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后,多民族的苏联文学也成了文学史上一段无法复制的文化现象走完了它的历程。社会的转型冲击着一切,而社会转型同样震撼着人的灵魂。于是,许多作家借助笔下的人物开始反思这场社会变革,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对转型期内的种种现象、人物进行反思的著作。本文将通过解读这个时代的优秀文学著作简单论述转型期内俄罗斯文学的特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转型期 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逐渐步入动荡的转型时期。这种社会的动荡和转型源于人们对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和对社会制度的重新认识。社会的转型必然作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并且深深地作用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 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多年以来一直是多民族文学象征的苏联文学也作为历史结束了自己的光辉历程。这种巨变对俄罗斯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甚至一度造成俄罗斯文学的低迷。90年代中后期,虽然仍然存在局部区域的武装冲突,但俄罗斯境内趋于平稳。这种社会和经济的复苏推动了俄罗斯文学创作的复苏,一些大的文学期刊熬过了寒冷的冬天,在慢慢变暖的春天里开始重新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一些老作家主动承担起文学复苏的重任,陆续推出新的著作;而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作家凭借开阔的视野、全新的视角、犀利的笔锋慢慢成长为新的俄罗斯文学的领军人物。 转型期内的俄罗斯文学虽然经过了短暂的阵痛,但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活力,以新的文学风格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时期的文学著作深深打上了转型期的社会动荡、变革的烙印,表达了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思想、人性、价值观的种种转变。这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反映普通人在社会转型期内艰辛的生活 俄罗斯文学中历来有通过小人物表现时代特色和社会特点的传统,而这一传统在转型期内则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这个时期的著作中,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在社会转型期内生活举步维艰的贫苦群众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如拉斯普京的《下葬》就是通过描写当时一名失业女工窘迫的生活,来表述社会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一部优秀著作。 《下葬》的主人公是一名退休工人,名叫巴舒达。由于生活所迫,失去工作的她去了一家食堂做洗碗工,不久食堂私有化,巴舒达又一次失去了工作。正当巴舒达为工作四处奔波之际,她的老母亲又去世了,这关于原本就生活窘迫的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料理母亲的后事需要一笔钱,而巴舒达却连这笔钱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而且由于她的母亲没有城市户口,所以无法安葬在公墓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俄语论文网站,巴舒达去找一个和她曾经有过交往的老人――斯塔斯。而同样贫困潦倒的斯塔斯也只能做到帮助巴舒达打了一口棺材,并在夜里偷偷将巴舒达母亲的遗体埋葬在一个森林里。小说细致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城乡的现实生活,表达了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生存的艰苦、对社会的无奈。 叶基莫夫的《棚顶的小猫》同样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令人心碎的故事。小说以90年代俄罗斯的一个小镇作为背景。苏联解体后,小镇的工厂都倒闭了,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谋生工作:有人开商店;有人做小贩;有人走投无路只好去投靠父母,以老人那点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很多人虽然年轻、有志向,却始终无处施展,养猫成了他们打发时光的最好的消遣方式。一只棚顶的小猫就是这样走进了主人公的家庭。有没有更赚钱的工作呢?有,就是去车臣打仗。虽然九死一生,几无生还的希望,但为了亲人能够生活下去,许多人还是毅然报名参军以求得每个月200万卢布,相当于300多美元的“工资”。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克雷姆采夫就面临着这样两难的选择。面对渐渐长大的儿女和日益上涨的物价,他决定去车臣打仗――这也是他唯一能够维持家庭生活的工作。他的妻子开始也希望他能去参军,并且安慰自己――去的也不是他一个人,也有回来的,何况这是他家唯一的出路。可是当她得知丈夫真去报名参军了,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永远失去爱人,“她一手搂着女儿,一手抱住丈夫,趴在他的身上哭了起来”。在痛苦地活着与在战争中死去的两难选择中,文中的女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前者。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准确地表达出小说主人公激烈的心理活动和情绪上的微妙变化,著作的字里行间透出对转型期内俄罗斯现实生活的批判。 这个时期同样有很多著作反映了社会变革对农村生活产生的作用,例如:叶基莫夫的《乞科马索夫》、诺索夫的《苹果节》等,都是反映当时俄罗斯农民生活贫苦的优秀小说。《苹果节》的女主人公是一名老战士,出生入死,并失去一个耳朵。但是在90时代,这样一位老红军战士却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为了生活她甚至需要每天去学校门前卖苹果赚钱,而她的“退休金少得可怜,就这还不是按月都能拿到”。她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国家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抛弃了她!文中充满了对转型社会的人情冷酷的无情控诉。 通过普通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表达社会转型期内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痛苦的转变的著作,在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中占有很重的地位。除了上文提到的著作外,乌利茨卡娅的《索涅奇卡》、托尔斯泰娅的《爱与不爱》、罗波娃的《寥尼亚的梦》等著作,由于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时代感强,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 描写知识分子在转型期内的矛盾人生 在社会的变革中,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冲突一向是作家偏爱的文学素材。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社会变革,这种转型不仅使得俄罗斯整个社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更刺激了当时身处其中的知识分子矛盾的心态和人生。许多那个时代的著作都突出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矛盾、迷茫的心态。比如拉斯普京的《新职业》就是讲述一个俄罗斯青年在动荡的社会里求职的艰难故事,形象地再现了转型期内知识分子生存的艰难、内心的矛盾以及对社会的激愤和对理想的固执追求。 《新职业》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由于社会转型而失去工作,开始踏上求职之路的故事。阿廖沙本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苏联解体之后,他工作的实验室也被迫关闭。为了生存,他开始寻找新的工作,可是却没有合适的探讨所能够接纳他,阿廖沙陷入痛苦的矛盾中。后来,阿廖沙终于找到一个在有钱人的婚礼宴会上说祝酒词的工作。由于阿廖沙学识出众、巧如舌簧,他很快博得了富人们的喜欢,很多人都找他主持宴会。可是,阿廖沙内心的痛苦却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的矛盾和激愤。 阿廖沙目睹了暴发户在婚礼上的穷奢极欲,甚至狂暴淫乱,而他却不得不逢场作戏、阿谀奉承。他感到自己的堕落,感到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悲凉。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掉进海里的流浪者,拼命挣扎,却始终找不到方向,而悲哀的是,他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阿廖沙的遭遇正是转型期内俄罗斯科学家命运的真实写照。 无独有偶,《玛利亚,你不要哭》中的主人公同样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玛利亚是一个漂亮、善良的莫斯科姑娘,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一所中学任教。然而,好景不长,玛利亚被迫离开学校,原因是学校的学生无心学习、肆意地侮辱教师。其实,玛利亚所在的学校是社会转型期学校的一个缩影。社会的动荡冲击着教育行业,暴发户的大量涌现更是冲击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玛利亚离开学校,开始了痛苦的求职生涯。她的知识和她的朴实好像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她终究无法在这样一个转型的社会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许多像玛利亚一样有知识、善良、彬彬有礼的俄罗斯青年知识分子经历了同样的痛苦转变。在这样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里,他们的知识和他们的道德始终无法转变成为自身的价值。最后,他们要么继续这种没有希望的、迷茫的、痛苦的生活,要么扔掉自己的道德去和那些丑恶的人一起变得丑恶。
三 反思历史 由于苏联的解体,很多原本机密的文件和事件被陆续解密,加上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和监管的空白,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对过去一个世纪发生在这个国家的种种历史事件进行犀利的反思。当时涌现出一大批反思历史事件的著作,如阿斯塔菲耶夫的《被诅咒和被杀害的》、科罗廖夫的《果戈理的头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等等。在著作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那种揭露曾经被掩盖的真实的历史的畅快感,还可以感受到作家正在通过笔下的人物的悲惨遭遇引导读者寻找造成这些悲剧的真正原因。 《锌皮娃娃兵》描写的是阿富汗战争。此前,苏联一直把对阿富汗的入侵称之为一场正义的战争。而实际上这场战争充满了政治利益,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产物。《锌皮娃娃兵》正是揭露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是一场多么可耻的战争的著作。作者通过参加阿富汗战争的军人及其亲人的回忆,向人们真实地再现了这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以及这场战争对年轻士兵心灵的摧残。著作中的“娃娃兵”都是听从祖国的召唤而满腔热血地奔赴前线,俄语论文范文,他们自认为是为祖国的安全和荣誉而战,即使在战争中牺牲,他们也是光荣的。这些“娃娃兵”征召后被编为炮兵、摩托兵、掷弹筒兵等,所以被称为“锌皮娃娃兵”。然而,这些“锌皮娃娃兵”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之后,发现他们被自己的祖国出卖了。他们自认为的这场神圣的战争到处充斥着无耻的交易和令人发指的罪恶:苏联士兵在阿富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肆意地欺辱当地的阿富汗居民,并谎报战绩以获取提升的机会;苏联军部的内部更是污浊不堪,吸毒、赌博、嫖娼、盗卖军火,向士兵收钱,女兵陪军官睡觉更是家常便饭……这一切无不摧残着这些踌躇满志却又单纯青涩的“娃娃兵”们,他们除了需要面对战争的残酷,更要面对信仰破灭和梦醒后的痛苦。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也是那个时期的著作,作者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向人们揭示了发生在乌克兰的那场核电站泄漏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核原料泄漏并导致最终爆炸。即使到今天,当年的悲剧仍然笼罩着那片土地。事故造成31人当场死亡,而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随后的若干年里数以万计的人由于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而患上重病甚至陆续死亡,至今仍有被放射线作用而导致的畸形胎儿的出生。更可怕的是,核污染波及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核原料的核辐射涉及到苏联的西部、东部以及北部的斯堪地维亚半岛,其中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 《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正是真实记录了不同的人们在事故发生以后的不同的表现和心态。如著作中记录的一位母亲,她因为受到了核污染而产下一名病重的孩子,但却无法为孩子开具一张相关的证明,更不用说得到赔偿。她敲遍了高大的办公室的门,却面对的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脸。官员们甚至侮辱她是“想捞切尔诺贝利的好处!切尔诺贝利的钱!”这位母亲只是若干个饱受核辐射折磨的人们的一个缩影,他们等待着上级的救援可是却什么也没有等到,他们寻求政府的帮助却依然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核辐射侵害了人们的身体,那政府的隐瞒和不作为则在煎熬着人们的心灵。著作中记录了一位历史学家关于这场灾难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反思,他说:“切尔诺贝利毁灭的是俄罗斯人的心灵。……这不是反应堆,而是原来的整个价值体系爆炸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这段让人无力提及的历史,以及那种饱含心灵创痛的感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沉甸甸的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政府的拷问。 参考文献: [1] 季耶:《叶基莫夫和他的小说》,《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7期。 [2] 陈建华:《别样的风景与别样的心态――略谈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思潮》,《俄罗斯探讨》,2003年第6期。 [3] 张捷:《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探讨》,2017年第9期。 [4] 杨明明:《转型时期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格局》,《时代文学》,2017年第6期。 [5] 殷桂香:《转型时期俄罗斯文学发展面面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于秀红,女,1973―,山东乳山人,本科,副教授,探讨方向:俄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