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历来为人们所高度关注,因为大国关系不仅关于国际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态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是大国应对国际格局变化制定自身战略的重要依据。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作为典型的大国关系,其远近亲疏不仅事关当今国际格局的新发展,而且事关中俄两国人民长远利益。当前,关于中俄关系的评价在不同层面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当今中俄关系呢?用“大国关系的典范”如此高度评价两国关系是否恰如其分?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首先,从两国关系的历史来看,当前的中俄关系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两国在外交上摆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束缚,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和深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对当时国际格局以及国内建设的实际考虑,中国政府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不仅在意识形态上选择了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完全一致的政策,而且在外交上加入了“苏联老大哥”领导的“东方阵营”。新中国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是正确的,它不仅有效遏制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扼杀,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苏联的援助关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时的中苏关系是一种同盟关系,其“亲密程度”自不待言。正是这种关系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能够最终形成的重要力量。但是,这种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不对等的大国关系。苏联当局在中苏关系中处处以“老大”自居,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只考虑本国利益,忽视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平等关切,这就为日后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祸根。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屈辱和不平等待遇的中国人民在“从此站起来了”之后,决不会允许再次沦为大国附庸,独立自主办外交是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始终坚持的准则。从根本上说,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从“蜜月”走向破裂最终走向对抗,正是由于这种不平等、不正常的“同盟”关系所致。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为中俄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中俄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两国以大国风范摒弃历史恩怨,克服意识形态束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解决了诸如边界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双边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关系逐步深入发展,成为当今国际格局下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当前的中俄关系完全不同于以往,既非不平等“同盟”关系,又非紧张对抗的不正常关系,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平等协商基础上的正常国家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它是中俄关系能够持续、稳定、深入发展的基石。 其次,当前中俄两国所建立起来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一种全面务实的关系,中俄两国在深入发展双边关系的同时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以两国根本利益为关切,以促进两国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这是当今其他大国关系中所少见的,堪称大国关系的典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曾经把国家复兴的希望寄托于西方国家的帮助,在外交上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西方。实践证明这只是俄政府的一厢情愿,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西方俱乐部接纳俄罗斯为其成员。削弱俄罗斯,侵蚀其战略空间,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是西方国家的既定战略,这一战略不会因为俄罗斯国家转型而改变。因此,在经历了短暂的外交困境之后,俄罗斯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大国――中国。事实上,西方国家一贯坚持的冷战思维方式使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同样复杂多变。中俄两国在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方面有着基本相同的立场,这为两国在战略上相互接近、相互倚重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俄关系的发展虽然历经波折,即使是在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但这并不作用双边关系向着日益深入方向发展的大局。从1991年12月两国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4月宣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不断登上新台阶,提高到更高的层次。2003年5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即为俄罗斯,足见两国关系之重要和两国关系水平之高。正如2004年两国在《中俄联合声明》中所指出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是两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中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两国关系继续得到深化和全面发展,从“政治关系热”发展到经贸、科学、教育、人文、军事、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热潮,大大充实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和内容。 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层互访不断,已经建立起高层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配合,推动联合国改革,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影响。 在军事与安全领域,双方在打击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离主义等方面保持高度合作,各种军事与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启动、发展和完善。历年以“和平使命”命名的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已经日趋成熟,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受到外界普遍关注的中俄“弹道导弹发射相互通报”机制,更是标志着两国在军事与安全领域的高度信任。 在经贸合作领域,两国领导人制定了十分务实和具体的目标,即到2017年时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自1999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7年双边贸易额已达560亿美元。2017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作用,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所降低,但是两国正为实现该目标而共同努力。就在2017年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并签署了两国历史上最大的能源合作协议(高达250亿美元),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必将大大提高两国经济合作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两国战略合作水平。 人文领域的合作是近年来中俄双边关系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如近年来为中俄两国人民所家喻户晓的中俄“国家年”活动,就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制定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的具体项目。2017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对外宣布,2017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17年在俄举办“中国年”。随着两个“国家年”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俄罗斯热”和“中国热”成为两国人民生活中的共同感受。从2017年起,双方又在两国互相举办“俄语年”和“汉语年”活动。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23日访问俄罗斯出席“汉语年”开幕式活动时所指出的,双方共同举办俄罗斯“汉语年”,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水平。 事实表明,中俄关系已经是一种基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有着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的平等、互利的新型国家关系。中俄关系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关于当前中俄关系,用“历史上最好时期”来形容并不为过,其含义并非指具有同盟性质的“亲密”关系,而是指这种关系符合历史潮流,即国家间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关系。国际关系史表明,只有这种大国关系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尽管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俄两国必将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深化两国全面合作,使中俄关系朝着更加健康、更加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探讨所 (责编/赵哲) ,俄语论文网站,俄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