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从苏联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公民教育到俄罗斯社会转型初期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的确立,再到新世纪俄罗斯公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俄罗斯的公民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变革印记。探讨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原因及其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质,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公民教育:变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7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7)03-0153-02 收稿日期:2017-12-22 作者简介:张鸿燕(1963-),女,北京人,副教授,从事中外德育比较探讨。 苏联解体后引发了其社会结构、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深刻的变革,俄罗斯的公民教育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以后,在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作用下,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力推动本国公民教育的改革,逐步形成了新的公民教育体系。对俄罗斯公民教育变革的原因及其特质进行略论,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关于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一、苏联时期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质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公民教育具有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不同的独特内涵。苏联时期的公民教育力图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乎共产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具备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公民。因此,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就成为苏联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具言之,包括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品德、集体主义、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三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苏联的公民教育逐渐增加了法制教育、经济教育、美育、环保教育等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内容体系。 然而,苏联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公民教育并非现代意义上所指的公民教育。由于苏联是一个政治社会,即以高度密集的政治权力全面统辖、支配所有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所以其政治体制在整个社会体制的构架中居于核心、主导的地位,成为左右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各级学校实施“公民教育”更多的是从“人民”的角度,而忽视了从“公民”的角度实施公民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不仅政治色彩十分的浓厚,而且明显地存在着重视义务教育而忽视权利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蔓延等问题,这直接作用了苏联时期公民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苏联时期的公民教育并非现代意义上所指的公民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重在通过社会化过程的各种渠道,培育人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而非局限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人们更接受以公民教育的表述来代替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因之一。 二、转型期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得失 (一)推动俄罗斯公民教育变革的原因 苏联解体后,以叶利钦为总统的国家政权在宣布取消苏联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改社会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宣言中,走上了独立之路。这巨大的社会变革引发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以及社会风气和道德的危机。据俄罗斯有关部门调查,1992~1994年,俄罗斯人普遍存在政治冷漠、与社会疏离的心态,绝大多数人不关心社会正义,而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支持从1989年的17%飚升为1994年的33%。莫斯科青年探讨所所长说:“俄罗斯青年像整个社会一样经历了价值危机。极权主义的灭亡带来以前的理想和价值的破灭――而这些使人们内心世界的部分――精神的真空形成。”[1]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给俄罗斯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倒退、种族冲突的加剧和社会危机,还有意识形态的真空、人们道德价值的丧失,这一切迫使俄罗斯必须迅速重建本国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俄罗斯法制国家的建设及公民社会的形成。除了国内因素,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全球化关于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影响。 (二)转型初期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得失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为去意识形态化、去集权化、多样化、个性化、人道化和人文化。随着激进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1993年出版的俄罗斯《教育百科全书》中首次出现了“公民教育”的词条。其主要指形成公民素质的教育,基本要素包括道德修养和法学修养,并综合体现为人的自尊感、纪律性、对他人及国家政权的尊敬和信任、完成责任的能力、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教育内容是伦理、政治、经济、生态及其他知识的整合。此后,俄罗斯教育部通过一系列决议和文件,如《对俄罗斯联邦宪法及公民教育的探讨》、《对于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机构中的公民教育》等,将公民教育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之中并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这给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公民教育的官方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纷纷成立并开展各种活动,他们通过举办各种研究会议、教师培训班、出版各种教科书和参考书等积极推动公民教育的发展。1999年成立了国家公民教育中心,对全国的公民教育进行指导与协调。正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和社会的积极响应中,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概念在俄罗斯教育界得以确立,公民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公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尤其是受美国的作用。来自美国的公民教育专家不仅向俄罗斯的同行们介绍美国的经验,提供大量的教学材料,而且帮助俄罗斯人开发相关的课程,传授西方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教学措施。 因此,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公民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带有明显的激进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基本是照搬美国的教育模式,具有“西化”、“美国化”的色彩。而这与俄罗斯政治传统是相背离的,与俄罗斯人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也是不相一致的。 三、新世纪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趋向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的公民教育工作者开始反省完全模仿西方的做法,认为“只是简单地、不加批判地照搬外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只能引起相反的效果,必须在兼顾国际经验与国家现实的基础上实行公民教育”[2]。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俄罗斯公民教育日趋理性化,确立了公民教育新的目标、内容、措施途径以及相应的课程,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一)新世纪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发展 1�明确了公民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俄罗斯国家公民教育中心制订的《公民教育理念》(草案)中,提出“公民教育以培养拥有一定的知识(法学、政治、经济等知识)、技能(批判性思维、略论、综合等)、价值观(尊重人权、宽容、互让、自尊、公民自觉性等)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积极愿望的民主社会公民为首要目的”[3]。并将之具体化为五项任务:第一,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并树立公民理想,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真正参与者;第二,促进学生个人道德品质发展;第三,俄语论文网站,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法学意识,使他们理解“公正”、“平等”、“自由”、“尊严”、“人权”、“民主”等概念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第四,培养学生对公民社会的积极且富于理性的情感;第五,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交际态度和交际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公民自觉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新时期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政治意识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2)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这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自由、平等、统一和各民族兄弟情谊的真实情感。3)全人类价值观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积极参与者。4)法制教育。强调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公民的自觉性,使每个人都积极自觉地履行道德和法学规范。5)道德教育。在当今俄罗斯复杂的社会条件下道德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道德原则,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形成善良、正直、诚实、勤劳、遵纪守法等良好的道德品质。6)生态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素质,端正对待自然的态度,形成与自然交往及保护自然的技能技巧。除了上述内容,俄罗斯的公民教育还包括经济教育、社会及社会心理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 3�创新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措施。为了培养民主自治的公民,俄罗斯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民主生活、网上教育等开展公民教育。其中,构建学校民主生活制度是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新尝试。俄罗斯教育界认为,只有在民主的学校中,才能培养出民主社会的公民。如果学校不民主,任何公民或社会课程都不能独立地培养真正的公民。学校民主生活的要素包括:教学过程民主化;鼓励自由、公开讨论学校的公共生活规则,并由学校集体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公开听取意见;公开选举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组成的学校管理机构;在学校内建立人权、儿童权利保护制度;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学校、地区乃至社会的活动。在措施方面,俄罗斯不再将传统的灌输式作为公民素质培育的主要措施,而是针对公民素质培育的目标、内容,采取了以师生“互动”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措施,应用讨论、竞答游戏、小型专题报告、角色扮演、冲突情境、社会问题方案设计等方式进行。 (二)俄罗斯公民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向 在历史进入新纪元之际,普京接替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新一任总统,他了被称之为“纲领性”文献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影响和社会团结”四个要点,其中强调了爱国是最基本的,只有爱国才能努力强国。“俄罗斯新思想”,既是普京政府施政方针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俄罗斯公民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进入新世纪,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论纲》,进一步明确了俄罗斯公民教育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指出“保护、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在珍惜俄罗斯人民历史文化遗产教育的基础上,培养爱国守法、具有民主和社会意识、尊重人权和个性自由、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公民”[3]。尊重传统,秉承历史,以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作为公民教育的依托,把“强国精神,爱国思想”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俄罗斯公民教育注重民族性的特点。为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俄语论文网站,加快实现俄罗斯的强国之梦,俄罗斯政府连续出台了《2001―2017年俄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2017―2017年俄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这两个《纲要》的出台,一方面标志着新时期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未来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实施重心和发展方向。 2�构建“公民教育空间”,力促公民教育的社会化。为了培养民主社会素质合格的新一代俄罗斯公民,俄罗斯政府创建了“公民教育空间”,即由学校、家庭、宗教组织、补充教育机构、青少年组织、社会探讨机构、大众传媒等共同组成的公民教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主要使命与职责;家庭、宗教组织、补充教育机构、众多的青少年社会组织、大众媒体等被纳入进来成为公民教育的实施主体。这一举措既反映了俄罗斯公民教育实施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也表征了俄罗斯公民教育正在走向全民参与的社会化进程。 3�顺应时代发展,逐步实现公民教育的现代化。为适应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潮流,提高公民教育水平,200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了《2017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该构想在强调教育应该成为国家和社会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了俄罗斯国家教育政策的首要任务即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其中也包括实现公民教育的现代化。为此,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方面做出重大的转变,即注重对广大公民进行世界性公民教育。尽管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布满荆棘,但从俄罗斯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和实施的公民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来看思路是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改革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俄罗斯公民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1]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61�[2]付轶男�俄罗斯公民教育概览[J]�外国教育探讨,2003(11)�[3]冯绍雷,相蓝欣�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36� 〔责任编辑:曲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