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政治变革,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同时,中国也恰逢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转型的成果在俄罗斯、东欧、中国均得以体现,我们回顾各自的转型之路,并对其宏观特点做简要的比较和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Abstract: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hich along with the Eastern European drastic change, Soviet Union disintegrate, but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ransition economic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lso on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rucial phase. Presently, the economical reforming achievement in Russia, Eastern Europe, China can manifest, we review road of the respective reforming, and makes the brief comparison and the analysis to its 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关键词:经济转型 目标模式 休克疗法 渐进式 北京共识 Key word: Economical reforming goal pattern shock treatment evolution type Beijing mutual recognition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国际形势瞬息骤变,两极体系土崩瓦解。政治制度变革的后面,又是一波经济转型的狂潮。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上也相继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要早于东欧、俄罗斯,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了十年浩劫,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做出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抉择。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公司改革等一系列具体方针、手段相继付诸实践,中国经济转型也走向了重要的历史时期。 无论是苏东国家,还是中国,经济转型都以一定的时代背景、初始条件为前提。一国的历史、具体国情,譬如经济工业化、社会民主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转型目标模式选择和战略方式的采用。当时的国际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则为转型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至于转型的成效如何,付出代价的多少,则是由转型前的经济体制的基础与转型的具体方式手段所共同决定的。不少西方国家高度赞赏中国的改革成果,肯定“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关键在于中国选择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科学的改革之路。 一、俄罗斯、东欧、中国经济转型初始条件及目标模式的比较 在经济转型初始条件方面,我从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经济条件三方面方面加以比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疑是俄罗斯、东欧经济转型背后最直接的国际因素。东欧从二战后成了苏联的势力范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以及“布拉格之春”,均在苏联的干涉下归于失败。苏联解体,使东欧从国际舞台的配角成为主角,东欧终于可以摆脱苏联枷锁,独立自主地推行自己的内外政策,实施自身的经济改革。在国内方面,东欧各国通过剧变实现了一党执政向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变,这种转变为实施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契机。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共和国,在这一国际政治剧变发生后,没有继续保持和沿袭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有着必然的原因。苏联解体这一重大的国际政治变革,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也不同于西方一般的党派间的政权更替,而是即将带来一场对以往政治和经济模式的根本上的重新审视――苏联模式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尤其在经济体制上、发展战略上,俄语论文,已走向尽头。高度集中、计划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地区、公司经济发展严重受阻。这种体制政策严重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质上讲,苏联模式的弊病源于领导人没有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他们似乎绝对地认为优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能带来先进的生产力,因而把工作重心落在不断提高公有化的集中程度上,而非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提高上。思想方式的僵化,导致了体制的僵化;体制的僵化又导致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使得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国内经济也可谓千疮百孔,计划经济缺乏理性。国民经济内部增长的比例严重不平衡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这种粗放的,不平衡的经济势必要求中国在“文革”结束后集中力量加以体制和结构调整。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苏联模式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的中央计划程度和中央管理程度远低于苏联经济,地方政府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并开发了巨大的管理能力,这一异同也就决定了中国在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的选择上与俄罗斯、东欧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经济体制转轨必须首先解决经济体制向何处去的问题,因此选择怎样的目标模式就是摆在改革者面前最根本的问题。经济体制大体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分,它们内部还有具体模式的差别。选择市场经济显然是俄罗斯、东欧、中国经济转型的共同目标,俄语论文范文,但关键是该选择怎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关于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相对成熟的俄罗斯和东欧各国,要改就要目标明、下手恨,否则不但没有效果,代价也难以承受。可见,东欧、俄罗斯从一开始就决定进行一场彻底的经济改革。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有着较高的工业化经济发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高于中国,社会民主化程度也较高,这样的条件为他们迅速实现经济自由化、私有化,走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打下了经济和政治基础。 中国不像俄罗斯、东欧那样经历了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不可动摇,然而经济转型必将涉及私有化,因此在处理“公”与“私”、“社”与“资”的问题上,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文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思想措施上和处事准则上崇尚中庸之道。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中国人大都把“社会稳定”、“避免两极分化”、“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1。于是,它预示了中国经济转型在目标模式、战略方式以及具体手段的选择上,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受东西方二重文化作用的俄罗斯,在其思想措施的层面上,表现出“好走极端”的特点,这部分源于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村社文化和沙皇专制。 二、俄罗斯、东欧、中国经济转型方式及手段的比较 一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其对转型目标模式的选择,进而决定了战略方式和手段的采用。在转型的方式路线上,大体可分为激进和渐进两种。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选择的是激进的改革方式,而中国和少数东欧国家则采用了渐进的方式和手段。 俄罗斯和大部分东欧国家采取了比较激进的“休克疗法”,简单地讲就是价格完全放开,政府通过紧缩货币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对国有公司进行约束,取消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采用这种方式,即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缓解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可减少行政体系的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影响。“休克疗法”之所以在东欧大受青睐,主要原因有:第一,过去长时期的渐进改革之路没有走通,选择激进式的经济改革是对渐进式改革失败的一种反应;第二,东欧剧变后新上台的政党通过激进的改革来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从而巩固其政权和地位;第三,东欧国家大都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改革的起点。俄罗斯选择“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也有着其必然的原因。斯大林之后几位领导人的不成功的改革实践不用多说,单从当时的转型起点的近况看,在叶利钦、盖达尔领导下的俄罗斯的这一选择,的确是针对苏联后期糟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所作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相对可行的危机应对策略。在这种背景下,有秩序的改革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剩下的就是如何对付危机。
中国的情况与俄罗斯、东欧大有不同。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刚刚告别了阶级斗争,经历了十年磨难的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也刚刚趋于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不等于就必须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体制改革。毕竟,在没有别国直接经验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转型注定了要在探究中艰难前行。其次,关于一个占总人口约80%的农业大国,改革自然从农业部门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之后,开始逐步转向城市,开始了工业部门的改革。到了90年代初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才第一次在中共会议和中央文件中出现。直到90年代后期,才实现了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可见,中国的经济自由化、私有化的步伐相对缓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经济转型中始终起着控制步伐、把握力度的重要影响。 三、对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经济转型成果的评价 有学者用“中国奇迹”和“东欧困境”来评价它们经济转型的成效。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俄罗斯、东欧,还是中国,转型的结果总体上讲都是成功的。俄罗斯、东欧已经完全实现了价格和外贸的自由化,比较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国有公司私有化;国家通过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国通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在公有制为主体这一根本准则不动摇的基础上,国企改革效果明显,非公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转变。 但转型成功的同时不等于没有代价。“休克疗法”的确给俄罗斯、东欧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21世纪初期发生在部分东欧国家的“颜色革命”,也与经济转型所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无关系。中国渐进式的转型模式代价相对较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倍受关怀的国有公司,私有化改革后自负盈亏,短时间内往往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被动。“减员增效”,一度造成大量工人的失业。私有化改革使大量资产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加大了贫富分化。 四、比较经济转型的启示 通过对俄罗斯、东欧、中国经济转型宏观特点的比较略论,给我的启示是:经济改革不可依赖固定模式,各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力求使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同步,走一条科学改革之路。 “华盛顿共识”2指导了俄罗斯、东欧的改革政策与实践。而中国的经济转型则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不同的道路,其成功经验后逐渐为西方国家认可,“北京共识”3应运而生。两种共识的转变过程,恰恰就是俄罗斯、东欧十年经济转型的过程。 从俄罗斯、东欧与中国以各自的转型模式和方式实施经济转型的成果来讲,总体上都是成功的,也有着各自合理的成分。但不可否认,与俄罗斯、东欧激进的改革手段相比,中国的渐进式的战略方式的确更加体现了从本国国情出发,从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出发的一种较为理性和成熟的指导思想。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衰退和由失业和通货膨胀引起的大的社会动荡。中国的经济转型优于俄与东欧,关键在于:中国对经济转型的制度化的变迁应是一个长期渐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思想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准确到位。这也是解释了“北京共识”为何最终取代“华盛顿共识”。 在新的共识的指引下,俄罗斯、东欧已经逐渐走出困境,中国也在继续书写着奇迹。中国体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形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努力探究和实践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科学发展道路,进一步认清了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人的发展全面协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抑制通货通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而发展要符合社会现实,要坚持“以人为本”,否则将产生不稳定因素。中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更好地总结历史和他国经验,走好自己的改革之路,延续“中国奇迹”,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海庭/著,“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原因比较” ,参见《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9-160 【2】金雁、秦晖/著,“俄罗斯:告别叶利钦时代”,参见《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经济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注释: 【1】 冷战刚结束前后,以华盛顿为组织总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这种政策建议得到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的大力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拉丁美洲推广开来。(参见“‘华盛顿共识’走入历史?―重思世界发展战略”,经由:杂烩之家网,省略/Article/zhiliao/201710/44173.html。) 【2】2004年5月,清华大学教授雷默《北京共识》后,引发国内外热烈讨论,反响很强烈。“北京共识”是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它研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底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北京共识”从结构上说无疑是邓小平之后的思想,但是它与他的务实思想密切相关。即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采取“休克疗法”,实现大跃进。(参见“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经由: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网,省略/Shop/book/zzxgj/zhengzhiother/201712/8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