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同样,俄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俄语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交际语言的文化异同,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语教学 交际用语 文化异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俄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讨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俄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俄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俄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交际语言的文化异同,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作用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随着各国交流的广泛深入,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跨文化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交际用语文化教育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语教学中应贯穿交际文化教育。总而言之,语言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文化的痕迹,在语言教学中加入文化导入和文化讲解,有助于语言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一、俄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文化异同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异同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异同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公司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俄语论文题目,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常象征皇权、神力与威严,由此,由这些词构成了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等。而俄语文化中的дракон却被认为是生有双翅,张牙舞爪,凶残肆虐的可怕的怪物。 如果公司对此不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俄罗斯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俄罗斯人的购买欲?能否给公司创造高效益? 2.文化教育是实现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俄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俄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异同,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因此,语言的文化异同在俄语教学中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中俄交际用语文化异同 在俄语教学实践中,交际用语文化异同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俄罗斯和中国受不同文化的作用,在社会称呼上存在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衔称呼。汉语中职衔称呼被广泛用于称呼语,反映了等级、官本位思想;而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念既不像中国人那样过度谦让,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崇尚个人主义,因此,俄语中的称呼语体现了“平等”这一准则。俄罗斯人在与身份或地位较高的人交谈时,也用官衔、职衔来称呼,但前面通常要加上товарищ,既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表现了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 (2)职业称呼。在中国,人们最普遍的一种称呼方式是姓/职业,如:王老师、李医生、刘律师等,汉语中职业称呼的使用程度远远高于俄语。而俄语中常用职业称呼不多,最常用的礼貌形式是товарищ/职业,如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Товарищ водитель!这是由于俄汉两民族的姓名结构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异同。 (3)礼俗性亲属称呼。中国人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延,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语的泛化现象。人们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常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俄语中类似的用法也有,但远不如汉语广泛,且多用于农村居民之间。比如,一个年轻人称呼一位陌生的年长的俄罗斯老人为дедушка,一定会让俄罗斯人感到奇怪。因为这位年轻人使用礼俗性亲属称呼来称呼上年纪的俄罗斯人,很符合中国的称呼文化,并包含尊敬之意,但俄语中却不这样用,特别是对一个陌生人。 2. 称赞用语。由于不同文化因素的作用,在如何对待别人称赞方面,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及不同的称赞语应答模式。本文对俄汉语中称赞语的应用加以略论,研讨俄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顺利、自如地达到用称赞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1)相似表达的语用差别。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表达也不一致。中国人的语言较含蓄委婉,而俄罗斯人的表达则较热情直率。在使用称赞语时可考虑俄语特点及其习惯用语,及时、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善意和友谊,以增进双方的交流。 (2)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不同的称赞语。在俄罗斯文化中宗教信仰、收入、年龄、容貌和外表的改变等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对此类话题进行称赞会使谈话陷入尴尬境地,作用双方的进一步交流。比如,经常当众夸奖自己的孩子、丈夫或妻子,而中国人通常不会这样做。在中国文化中,“胖”与“福”的概念经常并存,人们常用“发福”这个词语来恭维对方长胖,而发胖常被俄罗斯人看成是体质下降的一种迹象。 (3)称赞语应答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在遇到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表现出谦虚的心态,几乎每个人都会极力否认别人的赞扬。例如,甲:你的字写得真好。乙: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你。 3.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俄罗斯人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隐私。如这样的对话:“Сколько вам лет ,Анна?”“Это секретарь.”为什么Анна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俄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Куда ты идёшь?)和“你在干什么?”(Что ты делаешь?)在俄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和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4.寒喧用语。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俄罗斯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俄罗斯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5.道歉用语。(1)亲密度作用道歉用语。中国人对陌生人比较会使用单一的道歉策略;对亲密的人则会使用非正式甚至随便的道歉策语;对朋友,则偏向使用正式而多种策略混合的道歉方式。相比较而言,俄罗斯人对朋友道歉没有那么客气,对亲密的人又没有那么随便。(2)自我意识的不同造成道歉语不同。中国人的自我倾向于集体自我,而俄罗斯人的自我则倾向于个体的自我。集体的自我强调团结、和谐,而个体的自我重视独立、竞争。中国人直接道歉是为了双方,尤其是对方的面子,而俄罗斯人道歉更多是为了维护个人或自己的脸面。此外,集体主义取向的中国人不像俄罗斯人那样对个人的区域、时间与其他隐私特别重视,例如,俄罗斯人在打喷嚏之后都会说一句“请原谅(Извините.)”,而中国人却从不介意,也不会因此而向谁道歉。 三、如何进行交际用语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实践法。加强中俄文化异同的比较,将中俄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自觉地渗透到俄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俄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异同。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2.图片展示法。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俄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俄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应用俄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俄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3.对比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来导入文化。如对比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措施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总之,在俄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俄语论文网站,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异同及对语言的作用。教师在搞好语言基础教学的同时,应渗透交际语言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及语言文化意识,并最终通过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成慧:《俄汉语言文化对比探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2]《对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教育论文2017.12.7(作者不详)。 刘小竹: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