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致谢词 第1-7页 中文摘要 第7-9页 Abstract 第9-13页 目录 第13-17页 图表目录 第17-20页 · 前言 第20-36页 · 选题缘由 第20-22页 · 探讨对象的界定 第22-23页 · 语料的选择 第23-27页 · 探讨近况 第27-32页 · 篇章衔接与连贯的探讨近况 第28-29页 · 基于语料库的探讨近况 第29-31页 · 基于潜伏语义略论的探讨近况 第31-32页 · 理论基础和探讨措施 第32-34页 · 论文结构 第34-36页 ·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36-95页 · 篇章语言学 第36-54页 · 篇章定义 第36-42页 · 篇章衔接与衔接手段 第42-46页 · 篇章连贯 第46-52页 ·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第52-54页 ·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 第54-67页 · 语料库语言学 第54-61页 ·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第55-58页 · 语料库语言学的学科定位 第58-59页 · 语料库语言学的探讨措施 第59-61页 · 基于语料库的探讨措施 第60页 · 语料库驱动的探讨措施 第60-61页 · 语料库 第61-67页 · 语料库的组成 第62-63页 · 语料库的发展 第63-65页 · 语料库的分类 第65-66页 · 学习者语料库 第66-67页 · 潜伏语义略论理论 第67-87页 · 潜伏语义略论的基本原理 第68-72页 · 潜伏语义略论的理论背景 第68-70页 · 潜伏语义略论的特点与局限性 第70-72页 · 潜伏语义略论的实现 第72-80页 · 创建原始矩阵 第72-73页 · 权重处理 第73-75页 · 奇异值分解 第75-79页 · 语义空间维度和相似度的计算 第79-80页 · 潜伏语义略论的运用 第80-82页 · 篇章衔接和连贯与潜伏语义略论 第82-87页 · 篇章衔接与潜伏语义略论 第82-84页 · 篇章连贯与潜伏语义略论 第84-87页 · 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 第87-94页 ·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第88-89页 · 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篇章与人和世界的关联 第89-91页 ·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第91-93页 · 计算机辅助教学、篇章语用学、建构主义与德语写作教学的关联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第94-95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加工处理技术与准则 第95-110页 · 语料的标注 第95-101页 · 语料的切分 第101-105页 · 句子的切分 第101-104页 · 段落的切分 第104-105页 · 数据略论软件及数据统计 第105-109页 · 软件PowerGREP以及正则表达式编写 第106-107页 · 软件Text to SVD 第107-108页 · 数据统计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第109-110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之实证略论 第110-224页 · 衔接 第110-167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异同性探讨 第110-125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总体分布 第110-112页 · 重复 第112-114页 · 替换 第114-115页 · 替代 第115-117页 · 关联词 第117-125页 · 并列连词 第117-119页 · 从属连词 第119-123页 · 连接副词 第123-125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各种衔接手段使用评析 第125-163页 · 重复 第126-134页 · 完全重复 第126-130页 · 部分重复 第130-134页 · 替换 第134-138页 · 替代 第138-144页 · 关联词 第144-163页 · 并列连词 第145-150页 · 从属连词 第150-157页 · 连接副词 第157-163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相关性检验 第163-167页 · 连贯 第167-223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连贯性异同性探讨 第167-171页 · 局部连贯 第167-169页 · 整体连贯 第169-171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连贯性评析 第171-222页 · 局部连贯 第172-194页 · 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172-184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172-178页 · 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178-184页 · 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184-192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184-188页 · 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188-192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局部连贯性评析 第192-194页 · 整体连贯 第194-222页 · 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194-212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194-202页 · 德国母语者作文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第202-212页 · 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212-221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212-216页 · 德国母语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第216-221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整体连贯性评析 第221-222页 ·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连贯性与作文质量相关性检验 第222-223页 · 本章小结 第223-224页 · 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之建议 第224-247页 · 对实证略论结果的思考 第224-225页 · 从本探讨对德语写作教学得出的启示 第225-246页 · 德语系教师层面 第226-237页 · 自建微型文本 第226-229页 · 探究中国德语学习者语言特点 第229-231页 · 德语测试之启示 第231-237页 · 德语测试试题的自动设计 第231-236页 · 德语作文自动评判之思考 第236-237页 · 德语学习者层面 第237-246页 · 借助计算机技术建构语言层面知识 第237-241页 · 借助计算机技术建构文化层面知识 第241-245页 · 借助第四代语料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第245-246页 · 本章小结 第246-247页 · 结束语 第247-259页 · 本探讨内容概述 第247-248页 · 探讨结论 第248-256页 · 本论文的创新尝试 第256-257页 64 本论文的局限性和对未来探讨的展望 第257-259页 参考文献 第259-270页 附录 第270-271页 附录1:德国母语者语料库建设--写作指南 第270-27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