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额为55.77亿美元,降幅达49.59%。下降幅度之大出人意料,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作用、俄罗斯国内政策调整及黑龙江省公司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因素造成。面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地缘优势不断消解的现实,在全球经济危机尚未彻底结束,俄罗斯依然在大幅调整其贸易政策之时,黑龙江省应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这为中俄两国地区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2017年9月,两国领导人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7~2018年)》,为两国地方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全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进一步明确了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合作的战略定位。黑龙江省应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促进两国地区合作、加快发展,把对俄罗斯区域合作上升至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俄罗斯远东和黑龙江省在本国经济发展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两地区经济发展和自然状况既有相似性,也有很大的互补性,这给两地双边合作带来了契机。目前,黑龙江省与远东地区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双方合作的区域优势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建立区域间自由贸易区是两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我省应根据两国《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积极推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共同开辟一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使该贸易区成为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体制,通过相互给予对方投资者国民待遇,为双方创造更为有利的投资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双边、多边投资便利化、自由化。 (二)积极推动黑龙江省科技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加强与俄罗斯的科研合作 黑龙江省近年来加大了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的力度,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多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据统计,2017年以来,黑龙江省对俄科技合作已引进、消化吸收及合作研发项目几百项。其中有12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合作计划。尤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俄中心被科技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探讨中心,连续5年每年给予300万~500万元的经费支持。目前,双方科技合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效益。但是,我省在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其他一些重要的科研院所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这些探讨院所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方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而俄罗斯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方面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我省可以以这些科研院所为基础推进与俄罗斯科研机构的合作。 采取方法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招商引资。黑龙江省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有地缘优势,但在科研技术转化和运用方面,尚落后于一些沿海城市。而俄罗斯的科研能力虽然较强,但是科技技术转化能力也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因此,我们除积极推进省内科研院所加强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还要大力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实力的公司来我省投资设厂,这不但有利于提升我省公司的科研实力,而且可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俄罗斯的科研技术,进而加强我省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使黑龙江省真正成为全国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的桥头堡、蓄水池和辐射源。 (三)建立品牌意识,转变贸易方式 产品质量是一个公司的生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公司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不断在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下工夫。近年来,俄语毕业论文,我国名牌公司不断增多,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公司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地方监管不力、公司自身约束力不强,依然有很多公司为了牟取暴利或者短期效益而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这些公司的不法行为不但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给我们这个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形象造成无法挽回的作用。很多国家以中国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禁止进口中国产品。去年,俄罗斯对切尔基佐沃大市场的中国产品实行清缴的重要理由中,除“灰色清关”问题,还有一个借口就是在该市场的中国产品多是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俄罗斯国家的商业秩序和民众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公司的品牌意识依然不强。那种靠贴牌生产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走品牌创新的道路。关于这一问题,除公司有责任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负有重要责任。关于培养公司树立品牌意识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监管及舆论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公司的教育,以增强公司树立品牌意识;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实行奖惩机制,加大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灰色清关”问题是中俄两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问题已成为两国贸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我省作用尤其明显。“灰色清关”是个老问题,俄罗斯曾多次进行整治,在俄华商也因此而多次遭受损失,但是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中俄贸易的历史习惯;其二,俄罗斯国内政府相关部门渎职、腐败;其三,中国商人有偷逃税款的想法。关于第一方面原因,相信通过本次的损失,很多华商会认识到对俄贸易进行“灰色清关”风险的严重性,至少会有所收敛。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出口商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关于第二个因素,除了俄罗斯本国政府自觉严惩官员渎职、腐败,提高海关工作效率外,中国政府也应从维护本国公民利益出发,督促俄罗斯政府建立健全海关通关制度。针对第三个因素,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应从维护本国公司和产品形象出发,对不法商人予以严惩。从源头阻止公司采取“灰色清关”方式进行对俄贸易,以避免国家利益蒙受更大损害。虽然表面上“灰色清关”对出口国作用不大,但实际上对中国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俄罗斯整治“灰色清关”使中国出口公司利益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受到损害;从国际上对俄罗斯重拳打击“灰色清关”事件的反应上来看,很少有国家同情中国商人,都认为中国商人不守法、偷逃税款。因此,我国政府在教育公司正常通关的同时,还应与俄方相关职能部门共同防止“灰色清关”现象的发生。 另外,黑龙江省在对俄罗斯贸易方面,很多时候起的是贸易中转站的影响。我们每年召开的“哈尔滨洽谈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兄弟省份做了嫁衣,而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很有限。对此,我省应积极支持和推进本地产品的对俄贸易。一方面,结合我省作为农、林业大省的优势,大力扶持本省的农林产品深加工公司,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与兄弟省份加强合作,吸引外资到我省投资设厂。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桥头堡”的影响,而且能够增加本省的就业岗位和税收。目前,台湾商界已经开始重视我省对俄贸易的优势,许多台商表示欲来龙江投资建厂。这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和对俄贸易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那些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台资公司来我省投资建厂。 (四)采取方法。促进双方边境地区相互投资 从目前我省与俄罗斯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我省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中,石油、原木、电力和煤炭等占据较大比例,而对俄出口的商品主要是 机电产品、农产品、服装、鞋等日用品,这种情况是由两国需求结构的异同导致。但这种贸易结构容易引起俄方的不满。虽然俄国内公司短时间无法改变其国家的贸易结构问题,但是俄政府已经着手试图通过国内政策调整来改善对本国不利的对外贸易结构。 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应深入探讨,改变贸易方式。从而避免被动受限。一方面,我们要探讨俄罗斯开发远东的目标,了解其对外贸易的意愿。在产品出口方面,俄罗斯极力摆脱目前作为能源和原料出口国的近况,希望增加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但是由于俄罗斯的机电产品性能无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机电产品进行竞争,因此俄方的意愿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作一些努力,使俄方看到中方的诚意,否则中俄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甚至会作用两国的政治关系。 针对俄方政策,我们既要有心理准备,又要有相应对策:第一,政府应出面与俄方交涉,阐述双方贸易近况产生的客观原因,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应对俄政府施加压力,强调政府对在俄华商利益的关切,从而尽量减少俄政府出台针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方法;第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俄罗斯公司来龙江投资,建立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生产公司;第三,鼓励我省一些信誉良好的对俄出口公司到俄远东地区投资建厂;第四,加强两地民间、学者和媒体的沟通,减少对我不客观和不利的言论。 在鼓励我省信誉良好的公司到俄远东地区投资建厂方面,省委、省政府一定要做其后盾。目前,虽然俄罗斯为开发远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来俄投资建厂,但中国在俄投资的规模和建厂数量并不乐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在俄罗斯投资风险较大,俄语毕业论文,俄职能部门腐败严重、效率低;其二,俄罗斯劳动力价格高,不利于公司竞争。针对公司的这种顾虑,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与远东地区政府建立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而促进双方经贸发展,实现共赢;(2)我省主要领导应加强与远东地区领导人的联系,与其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为双方经贸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我省在俄投资公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政府最高领导人可以通过官方或私人关系加以解决,以保护我在俄华商利益;(3)与俄方地方政府交涉,敦促其为在俄设厂的华资公司在审批、用工方面提供优惠。 (五)加强劳务合作 目前,俄罗斯每年劳务缺口有数以百万计的巨大空间,应发挥黑龙江省对俄输出劳务成本较低、外语人才较多的优势,挖掘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的巨大潜力,争取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对俄劳务输出基地。 建议在黑龙江省成立国家级对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加强对劳务人员的管理。加快培育技能型、综合素质高的劳务资源,提升黑龙江省外派劳务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迫在眉睫。在劳务培训的专业设置上应切实考虑俄劳务市场需求和扩大就业渠道等因素,打造一支由高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务人员组成的多层次的劳务输出队伍。与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为公司用户定向培训、定向输出,采取“菜单式”教学,“定单式”培养,按公司要求培训和输出劳务人员。基地可采取不同级别、不同地点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培训经费可以国家部分投资、地方配套、公司赞助等方式筹集。鼓励有实力的经营企业以投资合作方式,依托专业基地,批量培养高端劳务资源。 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劳务输出方面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合作机制,把双方劳务合作纳入法学框架内。以黑龙江省为中心,建立劳务合作协调机构,促进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目前,金融危机作用尚存,俄罗斯为减轻经济萧条和国内就业带来的压力,大量解雇海外劳工。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建立对俄劳务合作协调机构,应用现代化手段,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国际劳务信息网络,加强劳动部门对信息的监控,同时增强区域之间劳务合作需求的透明度。供需双方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网上公布供需信息,使双方公司和有关部门对劳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建立对俄劳务合作人才库,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突出培训特色,促进劳务输出向品牌和规模化迈进。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劳务输出方面的语言优势、人缘优势和地域优势,改变传统的劳务输出方式,不仅需要增加劳务出口的数量,同时也要提高劳务出口的质量,创立特有的“龙江”劳务品牌。因此,要加速培养适合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为黑龙江省劳务合作进一步发展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总之,加强和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需要各方努力,需要从多方面人手。只有避免或减少两国经贸合作的摩擦,努力寻求共赢,两国经贸合作方能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