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512.51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2-0053-05 前线进攻的失败和立宪民主党人的威胁,引起新的社会政治危机。7月3-4日,彼得格勒出现工人和士兵的武装示威,重新提出了“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发生了示威群众与政府支持者的武装冲突,示威群众被驱散。政府开始镇压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因为他们准备武装夺权。政府宣布彼得格勒处于戒严状态,解除参加示威的工人和士兵的武装,下令逮捕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领袖,指责他们充当德国间谍。政府采取了一些加强军队纪律的方法,在前线恢复了死刑。两个政权并存状态结束,苏维埃的作用下降。“正是从这时起,俄罗斯的民主时期结束了,临时政府藐视大多数人的利益。正是在这些日子里形成了临时政府的专政。20世纪初在形式上显现出的民主共和国这种选择被排除了。”“7月社会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没有把克伦斯基选入党的中央委员会,这是抗议克伦斯基残酷命令的标志。到1917年秋,在社会革命党领导层和克伦斯基之间的分裂加深。因此,1917年秋克伦斯基不仅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失去了曾帮他取得政权的那些政党的支持。” 7月24日,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二届联合政府,自由主义者勃鲁希洛夫被解除军队指挥权,代之以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力量开始在科尔尼洛夫周围团结起来。8月12-15日政府试图实现新的社会团结,在莫斯科准备召开“国民代表会议”。参加者有工业家、银行家、军官、前国家杜马代表,以及苏维埃、政党、工会和其他社会代表。但是,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未能和解,政府遭到了左右两方面的批评。 8月25日,科尔尼洛夫开始向彼得格勒进攻,目的是建立军事专政。这一威胁迫使克伦斯基政府寻求人民的支持,甚至包括布尔什维克的支持,所有社会主义政党、苏维埃及其所属赤卫队都反对科尔尼洛夫叛乱。到8月30日,叛乱被粉碎,科尔尼洛夫被捕。 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失败,再次决定性地改变了俄国的政治形势和相应的力量对比:右翼崩溃,克伦斯基和立宪党人的威信下降;布尔什维克的作用加强了,其党员数量迅速增加,达到35万人。苏维埃开始布尔什维克化,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掌握了国家的全权。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在与科尔尼洛夫叛乱分子斗争期间建立起来的赤卫队武装。“科尔尼洛夫叛乱后国家的社会经济局势更加复杂,俄国陷入了全面深刻的危机之中。” 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和稳定局势,8月30日建立了新政府――以总理克伦斯基为首的五人内阁。9月14-22日,根据克伦斯基的提议,在彼得格勒召开全俄民主代表会议,参加者包括所有政党、地方机构和城市杜马的代表。会议的目的是动摇布尔什维克化的苏维埃的作用。但是,会议形不成一致意见。在会议上,成立了共和国民主委员会,克伦斯基以其名义于9月25日在“温和的社会主义者”与立宪党人达成妥协的基础上成立了第三届团结政府。但是,这一政府同样遭到左右两派的攻击。 1917年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0月12日,根据托洛茨基的倡议,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下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其主席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其真正领导人是托洛茨基。革命军事委员会事实上成为准备起义的中心。 “临时政府试图与布尔什维克对抗,但它的威信在下降,得不到任何支持。”布尔什维克组织严密,积极在前线和后方活动,俄语论文范文,威信大增。10月24日,彼得格勒卫戍部队转向革命军事委员会,士兵和水兵、工人和赤卫队员占领了城市的重要地点。到10月24日傍晚,政府成员集中到冬宫。当天白天,克伦斯基已经离开了彼得格勒。10月25日早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大多数彼得格勒人此时并没有意识到城市已经发展了转变,首都像往常一样生活:工厂、商店、饭馆、剧院照常工作。”在25日夜到26日凌晨,逮捕了在冬宫中的临时政府成员。根据史学家的探讨,当时参加围困冬宫的只有1.1万至1.8万~2万人,其中有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并未经过激烈的战斗。以往总是说,当时在彼得格勒市区(16万人)和郊区(8.5万人)的卫戍部队支持布尔什维克,这不符合事实。实际上,构成卫戍部队大部分的哥萨克团在武装冲突中持中立态度,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的只占4%~10%,站在临时政府一边的更少,临时政府已经失去人心。“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的胜利几乎没经过流血,在武装进攻冬宫中只死了6个人,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掌权并不意味着它在处于政治混乱中的国家取得了完全和最终的胜利。武装起义具有上层发动和不合法的国家政变的性质。所以,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感到重要的是在全国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法学形式巩固自己的成就。”当时,彼得格勒已经处在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控制下。25日晚将近11时,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了全俄工兵苏维埃二大,670名代表代表俄国将近1700万公民,其中一半代表(338人)是布尔什维克,100名代表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会议一开始,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就对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的行为进行了尖锐批评,把在首都发生的起义说成是冒险和阴谋,会导致国内战争。由于得不到支持,孟什维克、右派社会革命党和崩得分子离开了会场,托洛茨基在发言中嘲笑马尔托夫及其支持者,使孟什维克国际派也离开了会场。会议按照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意志,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布尔什维克“凯歌行进”,在84个省市中只在15个遇到武装抵抗。“这首先应该做这样的解读:到1917年底,布尔什维克得到了越来越多持激进情绪的群众,其中包括要求尽快结束战争的士兵的支持。”11月3日,莫斯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欧洲部分的工业城市,布尔什维克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政权,且速度相当快。 这些教科书在谈到十月革命进程时,有共同的特点: 一是强调正是临时政府的政策失误导致了布尔什维克掌权。由于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对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逐渐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在十月武装起义前夕,克伦斯基放弃了自己的岗 位逃离了首都,“克伦斯基的行政机构已经不起影响,在布尔什维克武装起义前它已经丧失了政权。国家机关用尽了所有手段,其中包括最严厉的手段,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由于政府的反人民政策,到1917年秋左翼阵营的力量得到特别加强。同时,左翼成为实际上能破坏克伦斯基专横的制度并掌握政权的唯一力量。” 二是强调科尔尼洛夫叛乱的破坏影响。“在科尔尼洛夫叛乱中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和政治变化:布尔什维克获得了民主保卫者的地位,而右翼成了民主的敌人。”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后,俄国国内政治局势迅速向革命方向发展,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发展迅速,“如果说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有党员近8万人,那么到10月已经发展到20万~30万人。” 三是强调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有一定的必然性。战争所带来的危机日益加深,二月革命后俄国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都在努力实践其不同的政治变革主张,但右派、中派都不能解决问题,左派的力量增强,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三、十月革命与俄国社会 这几本教科书都没有把十月革命说成是一帮布尔什维克幻想家发动的政变,而是强调社会各阶级对变革有普遍性的要求。布尔什维克之所以取得政权,是因为这一政党有自身的优势,满足了民众的要求。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中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所有教科书也都承认这一点。在列宁回国之前,布尔什维克对临时政府采取的是有条件支持的政策,列宁回国和《四月提纲》的改变了党的政策。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提纲“排除了与‘温和的’社会主义者合作的可能性并准则上致力于夺取政治权力”。“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推动苏维埃夺取政权并建立革命民主政府。” 有的教科书也指出了民众的不成熟及其责任。《祖国历史:教科书》指出:“在1917年革命中人民曾是这场伟大政治剧的主要的真正的主角,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坚定性、勇敢精神和意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缺乏耐心、具有挑衅性和狂热性。这既令人鼓舞,也让人恐惧。”该书还深刻地略论了俄国社会的反资本主义倾向所起的影响。在1917年革命过程中,左翼激进领袖们不断加强反资本主义的宣传,让民众相信资本主义是不适合俄国的和有害的,“其主要思想可以归结为:人的有尊严的生活只在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废除任何形式的公司经营活动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包括土地的私有制才能实现。他们谴责任何商业活动,谴责除国家和全民之外的一切所有制形式和除社会主义之外的一切经济成分。城市、农村的资产阶级、地主和商人――他们的所有财产都被他们用法学之外的手段没收。历史事实是当时俄国的工人、士兵和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反资本主义宣传深得民心。临时政府的政策加速了对资本主义仇视思想的发展,临时政府没有完成‘三位一体的革命纲领’,使大多数居民离开了自己。贫困阶层迅速掌握了反资本主义口号,使左倾激进阵营得到加强。” “布尔什维克特别容易地取得了胜利,首先是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在俄国缺乏具有明确的私有观念的广泛的社会阶层。资产阶级的政治经验和进行社会鼓动的水平不够。‘温和的’社会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政党结成联盟,但是它没有掌握群众运动。其在群众中的作用逐渐削弱。自由派和右翼社会主义者的力量未能理解社会紧张性的深度,也没能满足人民的基本要求。他们没有使俄国摆脱战争,没有解决土地、工人和民族问题。在1917年,国家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经济崩溃、饥饿和居民贫困化。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成了唯一能敏感地抓住机会,并善于利用社会不满和群众对社会公正的渴望,达到自己目的的政治力量。列宁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他善于克服党内的意见分歧,他硬要全党接受他自己的政治意志并用铁腕取得了政权。” 四、对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所选择道路的评价 十月革命就其内容而言,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并没能阻止国家走向国内战争,驱散立宪会议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在很大程度上起了促进影响”。布尔什维克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遇到了坚决的反抗。政策失误加上旱灾,1921年春发生饥荒,波及将近20%的居民,有近500万人饿死。1921年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俄的建设才步人正轨。不幸的是,斯大林中止了这一政策的实行。关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教材基本持否定的态度。 走社会主义之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出现的一种选择,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正是1917年胜利的左倾激进阵营的领袖们实行了社会主义的方针,不仅立即遭到了国内拼命的抵抗,还有国外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管理形式比十月革命前更残酷。最终其采取的形式是党一国专政,官方的说法是无产阶级专政。”“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建立苏维埃政权,打断了俄国民主化的进程,打断了俄国逐渐发展成欧洲式议会民主国家的进程。”“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它在欧亚广大区域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吸引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民族特色有很大异同的广大群众参加,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对世界进程、许多民族的命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总的看,现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十月革命时期历史事件的描述是客观的,反映了俄国当时复杂的实际情况,俄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社会解决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政治家的短视与民众的缺乏耐心,都在其中起了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刘涧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