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几点思考[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 当前,巩固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要把业已建立起来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就要求两国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的水平,并依此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中俄经贸关系虽然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提升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今后应着力发展两国科技合作,深化能源与区域间的合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中俄两国 经贸合作 问题与前景
  作者 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探讨中心副主任、探讨员、生导师。(北京:100007)
  
  从1992年开始,中俄关系一直在顺利地发展,并且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当今的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关系之所以能顺利发展,地缘政治与安全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影响,双方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协调,反映了两国之间存在长期的共同战略依托。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在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可分割的条件下,作为互为最大邻国的中俄两国,如何借良好的政治关系推动经贸关系进一步的发展,是十分迫切的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从长远来看,要把业已建立起来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就要求两国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的水平,并依此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为3853.41亿美元,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为2977.68亿美元,中俄贸易额分别为中美、中日贸易额的14.4%与18.6%。①此外,中俄贸易结构单一,相互间的投资更无法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亦成为近日两国高层领导会晤时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6月16日,胡锦涛主席访俄时提出,通过中俄双方努力,争取在2017年之前双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之前达到2000亿美元。这反映了中俄双方都希望提高经贸合作水平。
  中俄应以经济转型为契机
  积极推动两国科技合作
  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转型,都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与提高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否做到这一点,要靠本国积极的国际合作,而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有着很大的潜力。作为中俄经贸关系一个重要内容的科技合作,在俄罗斯独立执政后,一直是两国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近20年来,中俄双方在科技领域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合作内容十分广泛,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化,合作层次也呈多元化。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并建立了一些推动科技合作的组织机构;二是多层次、多领域与多方式的科技合作架构已形成。
  中俄科技合作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了发展,但从总体来讲,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国际范围来讲,目前两国的科技合作水平,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机遇不相适应;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来讲,科技合作远未成为发展经贸关系的突破口,更没有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双方都应努力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的科技水平,克服在认识上的片面性。
  中方对俄罗斯科技水平的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对此中国国内很多学者达成共识,并且认为这是阻碍两国科技合作扩大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由科技部牵头成立一个俄罗斯科技问题的课题探讨组。它由政府有关部门官员、专家与公司家三方面的人士组成,其任务是对俄罗斯科技的各个领域进行具体略论,要一个一个领域弄清楚,哪些是先进的、是对我国有用的。第二,对俄罗斯科技政策与发展动态进行跟踪探讨,及时和准确地掌握科技方面的新进展。第三,对俄罗斯各科技部门的人才及其动态进行调查探讨,了解其科技人才的流向以及他们在国外的工作、待遇情况,为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策提出建议。第四,有计划地组织双方科技专家的学术交流,增加相互了解与信任,增进相互的感情,为更多地了解俄罗斯科技情况创造有利条件。第五,举行一些高水平、不同规模与类型的科技成果展览会,这有助于我们增进对俄罗斯科技的了解。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好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的咨询工作。
  从俄罗斯方面来说,也存在对中国的科技全面了解与认识的问题。应该看到,在过去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俄科技合作更多的是单向合作,即中国主要是引进俄罗斯的技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在不少领域的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完全可以推向俄罗斯。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据2017年中国科技部提出的《中国科技实力报告》,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1 ] 2017年12月10日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公布的一份报告说,根据2001年至2017年新专利申请数量,日本居榜首,在所有新提交的专利申请中它占37%,美国占27%,中国占12%。但从过去5年新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来讲,日本年增长率从2%降至-2.7%,美国的年增长率保持在大约13%~14%,而中国则从26%增至34%。据此,该报告得出结论:“中国一定会在2017年超过日本,在2017年超过美国。”中国在一般民用科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大量自主产权,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高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总产值达到34367亿元,对全部制造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5.5%。中国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质反应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2 ] 2017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6亿美元,占中国向俄出口总额的16.5%。
  以上情况说明,中俄在科技合作方面也存在互补性,问题是中国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在努力引进俄罗斯高新技术的同时,把我国的在俄罗斯有需求的技术推出去。2017年10月12日普京总理访华,俄方对中国采用液化煤炭技术生产汽油与柴油技术,以及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技术表示感兴趣,并就后者签署了两国合作谅解备忘录。总的来说,中国现在属于“科技发展中国家”。
  对能源合作既要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又要把握良好的前景
  自1992年以来中俄石油贸易逐步得到发展。在叶利钦执政时期(1992~1999年),两国石油贸易的特点是:第一,石油贸易量水平低,到1999年才达到57.2万吨。第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主要是成品油,1999年为206.9万吨,八年间年均进口量为151.8万吨,而同期原油年均进口量仅为20.3万吨。第三,两国石油贸易虽然水平很低,但是逐步呈增长的趋势(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作用比1997年下降外)。在普京任总统执政的第一任期,中俄石油贸易量虽比叶利钦时期有较大增长,2003年达到525.4万吨,但一直没有超过1000万吨。2004年3月普京竞选总统获胜,进入执政第二任期,这四年间,中俄石油贸易量才突破1000万吨,2004年为1044.4万吨,最高的2017年达到1596.5万吨,2017年为1452.6万吨,比上一年下降9%。2017年又降为1163.8万吨,比上一年下降了19.9%,2017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为1.79亿吨,石油进口来源国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与俄罗斯。从2017年5月开始,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国中排名居第一位的沙特阿拉伯让位于伊朗。6月伊朗对华石油单日平均供应73万桶,而沙特阿拉伯为68.3万桶。2017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500多万吨,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6.4%。[3 ]

  (一)2017年中俄能源合作缘何获重大突破
  中俄能源合作进展并不顺利,输油管道问题是个突出事例,这个项目是由俄罗斯于1994年11月率先提出的,到2017年底有关铺设输油管道还停留在书面或口头承诺的层面上,并没有实际行动,但到了2017初出现了重大转机。2017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俄罗斯石油企业、俄罗斯管道运输企业签署了石油贸易、管道修建等内容的多份商业协议。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罗斯石油企业与俄罗斯管道运输企业,分别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20年长期贷款。俄罗斯石油企业将在今后20年里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石油,俄罗斯管道企业将于2017年底完成“太平洋管道”一期工程,及自俄罗斯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67公里中国支线的修建。2017年4月13日,普京在俄罗斯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批准了中俄在2月份签署的上述协议。据有关报道,普京在会上说,修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的协议,将为东西伯利亚石油销往东方创造“稳定和可靠的市场”。4月21日,中俄双方副总理在北京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协议签署后,双方管道建设、原油贸易、贷款等一揽子合作协议随即生效。4月27日,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在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市郊区举行了管道建设开工仪式。应该说,这次石油领域合作协议签署并生效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并对中俄能源领域全面、长期与稳定合作有很好的示范影响。
  从2017年2月17日签协议到4月27日管道建设开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拖了10多年的输油管道问题解决了。西方在评论此事时说,中俄石油大单吸引世界眼球。应该说,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重大突破(2017年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境外段开始供油,首批25万吨原油于11月2日顺利抵达漠河首站,从2017年1月1日起,中俄双方正式履行每年1500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20年)。这一突破性的进展缘何在2017年初出现了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第一,一个直接原因是由于俄罗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作用下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特别是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作为俄罗斯重要产业的能源部门,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油气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作用下,油气企业资金极度紧张。2017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企业、卢克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企业与THP―BP石油企业联名致函普京,请求政府提供贷款,以按期偿还西方银行贷款。另外,由于油气企业资金紧张,不得不减少对石油工业的投资,有可能导致能源部门减产。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7年7月份,其煤炭产量下降9.5%,天然气下降11.9%,只有石油产量增长1.1%。在上述情况下,俄罗斯石油企业必须寻觅新的融资渠道。
  第二,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对俄罗斯来讲,通过与中国签署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可使俄罗斯在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方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不仅油气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国际上对油气的需求量也在减少,这势必要求俄罗斯必须考虑扩大出口渠道。另外,欧盟国家一直在研讨如何避免俄罗斯油气供应出现变数而寻觅新的油气源。2017年7月13日,欧洲联盟四国与土耳其签署修建纳布科天然气输送管道协议,俄语论文,以加快这一管线建设,减少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根据设计,纳布科管线全长3300公里,建成后里海沿岸天然气将由土耳其和上述四国输送到欧洲,从而避开俄罗斯。
  第三,对中国来讲,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关于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中国获得较为稳定的石油供应。还应看到,如果顺利实现该项协议,关于扩大其他能源合作也将起到推进影响。中俄能源领域合作的加强与扩大,关于巩固与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分重要。
  总之,这次签署的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体现了共赢与互利的准则。双方期待以这次协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与扩展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胡锦涛于2017年9月23日在纽约会见梅德韦杰夫时指出:“中俄双方签署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中方高度重视同俄方开展能源领域合作,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双方能源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梅德韦杰夫也表示:“双方能源合作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俄方愿意继续同中方在电力、核能等领域发展相关合作。”
  近几年的变化,使俄罗斯不得不下决心将其能源出口更多地转向东方,加快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合作的步伐。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亚太地区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俄罗斯吸收这一地区的资金来开发东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对其东部地区及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应该说,俄罗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2017年10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俄罗斯,在谈到能源合作时,俄罗斯副总理谢钦指出:“俄罗斯与中国正处于进行能源对话的极佳阶段。近年来,两国与能源对话相关的企业及部委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的合作更为优化。”
  透过俄方输油管道合作项目方面出现的反复与整个能源合作的曲折进程,其中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与正确对待。
  第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谅解与共识的基础上发挥影响。因此,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受国内外条件变化的作用很大。输油管道走哪条路线,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启动,仍以俄方的国家利益为转移。
  第二,俄罗斯强调对外政策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世界各国在推行外交政策中都奉行的一般原则,无可非议。问题是,如果做过了头,只顾自身的利益,过分地采用实用主义,甚至不惜丧失信誉,完全实行利己主义的政策,就会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不良作用。
  第三,2017年7月21日,中俄两国外长签署了两国国界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从长远来看,充实与发展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济合作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大,中俄经贸关系今后将会有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两国在经贸领域的摩擦将增多。本世纪的头20年,在中国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大国快速发展,国际经济摩擦也由原来的隐性阶段进入了显性时期。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摩擦增多是自然的,与俄罗斯的经济摩擦概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做好准备,特别要考虑到俄罗斯是个变数多的国家,一旦出现问题,应冷静地、理智地和大度从容地去对待。在能源合作方面,一方面应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亦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如果遭遇重大挫折,虽然对我国能源安全会产生消极作用,但是不会构成根本性的威胁,不要看得过重。
  第四,关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处于转轨时期并且有很多特殊情况的国家,探讨其投资环境尤为重要。应该说,目前我们的探讨远远没有达到可供国家对俄罗斯投资做出战略决策的水平,特别是有关俄罗斯出台的一些法学,我们的探讨还很不充分。
  第五,加快推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包括进口来源多元化、进口方式多元化、进口品种多元化与努力优化石油贸易结构),同时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地区来讲,除了俄罗斯与中亚地区外,要进一步开拓中东与北非地区,以及南美地区。

  (二)中俄能源合作有良好的前景
  笔者认为,对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前景既不能盲目乐观、期望过高,也不能过于悲观。如果从两国的长远战略利益与互利互惠的准则出发,对扩大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与提高质量客观要求加以略论,今后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在双边经贸合作中的地位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
  第一,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
  第二,随着能源出口国都在积极实行多元化政策,使得能源产品的全球化趋势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源生产国在全球寻找销售市场,能源消费大国也在不断使石油进口多元化。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政治上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也是最稳定的市场。
  另外还应看到,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对中俄能源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主要地区是欧洲,近几年来,俄罗斯日益认识到,能源出口的单一化对其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俄正在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而向东移转至中国等亚洲国家是俄实现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其可以提升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学者评论说,如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企业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到总出口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可以更加强硬”[4 ]。当今亚洲地区迎来了有史以来较为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对与俄罗斯在区域合作方面形成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新局面,将起到推进影响。
  第三,中俄能源合作不只限于石油,还包括天然气、电力、煤与核能等。2017年7月26日,温家宝总理会见俄罗斯副总理谢钦时说,中俄能源合作谈判机制升级,这“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他还“希望双方在石油贸易、油气管道建设、勘探开发、炼化等大项目方面取得更多进展,继续推进核能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全面、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两国领导人积极推动能源合作,使这一领域的合作有了新的突破,有利于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水平。
  (三)消除疑虑增强政治互信,对促进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看到,作用中俄输油管道走向乃至整个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俄罗斯对中国迅速发展有着复杂的心态。很多事实表明,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存在一种反对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的势力。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是,俄罗斯存在“中国威胁论”。其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世界一些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反复宣扬与俄罗斯本国有关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一个共同的基本论点即中国日益强大会对其构成威胁。
  中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日趋提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亦日益加强。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区域合作主要以边境贸易为主,但边境贸易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提升合作水平,必须由边境贸易逐步扩大到区域之间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如何发展中俄区域合作,探究新的合作形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中俄两国的关注。
  近几年来,俄罗斯对中国在其战略全局中重要性的认识,不只限于两国存在长期的战略依托,而且表现在积极主动地谋求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区域领域的合作,以实现其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开放战略。2017年5月21日,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的边境地区合作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中国永远是俄罗斯最有经济发展前景的伙伴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吸引中国在我国远东地区投资。远东和外贝加尔崛起必须与中国东北的发展计划协调一致。”他还指出,吸引中国的投资项目有:石油加工、石化、煤炭开采、远东港口货物转运、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发电站的建设,以及在纳霍德卡、符拉迪沃斯托克、乌斯里斯克和其他一些地方建设热电厂。他说:“远东地区经济复苏任务需要与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相协调。” 2017年9月23日,中俄两国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7~2018年)》,对今后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确定的框架具有指导性意义。普京总理2017年10月访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俄罗斯非常重视俄中两国间的地区合作,认为两国社会经济方面的合作主要是由地区合作来完成的。
  俄罗斯之所以主动地提出切实加快区域合作,主要的战略因素考虑有:
  第一,对俄罗斯来讲,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当代的俄罗斯,都高度重视东部地区的发展,那里集中了70%~80%的各种重要资源。普京执政时期,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更为重视与更有紧迫感。他在上台后不久的2000年7月21日,在《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前景》会议上做了题为《俄罗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远东》的讲话,他说:“如果近期我们不做出现实努力,那么,要不了几十年,甚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就将基本上说日语、汉语和朝鲜语了。”他接着说:“关于远东来说,俄罗斯不是‘内地’。俄罗斯就在这里,就在我们脚下。”他还强调指出:“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占全国领土的40%,单是这个事实就说明了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根本改变我们在远东的政策。这不应该是俄罗斯联邦个别主体的政策,这应该是俄罗斯国家的政策。”[5 ] 2017年2月8日,普京在俄罗斯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对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重要讲话,提出把西伯利亚与远东建成俄罗斯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2017年底,普京总理批准了俄联邦《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该《战略》把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视为首要方向之一。
  第二,俄罗斯经济今后能否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到2020年能否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东部地区的发展。
  第三,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世界经济与贸易重点已日趋转向亚太地区,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使其东部地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该看到,西伯利亚与远东和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俄罗斯要进入亚太地区,加强与这一地区国家的合作,首先需要借助中国这一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
  第四,俄罗斯加速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推动这一地区今后发展重大的、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地区的发展需要吸引大量外资、劳动力与技术装备。俄罗斯国内与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西伯利亚与远东参与紧密的国际合作是不可避免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俄罗斯更是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巨大的市场与投资的重要来源。
  对中国来讲,重视亚太地区,加强对俄区域合作,除了为了实现全方位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这一总目标外,从开放格局调整角度来看,也考虑到以下战略因素:
  第一,适应对外开放格局调整趋势的要求。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实行的地区倾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后中国仍将坚持扩大沿海地区的开放。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的战略,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开放步伐需要加快。与此同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开放的北移趋势已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应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边的开放格局。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沿边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新疆与内蒙,对外经济活动取得了很大发展。因此,在开放北移、实行沿海发展战略、辅之以沿边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以上五个省区的开放。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拓展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高沿边开放,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第二,从沿边战略来看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中国东北三省在实行沿边发展战略加速对外开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这样,既可加速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又可推动亚太地区的发展。还应看到,加强与提高我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断拓宽这一地区的合作领域,对两国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对有关地区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有推动影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推进中俄区域合作的战略因素在提升,还制定了具体的合作纲要与项目,并且得到俄高层领导与精英层的认同,但并不意味着今后的中俄区域合作过程会一帆风顺,矛盾与摩擦难以避免,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笔者认为,最为突出的问题有:
  其一,俄罗斯由于失去昔日的大国、强国地位,对中国的崛起,一直存在心态失衡问题,感到难以适应。其二,对中国的崛起,在俄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种种疑虑:中国强大了,特别是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后,会不会对俄通过“商业移民”搞人口扩张,会不会对远东地区重新提出“领土要求”,等等。其三,在国际大格局中,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中美会不会共同主宰国际事务,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使俄在大国关系中日益边缘化。尽管中国一再声明,反对G2的观点,俄语论文网站,但实际上,俄对G2的疑虑是存在的。其四,担心作为俄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受到中国的排挤。2017年12月14日,中、哈、乌、土四国领导人,一起开动了“世纪管道”,这种正常的商业合作,有可能刺激俄罗斯。当然,这种刺激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俄不怎么高兴;二是促使俄加大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步伐。其五,在中俄区域合作中,中方会受到俄投资环境差、俄方缺乏合作双赢理念等因素的作用。
  以上一些问题是长期客观存在的,只能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增进相互了解、加强立法等途径逐步得以解决。
  
  注 释:
  ①根据中国海关统计资料计算。
  
  参考文献:
  [1][2]陆南泉. 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前景.探究与争鸣,2017(7).
  [3]国际石油经济,2017(3).
  [4](俄罗斯)导报,2017.3.22.
  [5]普京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1.
  编辑 李 梅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