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联时期,哈俄两种民族文化在苏联民族政策强大的聚合影响下强制结为一体,从异质趋向融合,这是哈俄两种民族文化向同一个方向发生文化变异的结果。但这次尝试却以苏联解体,两国再次独立的现实而告终结。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文化;关系 作者简介:何亮(1983-),男,俄语论文范文,湖南常德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师。探讨方向:中亚史。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 苏联时期,哈俄两种民族文化在苏联政府民族政策驱使下强制结为一体,从异质趋向融合,这是哈俄两种民族文化向同一个方向发生文化变异的结果。但这次尝试却以苏联解体,两国再次独立的现实而告终结。 一、哈萨克民族文化的演变史。 历史上,哈萨克大草原曾经先后接受过波斯人、希腊人、中国人的统治,然而中亚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却背离了波斯文化、希腊文化、中华文化这些古文明,而选择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当然这也和伊斯兰文化的一些特征在8世纪相关于其他文化所具有的巨大优势有关。当时的阿拉伯人在中亚直接建立了总督区进行统治。以后虽然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化渐渐衰落,但是在中亚地区却被传承下来。直到18世纪,中亚再次受到外来文化的侵入,这种文化就是当时处于强势的俄罗斯东正教文化。哈萨克汗国文化开始对其进行抵制和斗争,这体现在19世纪末接连不断的哈萨克民族大起义中。但是在起义接二连三的失败面前,哈萨克民族文化精英很快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与反对沙皇的布尔什维克政治文化产生好感和认同,进而再次使其民族文化发生变异。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大地不断发生起义和革命时,哈萨克资产阶级也曾发动过一场民族文化解放运动,这就是以“阿拉什”运动为代表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一民族独立运动在文化上的目标是使哈萨克从俄罗斯的统治下获得独立,同时让哈萨克传统的穆斯林社会从根本上走向近代化。但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革命却打断了这次民族解放和文化复兴运动。“一些哈萨克领导人加入了反革命阵营,另一些与布尔什维克站到了一边,后来又成为‘民族共产主义’的领导人。他们试图调和伊斯兰教与马克思主义,结果徒劳无益。30年代他们被斯大林清洗掉了”。2“阿拉什”运动在与布尔什维克结盟之后,逐渐被苏维埃文化所同化,于是哈萨克独立的民族文化最终成为了俄国革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在随后的20年代,苏联政府进行的民族识别工作中,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在苏联中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下得以重新建立,不过这种新型的文化与十月革命前的哈萨克民族文化已大相径庭了。 二、苏联时期的哈俄民族文化融合。 在苏联统一的政治实体中,哈俄民族文化从异质走向趋同。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教育文化。教育文化在哈俄民族文化关系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它关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推动哈俄民族心理性格的趋同,构建统一的苏联民族具有重要影响。 苏联的文化教育政策从整体上改变了哈萨克斯坦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苏共中央政府在哈萨克斯坦教育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较大投入,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后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最终使哈萨克斯坦拥有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文化体系。譬如1926年联盟中央在塔什干高等教育学院中设立了哈萨克系,俄语论文题目,1928年将该系迁到阿拉木图市,并正式改名为哈萨克国立大学。在长达70年的苏联历史中,哈俄两个民族接受的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苏联民族这一新型的意识形态开始慢慢形成。 三、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复兴。 尽管到20世纪末,哈萨克民族文化似乎已经与苏联文化融为一体,但是要哈萨克人完全放弃本民族的文化却是不可能的。尽管苏联的民族政策关于促进哈俄民族文化的融合起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对哈萨克人来说,苏联的文化、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仍然是代表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在苏联经济逐步建设的同时,哈萨克斯坦的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哈萨克民族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哈萨克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复兴。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民族文化终于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和复兴。哈萨克语和民族传统习俗得到了推广和发扬,伊斯兰教也获得了大规模复兴的机遇,大批清真寺和宗教活动被建设和组织起来,穆斯林人口的数量快速发展。 四、 独立后的哈俄文化交流。 在各自独立后哈俄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哈俄民族文化交流,有助于改善哈境内俄罗斯人的处境。哈俄关系的整体融洽有利于改善哈境内俄罗斯人的处境。因此,通过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来推动哈俄两国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与民族政策相结合的一个典型特点。 1995年4月13日,哈俄两国文化部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举办了“阿拜与世界文化”展览会。哈驻俄大使馆也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其他城市举行了庆祝哈萨克斯坦这一杰出的哲学家和诗人诞辰150周年的活动。纪念阿拜的一系列活动即表明了俄罗斯对哈俄文化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哈萨克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弘扬。哈俄两国以此为契机作为文化领域合作的开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系列活动得以蓬勃地开展起来。1996年10月10日,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的一个哈萨克人聚居区举行了库尔满加斯纪念馆的揭幕仪式。哈总统和俄罗斯总理亲自出席,这体现了哈俄民族的世代友好关系。1997年4月,在俄罗斯举行了哈萨克斯坦文化日活动,两国文化部在活动期间签订了合作协议,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各地也相应举行名为“俄罗斯文化在哈萨克斯坦”的活动。根据合作协议,1998年9月下旬,以“俄罗斯文化在阿拉木图”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在阿拉木图正式展开,其中以莫斯科特列季亚克夫画廊承办的“19世纪俄罗斯造型艺术展”最为隆重。3在哈萨克斯坦各州的首府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 为了改善哈俄民族关系,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俄罗斯边界地区在哈方的配合下也举办了哈萨克斯坦伙伴日的活动。例如,2003年12月,在俄罗斯阿勒泰边疆区举办了东哈州日,以东哈州州长为首的哈萨克斯坦代表团莅临阿勒泰边疆区参加了庆祝活动。在哈方代表团中包括了东哈州的文化、科研和商业界的人士,他们借此机会与阿勒泰的各界人士磋商了文化和经济合作事宜。作为哈俄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2003年还被定为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年”,两国为此在俄罗斯各地广泛举办了宣传哈萨克文化的活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两国政府部门间签署的教育交流合作文件。例如,《俄罗斯联邦人民教育部和哈萨克斯坦人民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1992年10月)、《俄罗斯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哈萨克斯坦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1998年7月)、《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合作协议》(2000年10月)等。4 根据《哈俄永久友好与面向21世纪的同盟关系宣言》(1998年7月),从1998年起在哈萨克斯坦陆续建立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大学及其设在哈16个大城市的分校。根据2000年10月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签署的合作文件,莫斯科国立大学每年派遣25名教师讲授数学、经济学和语文学等课程。现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下列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的分校:莫斯科劳动和社会关系学院(阿拉木图市)、圣彼得堡工会人文大学(阿拉木图市)、秋明国立石油天然气学院(巴甫洛达尔市)、莫斯科经济财政和统计学院(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科斯塔奈市)。5此外,俄罗斯还免费为哈萨克斯坦培养专业人才。2003年在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年”框架下,俄罗斯教育部拨出110个专门名额,用于在俄高校培养哈萨克斯坦公民:70个全日制本科生,10个生和生,30个俄语进修生。2004年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年”框架下,俄罗斯教育部又拨出155个指标,用于在俄高校和科学院系统培养哈方需要的专门人才:90个全日制本科生,15个和生,50个俄语进修生。6 第三,两国在日常人文领域的交流也非常频繁。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诸国都能直接收看俄罗斯的电视节目,也能够订阅俄罗斯的报刊杂志。在哈萨克斯坦的电影院可以方便地看到俄罗斯的最新电影,俄罗斯的各种文艺团体也经常前往哈萨克斯坦的剧院进行演出活动。俄语音乐在哈萨克斯坦拥有数量可观的爱好者。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还经常互办文化周,互相宣传本国的文化和艺术。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还设有文化展览中心,定期举行艺术品展览、摄影展、艺术晚会、境外同胞聚会、工业品展销会等活动。 哈俄民族文化关系中的对立与统一是哈俄关系的缩影:对立性体现了哈俄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而统一性则体现了哈俄两国源于苏联的历史、经济和文化联系。哈俄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使两个民族在摆脱苏联统一文化模式的作用,走向分裂后,出现了对各自传统文化的回归,民族主义兴起;而苏联时期的共同经历又使两国至今仍然保持着友好和互信的关系。 注释: [1]马曼丽、安俭、艾买提:《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探讨》,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2][美]罗伯特・康奎斯特主编,刘靖北等译:《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3][哈] T. A.曼苏罗夫:《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主权化与一体化:战略伙伴的经验》,莫斯科1997年俄文版,第271页。 [4]柳丰华:《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版,第162页。 [5]柳丰华:《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版,第163页。 [6]柳丰华:《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版,第163页。 参考文献: [1] 马曼丽、安俭、艾买提:《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探讨》,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 [美]罗伯特・康奎斯特主编,刘靖北等译:《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哈] T. A.曼苏罗夫:《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主权化与一体化:战略伙伴的经验》,莫斯科1997年俄文版. [4] 柳丰华:《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