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苏联到俄罗斯:分权实践和启示[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前苏联经历了集权管理阶段,也经历了打破集权体制、探究分权道路的阶段。其探究过程是痛苦的,甚至伴随着血雨腥风。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前苏联计划体制下的分权试验
  
  1956年,前苏联做出的一项重要改革决定是将经济管理的重心由部门转移到地方,也就是由条条转移到块块,由U型结构转变为M型结构。1957年,撤销了25个部,代之以105个经济区。1959年后,小的经济区委员会又开始合并为大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中心委员会和最高委员会,最后各个部委陆续恢复,到1963年工业管理机构反而扩大了近3倍。
  前苏联进入1960年代以后,无论是实行集权还是分权,都无法激发整体经济的活力。对其原因,有各种评论。其中,奥尔森的解释是独特而有说服力的:中央计划经济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共容利益主导期,分利联盟发展期,以及体制僵化期。前苏联进入体制僵化期后,没有人关心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表现越来越差,贪污、腐败盛行,对国有资产的存在大家都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人们的行为表现为从既有的“蛋糕”当中分得一块,而不是努力去做大“蛋糕”。这正如本文第三节所讨论的,分权是依托于体制的,当整个体制已经陷入这种僵化阶段,分权是无能为力的。
  
   二、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与强分权形态
  
  根据陆南泉的探讨,“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自由化、稳定化与私有化。
  1992年初激进改革的具体方法是:(1)从1992年1月2日起,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结果是90%的零售商品和85%的工业品批发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2)实行严厉的双紧政策,即紧缩财政与货币,期望迅速达到无赤字预算、降低通胀率和稳定经济的目的。(3)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允许所有在俄境内注册的经济单位参与对外经济活动,放开进出口贸易。(4)卢布在俄国境内可以自由兑换,由原来的多种汇率制度过渡到双重汇率制,即在经常项目下实行统一浮动汇率制,在资本项目下实行个别固定汇率制,并逐步过渡到统一汇率制。(5)快速推行私有化政策。俄罗斯政府规定,在1992年内要把20%~50%的国家财产私有化。1992~1996年,私有化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在1996年,私有化的公司和非国有经济的产值分别占俄GDP的60%和公司总数的70%。
  
  三、叶利钦为什么选择“休克疗法”
  
  当时以叶利钦、盖达尔为代表的俄罗斯民主派之所以选择“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斯大林之后的历次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都未取得成功。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及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市场经济一直被作为右倾修正义加以批判。在苏联解体前,作用市场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未解决,俄语论文范文,主要包括:商品生产的主体问题。公司没有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公司生产的目的只是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改革理论的探讨与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使计划与市场两者结合的问题上,而不是集中在如何建立与发育市场体系问题上;价格形成体制问题。由于苏联时期的价格改革没有围绕形成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体系这个根本目的来进行,因此,合理的价格形成体制未能建立起来。
  二是经济形势极其严峻,这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在苏联模式下,经济增长率递减,由高速到低速,再到停滞,再到危机。1990年,在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有95%以上的商品供应经常短缺,其商品奇缺状况,俄语论文网站,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对新执政的俄罗斯领导人来说,面对如此紧张的社会经济局势,实行渐进改革已不大可能。俄罗斯的原社会经济体制已经病入膏肓,根本无法医治,与其说是需要医生来治病救人,不如说是需要挖坟者了。
  三是心理与政治压力。人们对旧体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看得非常清楚,同时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丰硕经济成果也已经有目共睹。在90年代初,包括俄罗斯在内,几乎所有转型国家都普遍认为只要经济向市场经济一转型,马上可以摆脱危机。正是这种压力催生了俄罗斯的激进改革。
  四是民主派的领导地位并不十分巩固,需要通过激进改革尽快摧垮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以确保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变得不可逆转。1991年底苏联解体,民主派的领导人面临着以俄共为代表的左派力量的挑战,斗争的核心是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民主派认定的改革道路是,必须加快经济体制转型进程,尤其是要加快国有公司的私有化速度,从根本上摧毁以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
  五是政治局势十分严峻。俄罗斯的市场经济产生于前苏联行政命令体制崩溃的过程中,产生于强大的国家体制削弱和瓦解的过程之中。激进改革的实质不仅是要进行极为迫切的经济改革,而且还在于要建立俄罗斯民族国家。
  六是从历史逻辑来看,以叶利钦、盖达尔为代表的民主派推行的激进改革,传承了1990~1991年戈尔巴乔夫下台前所形成和提出的改革设想。在1990年,苏联先后提出了四个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文件。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苏联各政治派别已经就经济改革的市场目标达成了初步共识,并且快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张占了主导地位。上述略论说明,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激进改革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四、“休克疗法”的代价
  
  实行休克疗法,急剧向市场经济过渡,必然是一个快速、全面分权的过程,既包括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也包括政府向市场分权,国家向社会分权。“休克”意味着分权制衡机制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一些市场化政策必将面临两难困境,具体表现在:
  一是快速、大范围地放开价格,实行经济自由化,会瓦解传统的权力体系。一旦自由化失控,政府本应行使的经济干预和宏观调控职能无法发挥,从而使经济更加混乱和动荡不定。为了抑制通胀,国家只能实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而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量的过度紧缩,使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进行,造成投资大幅下降,1995年俄罗斯投资总额仅为1990年的25%。过度紧缩政策既没有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也没有达到平衡财政的目标,还导致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
  二是在垄断没有打破的情况下放开价格,价格制定权很难真正分给市场,而是会被一些部门、地方政府截留,由国家垄断价格变成某部门、某地区甚至某个大公司的垄断价格。
  三是国家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也就失去了对市场化进程的调控能力。俄经济转型在新自由主义作用下,强调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强调市场的神奇力量,在俄转型头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盖达尔主张,采取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在俄形成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的市场经济,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离开市场。当集权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崩溃之后,政府对经理人的行政控制权也就瓦解了,结果是每年的税收计划只能完成50%左右,财政危机不断加深。1998年“8・17”的一场金融危机是说明这一点的典型例子。
  四是由于没有制衡,私有化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据一项调查,俄罗斯61%的新公司主曾经是党、政府、公司的精英成员,也就是说,私有化为原领导人与管理者侵吞国有资产打开方便之门。
  五是社会保障方面同样存在权力失衡状态。在废除苏联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同时,并未采取有效的政策来遏制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国家基本上不能保证教育、保健与文化等一系列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使大多数居民与政府处于对立状态。这是社会不稳定、改革得不到支持、市场经济秩序迟迟建立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分权的启示
  
  通过对从前苏联到俄罗斯分权实践的回顾,给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分权是依托于经济体制的,在计划体制内,分权与计划是一对矛盾体,无法解决这一内在矛盾。分权化与市场化、法制化“三化”合一,才能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
  第二,只要是没有制衡或者缺乏制衡的分权,都会产生一些作用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制衡是各种分权模式都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第三,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在强有力的政治约束下,分权是可以选择的。如果失去了这一约束,分权将只能以休克方式或者大爆炸方式进行,这时的分权效果是不可控的,可能导致民主和繁荣,也可能导致分裂和分赃。而保持这一约束的“硬度”,也需要政治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只有能够敏锐感知、适应、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约束与分权带来的绩效才会是相容的和正相关的。如果政治约束的“硬度”不够,将难以对分权产生制衡影响;相反,如果“硬度”过高,也可能因为僵化而变得极为脆弱,乃至不堪一击,失去对分权的制衡影响。
  (作者单位:蒲宇飞,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赵希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系)(本文编辑:马国川)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