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约翰逊总统发布电视讲话,再次向广大公众做出保证“不会扩大战争的范围”。从那天起,我的对越工作也就暂时告一段落。在此后的竞选中,“不会扩大战争的范围”成为了总统标榜的竞选主题。但是,这一年夏秋两季,我所接触到的所有华盛顿官员都期望总统在新年伊始发动大规模的侵越战争。 1964年11月3日,选举日时,绝大多数投票人都认为,总统不会扩大战争。据我所知,政府内部没有人是抱着反战的幻想去投票的。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当时是否有时间去投票,也记不起来麦克诺顿是否也去投票。我们都在参加国务院跨机构工作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寻求扩大战争的措施。 其实,国防部长一直督促对北越进行轰炸。麦克诺顿和我一样,一直对美国的轰炸计划表示怀疑。白宫的会议使其有机会获悉,其实总统对国防部长的观点亦是顾虑重重。这也是麦克诺顿从会议现场得到的最为重要的消息。麦克纳马拉一般不会把总统的疑虑和质疑告诉他,至少不会一字不差,绘声绘色地告诉他。 当前秋季早些时候,五角大楼外有人要求对北越发动空袭。国务院政策探讨室主任沃尔特・罗斯托了一篇文章,要求美国做出声明并采取行动,改变现行的国际秩序。他认为,北越对南越民族解放阵线的支持,是一种秘密的侵略,而现行的国际秩序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侵略行径予以回击的能力。自1961年以来,罗斯托一直认为,美国应该对北越进行轰炸,而且对北越进行轰炸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只有对侵略的源头进行攻击,才可以遏制潜在的侵略。” 1961年,在一次私人的午餐上,我从麦克纳马拉的谈话中了解到,他和我持有同样的看法。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美国都不会首先在欧洲使用核武器。一旦美国使用核武器,即使美苏未爆发全面的核战,也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麦克纳马拉一直认为,如果美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必然后爆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核战。此前他也曾提及:“这是彻头彻尾的毁灭!是对整个欧洲的毁灭!”美国人一直给他冠以冷血高效的威名,称其是一名工作起来酷似电脑的冷静专家,可说这番话时,他神情激动,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矜持。更重要的是,有些人认为,“有限使用核武器”将会把核战控制在欧洲,而且永远不会引发全面的核战争。关于这种观点,麦克纳马拉一直认为荒谬无比。 最近,经由国防部长批准,我为参联会起草了国防部指示性文件,主要关注全面核战下的作战计划。受国防部副部长罗斯韦尔・吉尔帕特里克(RoswellGilpatric)邀请,我就当时艾森豪威尔的作战计划提出了几个问题,吉尔帕特里克把这些问题发给参联会,要求他们作出回应。后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罗伯特・科默(RoberkKomer)也从中选取了一个问题,作为总统的质询发给参联会,要求立即作出回复。问题是:“如果我们实施全面核计划的话,单是在苏联和中国会有多少人死亡?” 在我们午餐时的讨论中,我告诉麦克纳马拉,在一两天内,参联会立刻会给白宫作出回复。参联会的文件属于高度机密――仅呈总统过目,但是因为我负责起草文件,所以科默把我叫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给我看了参联会对此所作的回复。参联会的回复,采取坐标的形式,垂直轴表示伤亡的数量,水平轴表示时间。坐标显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死亡人数不断增加。随后的核辐射会使死亡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我现在所问的只是死亡数,还不包括受伤人数)。坐标左边的最低点表示攻击开始前几天死亡的人数,右边最高点表示核战计划执行后6个月,累积死亡的人数。 最少为2.75亿人,最多为3.25亿人。 那还只是中国的苏联的死亡人数。后来,我又代表科默,向参联会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是,靠近中国和苏联的地区或国家的死亡数又是多少?参联会很快做出答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预测。如果我们对苏联在东欧的盟国进行核打击,将会造成另外几亿人死亡。对苏联、中国及其盟国进行核打击后,随后而来的核辐射将造成许多中立国公民的死亡――芬兰、瑞典、奥地利和阿富汗,同时还有日本和巴基斯坦。对苏芬边界的苏联潜艇基地进行核打击后,其后带来的核辐射可以完全摧毁芬兰。考虑到风向的作用,尽管没有一枚美国的核弹打向中立国的领土,美国的核打击还可让另外几亿人丧命。 美国对华沙集团实施核打击后,随后的核辐射将会造成北约盟国几亿人的死亡。就像一位将军最近在国会作证时所说的那样,“要视风向而定”。而且按照参联会的估测,美国对苏联首次发动核打击后,苏联一定会对美国、西欧以及美国其他地区的军事基地进行报复性核打击,上述统计数字还没有将这一切对美国的作用包括在内。参联会的预测也并未包括美国战略核武器所带来的作用。 参联会提供的预测显示,在美国的核打击下,邻国会有五六亿人丧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平民。还会带来上百次灾难。大部分发生在一两天之内,其他的都会在6个月之内陆续爆发。盟国或是中立国也会爆发30次左右的灾难。 这不是为了威慑苏联,阻止其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核打击而做出的胡乱臆测。发动整个美国的各相关机构,实施参联会为全面战争所制订的作战计划,将会招致严重的后果。参联会对人员死亡所做的预测完全符合实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柏林危机、东德叛乱和苏联对伊朗和南斯拉夫的轰炸,一旦总统发动核战,按照美国的计划,任何与苏联常规部队的“武装冲突”将会不可避免地给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带来上述灾难。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1961年春天,我坐在白宫行政办公大楼的一个小隔间里,手拿着这个图表,苦苦思索:图表展示的严重后果一定不能出现。人类历史中不能容许出现上述状况。 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部长。从我们谈话的氛围来看,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一直认为,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对局势有同样的看法;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忧心忡忡,有改变近况的强烈愿望。30年后,麦克纳马拉在他的回忆录《回顾》(InRetrospect)一书中写到,当时他曾秘密向肯尼迪总统建议,后来还向约翰逊总统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发动核战争。他没有告诉我这些事情,但是和他谈话时,这一切都表露无疑。毋庸置疑的是,他的确给总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建议。然而,在其任职期间,美国政府大多数官员曾一度表示,已经做好了首次对苏联使用核武器的准备。麦克纳马拉的想法无疑与当时美国政府内部的主流政策背道而驰。(直到现在,北约还保持着这样一种政策――据2002年3月泄露的布什政府国防政策评估显示,仍然热衷于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一直认为,应该在与强大的中国常规军队进行有限战争时,首次使用核武器。在这件事上,麦克纳马拉也持否定意见。 对二战和朝鲜战争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俄语论文范文,我同意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所作的情报略论。常规轰炸根本不可能阻止北越军队的渗透,也不能阻止其支援南越的游击战,更无法迫使河内领导人放弃武装斗争。情报略论指出,在高地和平原地区实施地面军事行动,也不可能像陆军预料的那样,可以“隔离南越战场”。即便如此,也不会对南越当地的军事斗争有多大的作用。一旦下定决心,置重大伤亡于不顾,华盛顿一定会竭力挽回败局,不断扩大战争,俄语论文题目,打破现存的僵局。尽管各军种参谋长和空军都称,不会像二战和朝鲜战争那样对城市和人群进行轰炸,但是如果不采取轰炸战略的话,就无法摧毁北越持久作战的“能力”。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只能是对城市进行轰炸,摧毁北越的红河大坝,100万人将会活活饿死。 情报略论还认为,美国陆军加大力度,封锁通过老挝和柬埔寨的渗透路线,根本无法阻止北越对南越的侵略,也无法终结北越对南越内战的支持。相反,还会滋长北越发动全面战争的气焰,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重演法国的悲剧。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引来中国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美国战略决策者的意图,我们将会发动核战争对付中国。
当时普遍认为,朝鲜僵局给美国陆军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切勿尝试”,亦即“不要在亚洲尝试发动地面战争”。早期参与制订作战计划的经验告诉我,这句座右铭的意思是,“不要在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地面战争”。后来,我读到了麦克诺顿办公室的文件,再次清楚地认识到,该经验仍然是美军遵循的教义,而且不只局限在军队内部(尽管大部分在军队内部)。国务卿腊斯克(朝鲜战争的前两年里,曾担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对此深有感触。1964年4月中旬,在西贡的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详细阐述这条教义:“在常规战争中,我们不会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与庞大的中国军队进行战斗。” 1964年6月2日在火奴鲁鲁举行的会议上,泰勒将军指出,对越南发动空袭后,中国地面部队将很有可能参战――当时在座的人一致同意。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道,即使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可是我们要作好准备,以防万一;“我们要认真考虑一下在何时将不得不使用核武器。费尔特上将(太平洋总部)断然回答道,不使用核武器,将无法阻止共产党的地面部队,所以在各相应作战计划中应赋予指挥官使用核武器的自由。” 总统竞选初期,曾就指挥官“使用战略核武器的自由”进行过激烈论战:戈德华特参议员宣扬对越南使用核武器,甚至要求将使用战略核武器的权限下放给各战区长官。戈德华特对待核武器的立场也是他在总统选举中的致命弱点。(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约翰逊总统已经事实上将使用核武器的权限下放,如与华盛顿的通讯中断。但是和戈德华特相比,约翰逊总统下放的权力相当有限。而且当时只是秘密征求了约翰逊政府军事高官中勒梅将军、费尔特上将和其他军事高官的同意。)一则精妙绝伦的政治电视广告将戈德华特极端的立场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正在采摘雏菊花瓣,而身后却响起导弹发射的倒计时声“10、9、8……”。尽管我知道,无论如何,麦克纳马拉不会同意费尔特和腊斯克的主张,可是火奴鲁鲁会议记录显示,与会的内政官员中并无一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些官员之间的讨论并不只局限在美国政府官员内部――如果在竞选那年夏天泄露给国会和公众,必将引起轩然大波。1964年5月30日,刚好在火奴鲁鲁会议之前,在西贡腊斯克与南越将军阮庆的会谈中,曾提到该问题。此前他还就该问题与亚洲其他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后来在发给国务院的电报中,腊斯克称: 美国不会在亚洲进行地面战争,也不会仅限于使用核武器。我们的人口为1.9亿,但是中国的人口至少为7亿。美国不会使用常规武器和敌人进行浴血奋战。 ……这意味着,如果战争升级,中国军队参战的话,美国将使用核武器。许多自由世界的领导人均对此表示反对。蒋介石也一直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也不同意这种做法。许多亚洲人认为,美国在使用核武器的时候,总是存在种族歧视。我们只会对亚洲人投放核弹,而从不对西方人施以核打击。南越领导人阮庆说,他们对美国使用核武器没有任何意见。美国对日本施以核打击使战争结束,不仅拯救了美国人的生命,还拯救了日本人的生命。美国应该使用自己拥有的武装力量,如果中国人使用人海战术,美国应该用核武器进行对抗。 从1964年1月到1968年,参联会一直督促立即采用军事手段,其中包括空袭、地面攻击以及海上打击。他们承认,任何一种军事方法都可能引发与中国的战争,而且这样的战争一旦爆发,势必是核战争。可是尽管如此,当时没有一个内政官员曾对这样的战争明确表示异议。在战争的规模和避免与中国进行核战的重要性方面,内政官员(泰勒将军倾向于这一方)和参联会倒是分歧很大。约翰逊总统一直在极力避免这些分歧为外界所知,惹人非议,所以双方之间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统选择的战略,决定着总统阐述和隐瞒分歧的方式。参联会偏好的建议可能会立即引发与中国的激烈的核战争,但是内政官员深思熟虑的建议最后也一定会将美国带入与中国的核战争中。参联会一直在引导内政官员点燃核战的导火索。高层内政官员虽然保持着理智和克制,可并未拒绝点燃导火索。 (摘自《吹哨者自述》,中信出版社2017年8月版,定价:39.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