄方手中的牌。面对想压低价格的西欧买主,俄罗斯天然气企业高管米勒说:“如果欧洲不喜欢俄罗斯天然气的价位,那么我们就供应给亚洲。”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