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丽萨一个劲儿地央求丈夫给她找点儿事做,可身为革命家的李立三却说:“别着急,你会使筷子吗?会说中国话吗?还是先给你起个中国名字吧。丽萨,李莎,怎么样?”就这样,“李莎”成了这位俄罗斯姑娘在中国的称呼,并由此伴随至今。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017年4月,这位95岁的老人在先夫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了新作《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再次回忆起当初为追随丈夫而来到中国的点点滴滴,李莎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李立三的思念,同时也告诉世人,爱情的纯粹,需要用心呵护。 在你打开本页,准备阅读此篇文章之际,不远的北戴河海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孤单地面对着潮来潮去的海水出神。北戴河,这是她每年夏天都要来一次的地方,虽然她已经95岁了,可是思路清晰的李莎仍然记得,1960年的那天,他带着她,以及全家来到这里度假。那时的李立三,似乎会永远陪在她身边,那时的他,望向她的眼神依然如初见时那般清澈、明亮、柔情似火。 报纸上的惊鸿一瞥 报纸上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她:一个穿着长袍、身材高大的男人面向黑压压的一群人,正在慷慨激昂地革命演讲。他那只努力伸向前方的右臂显得那么强劲有力,坚毅刚强。这张照片就这样定格在了13岁的少女丽萨的心中,她记住了一个名字――李立三。 李莎的俄国名字叫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昵称“丽萨”。1914年她出生在俄罗斯一个世袭贵族家庭。至今在俄罗斯的《贵族大典》中,仍记录着基什金家族自15世纪开始为沙皇效力、屡立功勋的事迹。18世纪时,叶卡捷琳娜女皇向土耳其开战,基什金家族中一位祖先参加了远征,战后把一位美丽动人的土耳其姑娘带回家来,从此基什金家族后裔便出现了某些亚洲人的外貌特征。 或许这是小丽萨对遥远的东方最初的模糊印象。在静静的顿河旁,丽萨在父亲的贵族庄园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因为是父亲年过60岁才得到的小女儿,所以全家上下对她百般疼爱。一有闲暇,父亲就把她抱起来坐在沙发上,讲故事给她听。此时的丽萨总爱趴在父亲的身上,调皮似的玩弄着父亲那把柔软的大胡子。在亦真亦幻的安徒生童话《夜莺》里,总会出现红墙黄瓦、华丽的宫殿以及神秘的庙宇和宝塔,“这究竟是什么地方?”他们告诉她,这就是中国。 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丽萨迁居莫斯科投靠亲友。因为整个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母女俩的生活过得很清苦,但同时也磨炼了丽萨坚强乐观的性格。早在十几岁,丽萨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她平时抓住一切时间阅读报刊,并且特别喜欢报纸上那些占了很大篇幅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报道。那一天,报道中的一张照片深深地吸引住了丽萨。 照片拍摄的是一次群众集会的场面,广场上人山人海,全是黑头发、黑眼睛的人群,高高的讲台上站着一个高个儿的男子,他穿着长袍,目光炯炯有神地直视前方,慷慨激昂地向大众革命演讲。他那只努力伸向前方的右臂显得那么强劲有力,就好像千斤磐石也能轻而易举地托在手掌,那闪闪发亮的目光,时刻鼓舞着群众无限的光明就在正前方。“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就应该是这样!”一股敬佩之情在丽萨的心底油然而生,照片下面的几行文字告诉丽萨,这是上海反帝反压迫的五卅运动中的一次工人集会,台上演说的是上海总工会的委员长李立三。 李立三,中国,这张照片就这样定格在了13岁的少女丽萨的心中,她记住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会在今后与她的一生一世相连――李立三。 “爱情和理智没有任何关系” 在女友家里,丽萨见到了一位陌生的中国男子。他高高的个子,蓬松的黑发,清瘦的脸上一双热情的大眼睛炯炯发光。丽萨恍惚中总觉得这样的眼神似乎在哪里见过…… 1933年秋天,丽萨已经作为一名进步青年参加过了支援西伯利亚的建设。那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可是一线之隔的中国仍然神秘而陌生。回到首都莫斯科后,丽萨去看望老友萨尔达,俄语论文范文,然而也就是那天的拜访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老友萨尔达家里,她见到了一位陌生的中国男青年,这个男青年高高的个子,蓬松的黑发,清瘦的脸上一双热情的大眼睛炯炯发光。“这是李明同志,”萨尔达介绍说,“友情不分国界,来,介绍介绍。”热情的女友把18岁的丽萨推到了中国客人面前。她眨眨眼睛,笑了,并大方地把右手伸给这位中国男子,握手时,她发现这个中国人的眼睛真大,这样的眼神似乎在哪里见过…… 丽萨与好友凑到一起,开始唧唧喳喳地聊起天来,而此时的革命宣讲者“李明”却坐在一边很少说话。他在默默地关注她。此后不久,“李明”总是寻找机会,同她见面,电话频繁得连同住的邻居们都熟悉了他的声音。而在频繁的接触中,丽萨也逐渐得知了“李明”就是李立三,此时的李立三正处于革命事业的低潮期,远赴苏联是为了重新改造学习。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前途,并劝丽萨放弃,可是向来自有主见的丽萨认定爱情和理智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对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进行理性的思考,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情。在丽萨眼里,不管他是李明,还是叫李立三,他只是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一个让她全心钦佩的男子。 他们开始单独约会了。两个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又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在一起,并且要谈情说爱,就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会。李立三当时不大懂得俄罗斯的一些传统礼节。比如进门,男子要让女士先行;出门时,要帮助女士穿大衣等,否则就会被视为没有教养。李立三的很多举止不符合丽萨的“标准”,有时一点小事就弄得她大为不快。一次两个人一起在公共汽车站等车,车开过来,李立三竟一人“捷足先登”,而把丽萨甩在后面,丽萨十分生气,干脆一动不动地站在车站。没多久,只见李立三满头大汗地向丽萨跑来,还莫名其妙地问道:“你怎么没上车呢?” 1936年的那天,是丽萨记忆中最甜美的时刻。李立三正式向丽萨的母亲表明要娶丽萨为妻。没想到向来疼爱李立三的老人却一时慌了手脚:“李明,你可知道,我的女儿一点嫁妆也没有!”“没有更好!我也没有什么财产。”就这样,在2月的一天,丽萨提着一小包衣物就搬进了李立三13平方米的招待所。 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没有伴娘和赞美诗,只是十几位中国来宾,陈云、杨之华(瞿秋白夫人)和她的女儿独伊等,向新郎新娘表示了祝福。房子的正中间摆了一张长条桌,桌上分别放着西餐和中餐,西餐出自丽萨之手,中餐则是李立三的杰作,这样中西合璧的菜品就开启了两人相依相扶30余年的生活。俄罗斯少女丽萨就这样逐渐转变为中国媳妇李莎。 “我一定要找到他!” 每次去监狱,李莎都要穿得整整洁洁,希望有机会能和李立三相会。一墙之隔,却见不到亲人,李莎不甘心!她就这样耐心地等待着,期望李立三不久能回来。 李莎曾经说过,结婚后,她与丈夫经历了两次生死离别,其中一次就是在她的祖国。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成千上万名干
部、知识分子和普通群焱被捕入狱,更多的则根本不经过审判,就被秘密处决。压抑的气氛笼罩着两人的二人世界。1938年2月23日凌晨,急促的敲门声把李莎和李立三从梦中惊醒。身穿军装、荷枪实弹的两个人间进屋来,不由分说地就把李立三拉出屋外,从此,李立三下落不明。 “我一定要寻找他!全力以赴地解救他!”这,成了2月23日那天之后,李莎唯一的目标。 她开始了查找莫斯科所有的监狱、苦寻李立三下落的艰难历程。李莎先打听到莫斯科市各个监狱的地址,到处询问查找。每逢星期天,她一清早就到监狱接待室门前,排在长长的队伍里边,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有时等上一天才好不容易走到窗口,满怀希望地拿出身份证查问,却总听到粗暴的声音回答说:“没有这个人!”然后“啪”的一声身份证就被扔了出来。走出监狱接待室后,李莎常常在大街上徘徊到深夜,感到无限的惆怅和苦闷。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李立三被捕半年后的一天,李莎再一次来到塔岗卡监狱,习惯性地排队到窗口,这次她得到了意外的答复:“李明”确实美在此地,但不能探监,可以每月送50卢布的生活补助费。这个意外的喜讯让她兴奋不已,她心想,只要立三活着,我们定能见面!于是顶住亲友再嫁的规劝,她和母亲节衣缩食、变卖旧什物,每月给李立三留够50卢布的生活费。 当李立三在异国他乡的狱中第一次收到李莎送来的生活费时,起初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年了,身陷囹圄,每日看着难友们收到家人关照时那灿烂的笑容,他就更加感到孤独无援。审判与拷打都未能把他摧垮,可是在领到那50卢布时,李立三竟然顾不得旁人的笑话,刷刷地流下了眼泪。 而监狱外,李莎每次都要穿得整整洁洁,拎着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营养品和钱物等候在门外,她想要见上李立三一面,哪怕只是看上一眼。一墙之隔,却见不到亲人,李莎苦苦等待了一年。 1939年,还有3天就是十月革命节的那个晚间,凄凉的屋外门铃突然响起。按门铃的军官笑着说:“今天是11月4日,再过3天就是十月革命节了,我给你带来了十月革命节的礼物。”“礼物?十月革命节的礼物?”李莎狐疑地小声问。军官闪开身,身后露出的正是她目思夜想的李立三! 好一个礼物呀!她惊喜地在屋内旋转,疯子似的满屋大喊:“李明回来了!李明回来了!”是的,李立三实实在在地回来了,结束了1年零9个月的监狱生活后回到李莎身边,而直到李立三真真切切地坐在家里,她才终于意识到达一切都不是梦幻。 “中国,你将是我的第二故乡!” 1946年,俄语论文网站,李立三奉命回国,李莎决定跟随前往。一位朋友说:“丽萨,再想想!二战刚结束,中国又要打仗,你何苦走得这么急!”但她不顾朋友的劝阻,告别年老的母亲,在那一批中国革命家的俄罗斯夫人中,第一个登上了南去的列车,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李莎是在林伯渠的女儿林利及周恩来的义女孙维世的陪同下,坐着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辗转来到哈尔滨的。越是接近中国境内,周围有关“一旦听见窗外有枪声,要马上就地卧倒”的警告就越频繁,可是望向窗外越来越清晰的东方风景,李莎更多想到的是:“中国,为了我心爱的丈夫,我来到了你的怀抱。你将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中国的一切见闻都是新鲜而有趣的,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生活安定下来的李立三,先后将岳母及母亲从莫斯科和湖南接到了北京以后,这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家庭更显得千奇百怪而又其乐融融。李莎理解不了离别了20多年的李立三母子,重逢后既没有热烈的拥抱亲吻,也没有幸福的泪水和感慨的话语。儿子怎么会面对久别的母亲只是恭敬地鞠了一躬,而母亲则平平静静地点头就算是回应?同样,生长在旧社会下的婆婆对李莎能在丈夫面前随便谈天说笑也是十分惊诧,“你媳妇多幸福呀!想当年,我在你父亲面前连嘴都不敢张,更不要说笑了”。然而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婆婆渐渐喜欢上了“刷锅水式”的咖啡,两位老太太见面也总是相互热情握手致意。丈夫为新中国的建设全力以赴,李莎也有了自己的俄语教育事业,双亲尽孝在旁,两个女儿乖巧懂事,他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和和美美地生活过。 1962年,中苏关系恶化,李立三作为高级领导人,有个苏联妻子的事实让他遭到了许多指责,甚至有人散布谣言,说李莎里通外国。一时间,这个家庭能否维系竟然都成了问题。一次又一次的专项会议,一场又一场的苦劝离婚,那段时间李立三与李莎的交流明显少了,可是他宁肯自己扛下一切,却依然没有让李莎察觉到丝毫这个家庭所面临的风雨飘摇。在会议上,李立三态度坚决:“我和妻子生活了几十年,了解妻子的为人、政治态度,我相信她绝不会里通外国,我绝不离婚!” 虽然事情最终以李莎入中国籍而得到解决,但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经渐渐袭来…… 李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见到李立三的最后一面是1967年6月20日中午。无意义的批斗持续了两三个小时,李立三已经没有站立的力气了。她搀扶起他,给他倒了一杯水,押解的汽车上,彻夜未见的李立三就坐在对面,可是他们却不允许交谈。或许李莎不知道命运将把他们带到哪里,只是两个人能够这样在一起就已经足够了。沉默在蔓延,无边无际的思念与担忧的话语就借助着这样的沉默在两人的心中默默上演。可是,汽车一个拐弯,戛然停住。李莎被命令下车。在她被强行地往外拉时,李立三使劲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了一句:“保重!” 这,最终竟成了生死遗言。 李莎在秦城监狱被整整关了8年,后来,又被“流放”到山西3年半。在狱中,除了两个孩子,唯一让李莎心焦的就是丈夫李立三的生死。当1975年5月,两位女儿终于被批准来看望李莎时,几乎已经分不清男女的李莎开口就问:“你们见到了爸爸没有?我想他也在这里。下次你们来看他,不要忘记给他带一条好烟。他从来都是抽烟比吃饭还要紧。” 终于得知丈夫在分别后不久就去世的消息时,60多岁的老人李莎只能呆呆地呢喃道:“我早就猜到了……” 对丈夫忠贞的爱和思念支撑着李莎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也伴随着李莎度过了此后至今的漫长光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外语教学上面。1980年,重新回到教学岗位时,李莎已是66岁的老人。她每周坚持上14节课,可还嫌不够,直到有一天,她昏倒在讲台上。 投入工作,是让自己从失去亲人的痛楚中振作的最好方式,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李莎也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现在的李莎,常年生活在北京,已经95岁高龄仍保持着每年外出旅游的习惯。有时间就回俄罗斯看看,或者转道去趟越南等等。 如果说追随爱情,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那么活得漂亮,就让人生绽放出了最美丽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