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媒体不断炒作俄罗斯和中国加强核军备的话题。先是美国NTI网站提醒白宫优先关注俄罗斯加强核军备的动向,防止俄政府在“至关重要的(核武器)力量结构、姿态和准则”方面“进行盲动”,接着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外交政策》等媒体密集报道中国在7-8月份连续实施三次洲际导弹试验,特别是解放军二炮在7月24日试射了最新式东风-41洲际导弹,俄语论文网站,据称该导弹可携带10个分导核弹头,射程达1.4万公里,足以覆盖美国全境。纷纷攘攘之下,好像美国遇到巨大的“安全危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然而,类似冷战时期美苏“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时代已经离人类远去,今天的美国已恢复到1945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之时,无限接近于实现核霸权。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合会”(FAS)一份新近出版的评估报告认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就能通过“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核打击”致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武库瘫痪。 美国如何实现“一超独霸” FAS的报告认为,俄语论文,之所以出现美国核力量“一超独霸”的局面,一方面是美军自身在不断改进核武器;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陕速缩小,而中国核力量现代化进展不快。除非美国改变现行政策,或者俄中两国立即采取提高核武器数量和质量的举措,否则全世界生活在美国核霸权阴影里的时代将不可避免。 按照美国官方的定义,具有摧毁敌方核力量,同时又能消除敌方报复性核反击的能力就被称为“核霸权”。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构筑的“三位一体”核战体系是美国旨在保证具有“绝对摧毁”效果的撒手锏,同时也是消除敌方通过一次先制打击彻底粉碎美国核力量企图的法宝。 冷战之初,美国就从中攫取巨大好处。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美国制订代号“烤肉机”的秘密作战计划,准备用B-29轰炸机向24座苏联城市投掷34颗原子弹,以“张弓搭箭”之势迫使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选择收手。1950年代,美国和北约做好了一旦欧战再启就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东方的中国发起大规模核攻击的计划,谋求“在核辐射尘埃中赢得第三次世界大战”。 可到了196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当苏联也拥有明确的“二次核反击”能力(尤其是搭载潜射导弹的核潜艇)后,美国的核霸权就开始衰退了。再过10年,由于双方核武库规模和质量出现逆转,美苏变成“相互确保摧毁”的僵局,美国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接受了“第一次核打击”失效的结果。但从1980年代起,美国以苏联指挥控制系统为目标,积极提高核武器的精度及破坏力,同时制造规模庞大的多弹头陆基洲际导弹、隐身轰炸机及行动诡秘的核巡航导弹,并派出攻击核潜艇追踪苏联导弹核潜艇;另外还鼓噪起天方夜谭般的“星球大战”项目,逼迫不肯服输的苏联与之进行军备竞赛。后来的结果则是,苏联被美国虚实结合的核竞赛“拖垮”了。 苏联解体后,美国并未放松改进核武库的步伐,美国海军为俄亥俄级核潜艇换上精度优异的“三叉戟-IID-5”潜射导弹,还把它们大量转移到太平洋方向,这样就能在距离中国海岸很近的地方(或者是俄早期预警雷达覆盖不到的盲区)实施“威慑巡航”。美国空军也升级了B-2隐身轰炸机的航空电子系统,使之能在极低的高度实施突防,目的也是避开敌方先进雷达的探测。按照《俄美军控条约》,美国空军虽然在2017年销毁了全部MX“和平卫士”陆基洲际导弹,但鬼精的美国人却把“和平卫士”的核弹头移植到仍在服役的“民兵-3”洲际导弹上,并且将移植后的“民兵-3”导弹进行制导升级,从而能打击遥远的点状固定目标。 冷战结束后,继承全部苏联“核遗产”的俄罗斯因国力衰退和技术老化,其核武库威慑力呈急速退化之势,幅度甚至超过美俄核裁军要求的水平;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尽管普京总统宣布投入6000亿-7000亿美元强化军备,特别是加强核威慑能力,但不出意外的话,到2020年前后,俄罗斯洲际导弹数量仍将从1990年的1300枚下降到150枚左右。 关于另一个被媒体吹捧为“崛起中的核强国”的中国,FAS学者汉斯・克里斯滕森的看法是“不具平衡性”。在他看来,中国战略核武器非常有限。解放军尚未获得先进的洲际导弹,海军核潜艇的有限安静性限制了它们离开海岸,而中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完全是空白。根据美国政府评估报告,中国基本洲际核打击力量包括18枚固定井下发射的东风-5导弹和数量不详的机动发射东风-31/31A导弹,至于新公开的东风-41导弹尚未形成战斗力。克里斯滕森指出,中国的东风-5导弹平时没有加注推进剂(它使用液体燃料,在加注24小时后就开始腐蚀弹体,而整个加注过程大概需要两小时),同时它的弹头也是拆卸储存的,考虑到中国缺乏先进的早期预警雷达,因此中国的核武库未必能扛得过美国的潜射导弹或核巡航导弹的“第一击”。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曾提到,即便是中国最接近现代化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IOC)的东风-31洲际导弹,基于其有限射程(估计只有8000公里左右),极大地限制了该导弹所能隐蔽的范围,如果它部署在中国东北(主要是靠近俄罗斯的黑龙江省),其火力覆盖范围也刚刚够到美国本土,但由于黑龙江省山地较多,体态庞大的东风-31导弹只能沿数百公里的优质公路部署,或者部署在黑龙江省中部的一小块平原地带,这些制约因素都降低了东风-31导弹的生存能力。实际上,美国已经取得针对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的优势地位,而且至少将保持10年左右。 美国的“核算盘”怎么打 目前的种种证据显示,五角大楼正密集进行一系列升级核武库的举措。美国海军正在升级供“三叉戟-IID-5”潜射导弹使用的W-76核弹头引信,它能让核弹头具备“地爆”能力,即弹头在地面或距地面很低的高度引爆,从而对诸如洲际导弹发射井、山体永备工事产生决定性伤害,进一步确保美军“先期摧毁”的成功率。而美国空军的B-2轰炸机在具备极佳的隐身功能的同时,却还在强化航空电子设备,目的是让该机在面对类似俄中两国的密集防空火网时能够飞得更低,以规避雷达探测,实施强行突防。 尽管华盛顿总在冠冕堂皇地宣称其核武器升级是为了对付恐怖分子或如伊朗一类的“流氓国家”,在解释其为何花大价钱开发用来摧毁地下工事的核钻地弹时,美国官方频频拿出伊朗疑虑转移到地下的“福尔多核工厂”的卫星照片。但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样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美国已拥有数千枚可攻击掩体或山体洞穴的核弹头,再搞钻地弹去能力有限的“流氓国家”实属“画蛇添足”。只有一种理由能够解释得通――那就是美国正为了获得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优势,积极谋划新的核攻击力量配比。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铺开的导弹防御系统( D)建设。尽管许多人抨击美国反导建设纯属“吞金兽”,像在本土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部署的少数陆基中段拦截弹(GBI)很容易被俄中大规模分导核弹头(外加红外诱饵)攻击所粉碎,而美国在欧洲、东北亚忙得不亦乐乎的海外版战区导弹防御项目也抵挡不住俄中战术级别的导弹力量,但所有人都忽视了美国反导建设的真谛是“进攻”而非“防御”。毕竟,美国反导作战的大背景是它先对俄罗斯(或者中国)发起核突袭,对方转而将可能幸存的少数核导弹打向美国(如果还有的话)。在这种条件下,即便很不完善的导弹防御系统也足够拦截这类报复性核攻击,毕竟对方的导弹已然所剩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