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俄罗斯国家转型进程略论[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俄罗斯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转型任务与力求达到的目标:解决制度变迁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问题;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国家转型;任务与目标;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D73/77/F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7)01―0051―07
  时间匆匆,到2017年苏联剧变已有20年。在这时间不长但亦不短的期间,从转型视角略论探讨俄罗斯政治与经济体制所发生的变化及力图达到的目标,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它所面临的转型任务,对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又出现不少问题,并正在深化改革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叶利钦时期的转型
  叶利钦时期的转型主要是解决制度变迁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问题。
  叶利钦时期的转型是与整个制度变迁同时进行的。就是说,当时俄罗斯新的执政者所实行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再坚持把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作为发展方向,体制改革也不再是对该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是朝着在政治上建立西方式所谓民主体制和在经济上建立市场体制方向发展。
  叶利钦在俄罗斯所以能执掌政权8个年头,主要原因是,他在俄罗斯推行的政治上根本转向与经济上市场化转型大方向而言,某种程度上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现实和俄罗斯民众要求。这8年的转型有进展也有失误甚至严重错误,从而民众对他往往徘徊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1996年7月俄罗斯一千年历史中首次通过全民投票选举国家首脑时叶利钦能获胜。
  从国内来讲,俄罗斯是一个面临着十分艰巨与复杂改革任务的转型国家。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将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这里讲的主要任务,就是指的8年来的制度性的转型,冲垮了苏联时期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体制模式,形成了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模式的框架。
  从政治转型来看,叶利钦执政8年,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使过去一党统治、党政融合、议行合一、高度集权等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复存在,而是过渡到以总统设置、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自由选举等为特征的西方式宪政制度模式。应该说,这对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来讲,是政治体制的一个质的变化,它有利于克服那种高度集权、缺乏民众参与的政治体制所存在的种种严重弊端,使广大俄罗斯人民得到在苏联时期不可能得到的公民权利与自由。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俄罗斯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框架已为多数政党与多数民众所接受,从而使这种转型方向变得不可逆转,再恢复苏联时期那种政治体制已不再可能。
  当然,我们讲俄罗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不忽视在俄罗斯形成的新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与不完善之处。俄罗斯尚未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与民主国家。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俄总统权力过大,在很多方面实行的是“总统集权制”,不少重大政策的决定是由叶利钦个人作出,因此,往往带有叶利钦独裁的性质。��①虽然在转型初期的特定条件下,“总统集权制”有其积极影响,如能较快结束俄罗斯“双重政权”局面,总统在稳定政局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总统集权制”也有明显的负面效应,难以使政府和议会充分发挥影响,严重作用三权分立体制的实施,容易出现决策失误。这也是导致俄罗斯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②二是政党政治很不成熟,政党过多,1999年12月俄议会选举获准登记的党派就有26个。在议会占多数的党派无权组阁,政党的影响受到制约。这样,使政党在决定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方面难以发挥影响。三是俄公民在实现自己民主权利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民主权尚难享用。
  从经济转型来看,通过激进的改革方式,俄罗斯很快就冲垮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笔者认为,俄罗斯1996年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表现在:
  (1)通过私有化,打破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形成了私营、个体、集体、合资、股份制与国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俄罗斯的一些政要还认为,通过私有化较顺利地实现了其政治目标:一是铲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基础,使经济体制转型朝向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变得不可逆转;二是培育与形成一个广泛的私有者与公司家阶层,成为新社会制度的社会基础。1996年被视为在俄罗斯形成市场经济框架,其一个主要标志是,该年俄罗斯以转让国有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产权私有化已基本结束。私有化公司在俄罗斯公司总数中的比重与其生产的产值占全俄GDP的比重分别约为60%和70%。
  (2)按西方国家模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制:在银行体制方面,俄罗斯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与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二级银行体制。通过立法,明确了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实行利率市场化。在财税体制方面,俄罗斯通过改革使国家财政向社会共同财政转化,缩小财政范围。财政职能转变的重点是两个:一是财政作为政府行为不再直接干预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解决市场不能满足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二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由以直接行政措施为主转向间接经济措施为主,因此,要强化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通过实行分税制,在联邦预算中建立转移支付项目。联邦、联邦主体和地方三级税收体制已基本上建立。 在外汇管理方面,由一开始实行的自由化转向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确立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改革是朝以下方向进行的:一是逐步放弃国家包揽一切的做法,实现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二是在处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重点由过去的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在建设经济法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制定了大量的法规。   但应看到,叶利钦时期形成的市场经济框架,是极其不成熟的。由于俄罗斯市场是在苏联经济的行政命令体制崩溃过程中产生的,产生于强大的国家体制削弱与瓦解过程中,这样,国家调节市场的能力很差,加上在市场形成过程中,充满着政治斗争,这使得市场经济运作中出现无序、混乱、经济犯罪和影子经济。
  叶利钦时期的经济体制转型,并没有使俄罗斯摆脱经济困境,而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叶利钦在辞职讲话中“恳请大家原谅”。他说:“我苦思该采取何种举措来确保国人生活得安逸,哪怕是改善一些。在总统任期内,我再没有比这更重要施政目标了。”
  1992-1999年的8年中,俄罗斯GDP累计下降40%。很明显,俄罗斯经济转型,从制度建设来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经济发展来看,改革是不成功的。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型,不仅没有达到振兴经济的目标,反而使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转轨危机。对此,俄罗斯学者博戈莫洛夫说,在叶利钦时期的转型,“在政治方面,这个时代推动了我们前进,但是,在经济方面,我们走的是一条通向灾难的道路”。[1]113-114
  二、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趋向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
  2004年,普京在其连任后第一次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俄罗斯在发展中走过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破过去的经济体系,习惯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被打破,出现了尖锐的政治和社会冲突,社会经历了严重困难。而第二阶段是清除旧建筑坍塌的废墟,同时成功地制止了最危险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普京认为,俄罗斯在不久前才开始走向发展现代化国家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俄罗斯才有可能高速发展,才有可能解决大规模的社会问题,才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手段,可以为自己提出真正长期的目标。显然,俄罗斯发展的第一阶段系指叶利钦执政时期,第二阶段系指普京总统的第一任期,而第三阶段系指起始于普京当选第二任总统。普京把他第一任期即俄罗斯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政绩,简要地归结为成功地制止最危险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
  可以认为,普京时期与后普京时期,他的治国思想,是他1999年底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纲领性文章中提出的“俄罗斯思想”。��③它包含的内容是:(1)“爱国主义”,即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历史和成就而产生的自豪感”,也是为建设强大国家的一种“心愿”;(2)“强国意识”,强调俄罗斯过去与将来都是“强大的国家”,这“决定着俄罗斯人的思想倾向和国家的政策”;(3)“国家观念”,即认为拥有强大权力的国家“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4)“社会团结”,强调俄罗斯人向来重视“集体活动”,“习惯于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十分明显,“俄罗斯思想”实质上是带有浓厚俄罗斯民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其核心是“国家”的观念,即突出国家的地位与影响,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对于这一点,普京在2000年7月8日向俄罗斯联邦议会提交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得更加明确。他说:“俄罗斯惟一现实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2]78普京认为,为了使俄罗斯成为强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任何专制和独裁都是短暂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长久不衰。尽管民主制度也存在着种种不足,但人类还没有想出比这更好的制度。在俄罗斯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即是指建立一个民主、法制、有行为能力的联邦国家。”[2]10-11
  可以说,在普京时期,普京的治国基本准则与政策体现俄罗斯思想。普京在2004年5月26日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明确地说:“我们政策的基本准则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彻底改变经济政策,对外交政策全面修正,所有偏离历经磨难的俄罗斯所选择的历史道路的做法只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必须坚决杜绝这些行为。”笔者看来,在普京时期,从国内政策的总趋向来看,俄罗斯所推行的改革政策与方法,都是围绕加速发展经济与加强中央权力这两个轴心来进行。
  1.政治上的集权化
  普京执政以来,为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强化国家权威,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化是不断加强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在叶利钦时期存在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腐败盛行,贪污腐败和团伙犯罪已经达到创记录的地步。普京认为,产生这些弊病的根源是国家的软弱无力。因此,普京在政治领域的整治政策是,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增强中央的集权。这也是普京每次讲话反复强调国家影响的基本原因。他在2001年的国情咨文中讲:巩固国家是战略任务。通过加强所有机构和各级权力机构来巩固国家。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俄罗斯就无法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成就。[2]271
  普京为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提出的方针是:坚持整顿权力机构的秩序,并逐步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政治制度;实际改善联邦主体的条件和建立发展俄罗斯的法学保障。
  从普京执政8年的情况来看,在国家权力的整顿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化了联邦中央的权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与引导,2001年4月26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新闻媒体法修正案》;推进政党制度建设,2001年通过《政党法》;采取方法排除寡头对政治的干扰;加快司法改革,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下决心加快行政机构的改革,目的是消除官僚主义、官员腐败和管理低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影响。普京在2002年4月18日的总统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执行权力机关的分支机构,仍然是集中的国民经济部门的指挥部,各部还在继续作出努力,使公司和组织在财政和行政方面服从于自己。由于限制经济自由发展的结果,“人们都在用贿赂来克服种种行政障碍。障碍越大,贿赂数额就越大,收受贿赂的人的级别就越高。”[2]607普京还透露,在俄电视征询的近50万居民的意见中,有3/4的人控告的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肆意妄为。   普京在2004年3月15日凌晨总统当选连任后,同媒体见面时就强调:“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以使任何官员也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掩饰中饱私囊”。“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复杂、处于发展转折关头的国家,没有最高国家权力和管理机关是不可想象的。这将导致混乱。所有的人都将受害。这是不能允许的。”可以认为,普京执政时期推行的基本政策是,在不改变俄罗斯宪法的情况下建立能够发挥影响的、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和有效的民主(也有人称为“可控的民主”或“主权民主”)。俄罗斯转型的大方向即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不会改变。但同时要指出的是,普京时期更多强调集权,具有较浓厚的威权主义色彩。
  2.经济上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可以说,普京在经济转型方面强调的战略是,通过政治上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与加强中央权力,保证俄罗斯实现市场经济的改革。1999年11月普京就明确地说:“我相信,只有市场经济能让我们实现目标。政府必须把市场经济改革一直进行下去,直至市场经济能够全面运作时为止。”[3]7572000年1月18日,普京在新一届杜马的讲话中也表示了俄罗斯将广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他敦促国家杜马批准久拖未决的土地私有化法案。同时,普京强调,这种市场经济不是像叶利钦时期那样的野蛮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文明的、建立在法学与平等竞争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也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一般准则要求的“自由经济”。普京认为,在保持强有力的中央政治控制下推行“自由经济”,对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可取得最佳效果。
  这里要指出的是,有关实行“自由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方针,是普京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他在2000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利用国家工具来保证各种自由:个人自由、经营自由、发展公民社会机构的自由。”“我们的战略方针是:减少行政干预,增加经营自由――生产、买卖和投资的自由。”[2]81,862000年7月在对《消息报》记者谈话时他又强调:“应该保护经济自由”。[2]1022001年7月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我们明白俄罗斯努力方向是什么,即追求经济的自由化,杜绝国家对经济的没有根据的干预。我要说明一点:只是杜绝没有根据的干预,不是完全取消国家的调节职能,而是要杜绝没有根据的干预。”他还接着说:在经济领域,始终不渝地反对经济官僚化,而主张经济自由化。[2]374,382他在2001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主张经济制度的自由化。”[2]446笔者认为,经济自由化或自由经济,是普京的一贯思想,至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普京为了实现其市场经济的改革方针,针对叶利钦时期存在的问题,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第二,在经济转轨的措施上,今后“只能采用渐进的、逐步的和审慎的措施实施”,切忌90年代机械搬用西方经验的错误做法,强调俄罗斯必须寻觅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第三,重视社会政策。普京强调:“对俄罗斯来说,任何会造成人民生活条件恶化的改革与方法基本上已无立足之地。”。第四,反对重新国有化。第五,要有经济发展战略。普京执政8年,俄罗斯各领域中的消极因素日益得到抑制,政治秩序混乱、无序状态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加上多年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8年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0%,年均增长率为6.9%,居民实际收入增加了1倍。
  三、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
  2017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8日普京被俄国家杜马批准为政府总理。这样,“梅普政权”正式形成。
  国内外舆论认为,梅普结合将会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有俄罗斯学者在2017年12月17日的俄罗斯《观点报》上指出:“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联手意味着现政府开始的改革进程会继续下去。这也是将会更加重视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号。”[3]为了使普京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继续下去,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普京在其第二任总统离任前的2017年2月8日在俄罗斯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对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的讲话(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可以说,这为俄罗斯今后12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定了大的框架。该《发展战略》的基本政策是:
  1.从战略目标层面来讲,与普京一上台就提出的和执政8年期间推行的富民强国战略是一致的。普京在讲话中集中论述了今后12年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与此相关的重要政策,其基本点仍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尽快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从政策层面来讲,该《发展战略》与普京执政8年期间相比,更加突出以下几个相关联的问题:
  (1)经济实行创新型发展。普京强调,这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创新发展的速度必须从根本上超过我们今天所有的速度。”[4]677
  (2)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普京讲:“要过渡到创新发展道路上去,首先就要大规模地对人的资本进行投资。”[4]677“俄罗斯的未来,我们的成就都取决于人的教育和身体素质,取决于人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取决于人发挥自己的素养和才能。”“因此,发展国家教育体系就成了进行全球竞争的一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价值之一。”[4]678为此,俄罗斯计划用于教育与医疗卫生的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由2017年的4.6%、3%增加到2020年的5.5%-6%、6.5%-7%。同时,普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要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要着力解决住房间题,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因为这是“知识经济”的领航员。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后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主要是:航空航天领域,造船业和能源动力领域,还有发展信息、医疗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4)调整经济结构。普京说,尽管最近几年俄罗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并未摆脱惯性地依赖于能源原料的发展版本。俄罗斯也只是局部地抓住经济的现代化。这种状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俄罗斯不断依赖于商品和技术的进口,导致俄罗斯担当世界经济原料附庸国的角色,从而在将来使俄罗斯落后于世界主导经济体,把俄罗斯从世界领头人的行列中挤出去。[4]676-677   3.从推行经济发展与改革层面来讲,朝着经济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不论西方还是俄罗斯国内,普遍认为,2017年2月8日的讲话,“这是普京近年来自由主义色彩最浓的一次讲演,其社会领域的主张更加温和。”他的战略“重点是发展有竞争的市场经济、强大的国家和负责任的社会政策。”��④
  以上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层面,略论了普京提出的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这是俄罗斯今后12年发展的综合计划,也是普京政府要推行的基本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应该说,梅普两人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都要实行富民强国战略,保持政局稳定,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化市场化改革方向。梅德韦杰夫一再强调,将沿着普京的路线走下去,要继续执行普京执政时期的政策。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梅德韦杰夫的治国理念逐步与普京出现某些分歧。现在看来,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价值观,并以此反映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与发展道路:即普京坚持带有威权特征的、中央集权的、强人治国的理念,在此条件下推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梅德韦杰夫坚持以民主与自由价值观为基础,推行国家全面民主化的基本政策,以此为出发点,强调实行不断弱化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017年6月20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谈到与普京之间产生不同看法原因时,指出:“可以坦率地说,总统作为国家最高职务,会极大地改变你的人生观,否则你将无法工作”。
  2017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在宣誓就职的演讲中说:“人权和自由在我们的社会被认为是最高的价值,正是这两点决定着所有国家活动的意义和内容。”他认为:“自己的最重要任务是继续发展公民自由,为自由和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国家繁荣创造宽泛的条件。”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来看,梅德韦杰夫主张更自由化一些。
  俄罗斯经历了20年的转型,民主政治有了进展。在梅德韦杰夫看来,俄罗斯虽已经是个民主国家,存在着民主,但这种民主是年轻的、不成熟的、不完善的,还处于民主发展道路上的起点,因此,俄罗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017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的国情咨文报告,正式提出俄罗斯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10年的任务与目标。他提出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的概念。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将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我们将创造一个有智慧的、自由的和负责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以取代领袖思考决定一切的宗法式社会。”就是说,21世纪俄罗斯现代化将以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和体制为基础。
  2017年9月10日,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报纸网长篇文章,概述了他对俄罗斯未来10年的看法。他在文章中说:“效率低下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领域、脆弱的民主、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以及动荡的高加索,这些即使对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普遍认为,梅德韦杰夫的文章,对俄罗斯的近况作出了精确的“诊断”,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梅普都主张国家现代化,但由于持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存在不同的理解。
  第一,有关国家现代化的含义与目标不同。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国家全面现代化,特别强调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而普京主要强调经济现代化。
  第二,虽然梅普都认为现代化的目标是富民强国,但含义不同。在梅德韦杰夫看来,“富民”应包括富裕的俄罗斯公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民主国家里并享受有充分的自由;而“强国”的含义应包括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它的民主与自由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而普京的富民强国纲领主要着眼于经济。
  第三,梅德韦杰夫强调,不论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只有靠自由的人,那些感觉自己是自由的人,才能从事现代化建设。如果一个人畏首畏尾,束手束脚,怕国家,怕司法机关,怕竞争对手,怕生活,就不可能去搞现代化,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做这件事。普京则更多从国家政策与技术层面来谈现代化如何实现的问题。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要着力解决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
  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更加强调俄罗斯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迫切性。他在《前进,俄罗斯!》一文中说:“除了少数例外,我们的民族公司没有创新,不能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物质产品和技术。他们进行买卖的,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天然原料或者进口商品。俄罗斯生产的产品,目前大部分都属于竞争力非常低的产品。”俄罗斯“依靠石油天然气是不可能占据领先地位的。”“再经过数十年,俄罗斯应该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她的富强靠的不是原料,而是智力资源,靠的是用独特的知识创造的‘聪明的’经济,靠的是最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出口。”为此,梅德韦杰夫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高效节能技术、核子技术、航天技术、医学技术与战略信息技术五个战略方向展开工作,并在莫斯科近郊科尔科沃建立类似“美国硅谷”那样的高科技园区,被称为俄版“硅谷”。
  实现上述转变的必要性十分明显,但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俄罗斯现代发展探讨所所长伊戈尔・尤尔根斯在2017年4月14日的《俄罗斯报》上发文指出:俄罗斯“现代化、摒弃原料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过于缓慢。”之所以缓慢,因受多种因素制约。
  这里顺便要指出,从总体而言,像俄罗斯、中国等转型国家,在转型的过程中,都要集中解决以下7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问题:(1)经济运营机制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改变经济发展模式;(4)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5)实现政治民主化,建立法治国家;(6)转变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7)处理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成为开放性的国家。以上问题的解决,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发展趋势
  (一)政局走势
  2017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提议普京总理明年3月的总统选举,这个提议得到了普京积极响应,并表示他如当选,梅德韦杰夫将任总理,而梅亦接受普京的提议,表示愿意继续在政府工作,这样就会出现“王车易位”新的俄罗斯格局,即由“梅普组合”转为“普梅组合”。这个转换将是平稳的,因为普梅两人都会顾及俄罗斯稳定的大局,在圆俄罗斯强国梦这个大目标上是一致的。但要指出的是,在这变局中如何认识梅德韦杰夫的影响,其治国理念、价值观对今后的俄罗斯有何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笔者认为,梅德韦杰夫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在俄罗斯是得到相当一部分人士认同与支持的,有其一定的市场。这种情况,不可能不对俄罗斯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作用。因此,普京在推行政治、经济与社会政策时不能不考虑梅德韦杰夫的治国理念与价值观,如在集权、主权民主、国家对经济调控等方面更富有弹性。   (二)经济态势
  根据俄罗斯的有关规划,其目标是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总量要达到世界前五位。从金融危机后普京的言论看,他基本上坚持上述构想,他在2017年4月20日的一次讲话中说,到2020年,俄罗斯将进入世界五大经济体行列,届时人均GDP可达到3.5万美元。
  在2017年俄罗斯公布的2017年制定的《到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文件中,从今后俄罗斯能源发展的种种不同条件对经济长期发展作了预测,提出了三种方案(见下表 )。
  根据上述经济发展的预测,俄语论文网站,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的份额将不断提高,由2017年的2.6%,分别提高到2017年的3.3%、2020年的4.3%和2030年的5%。俄罗斯人均GDP到2017年将为2017年的2倍,2020年为3倍、2030年为4.5倍,人均GDP可达到3.5万美元。
  2001年2月上旬,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向俄政府提交了2030年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预测草案。文件提出两种方案:创新型与能源原料型。两者的准则区别在于国家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投资还是减少预算赤字,换言之,是搞赤字预算还是搞平衡预算。据有关信息,普京与前财长库德林主张实行平衡预算的政策,而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一些人则主张实行赤字预算,理由是根据俄罗斯经济现实,同时要保证经济现代化的投资与零赤字是不可能的。
  注释:①叶利钦的独裁与斯大林时期的独裁有着很大区别,前者更多的是着眼为了控制各种权力机关,不是针对广大民众,尽量给予民众民主自由;后者是对所有不同政见者加以镇压,直至在肉体上加以消灭。
  ②叶利钦在执政8年里,撤换了7个总理,9个财长,6个内务部长和3个外交部长。
  ③对于“俄罗斯思想”基本内容的论述,俄语论文范文,详见《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0页。
  ④参见俄罗斯政治评论网2月11日刊登的政治艺术中心略论部主任塔季扬娜・斯坦诺瓦娅题为《集体普京的“集体计划”》一文。
  参考文献:
  [1]O.T.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的过渡年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责任编辑 刘 滢]
  Process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State Transit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LU Nanquan
  (Center of Russian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cheng, Beijing 100836)
  Abstract: Russia has different tasks and objectives of transition in different er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framework establishment for a market economy; to improve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and to switch the market from disorder to order through policies of patching and harnessing in the Putin administration; to transit Russia toward state modernization in the Medvedev-Putin tandem period. The prospects of Russ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depend o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state.
  Key Words: Russia; state transition; tasks and objectives;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