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且这也是两国政府及学术界与实业界最重要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飞速发展,不过,其整体发展程度与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中俄两国实际经济实力及发展潜力异同较大。本文对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进行了略论,并提出了实用性运用策略,为中俄两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俄 区域经济 合作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14XWR016); 近年来,国家市场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深化,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已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俄罗斯亦持续加强了与我国的经贸合作,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使其成为了推动中俄经济合作的新契机。因此,略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对中俄两国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影响。 一、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俄两国都纷纷注意到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并深刻认识到经贸合作发展滞后于政治关系发展的弊端,为此两国都在不断探析更好的处理方式。加上中俄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两国实际经济实力及发展潜力异同较大,说明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应高度重视其间关节打通。 具体而言,近几年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充分改善了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本文从下述几方面对此进行略论:其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及经贸合作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也是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一度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促进的新切入点;其二,为了推动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国为了振兴东北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俄罗斯提出了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发展战略,且高度重视东部地区开发程度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更是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东北亚和我国之间形成的经济合作关系。可以说中俄两国地区间区域经贸合作的飞速发展,与两国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互补性息息相关,比如能源及科技和轻工产品等。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充分发挥两国各自的优势及经济互补性,着眼于两国区域经贸合作进行深层次开发,这对两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亦是两国发展全面经济合作关系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寻 (一)强化中俄政治互信基础 应不断强化中俄政治互信基础,从而着眼于战略高度发展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应该说国家之间若缺乏良好的政治关系,则经济合作关系就会缺乏基础支撑。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方面应不断强化政治互信基础,这是拓展中俄经济合作的主推动力,且不断创新机制,并赋予其各项机制新的内涵。着眼于各项战略性项目的推动,强化两国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这是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贸易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二)强化中俄经济合作模式 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不断打造适应两国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并积极探析相应的经济合作增长点,俄语毕业论文,强调相互投资合作平台的构建,比如油气资源合作及林业资源合作等,要以产业需求为基点创造新型经济合作模式,以此拓展双边经济合作规模。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增长点选择应着眼于两国都具备强烈需求的合作项目,以此为基础构建双向跨境连锁加工,从而建立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强调中俄经济合作扩大及产业持续发展的结合,且构建适宜的载体平台,推动两国产业的集聚及互补融合,使其形成联动发展。 (三)强化中俄双边合作机制 应不断强化中俄两国双边合作机制,且加强两国的互利共赢理念。要持续健全中俄双边合作机制,不断优化中俄经济合作投资环境,以中俄经济合作政策指导及产品宣传来加强中俄两国公司及其产品互相吸引。还应以中俄经济合作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新要求及新目标,且快速完善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机制,使得两国能够于多个领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确保中俄两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中俄两国应全方位略论“一带一路”的契合点,以此处理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不均衡的情况,在此期间,还应不断加强两国的互利共赢理念,促进中俄两国经济共同发展,这样也能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三、结束语 中俄两国的经济转轨极具代表性,两国的产业结构及能源和科技等能够充分互补,这也是两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俄两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促进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化,以“一带一路”为基点加强两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使得中俄两国着眼于大规模、高层次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俄语论文网站,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外贸制度作用及对策略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7;07 [2]邢新,梁慧君.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外贸区域市场拓展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04 [3]谢真珍.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