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前言:题目与缘起4-9 1. 为什么以“外在超越”为题?4-6 2. 为什么要探讨“台湾新士林哲学”?6-9 第一章 绪论:对于“台湾新士林哲学”及“超越之路”问题9-29 第一节 对于“台湾新士林哲学”9-18 1.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源流9-15 2. 本书所论之“台湾新士林哲学”15-18 第二节 “超越”问题:“内在”与“外在”18-29 1. 对于“超越”一词18-21 2. “超越”问题之于传统中国哲学21-26 3. “超越”之“内在”与“外在”26-29 第二章 从中西比较看台湾新士林哲学29-63 第一节 导论:中西比较与现代中国哲学29-34 1. 比较首先是阅读29-30 2. 比较是诠释30-31 3. “现代中国哲学”的构建31-34 第二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比较的立场34-48 1.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天主教信仰34-37 2.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托马斯主义立场37-43 3.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现代存有论立场43-48 第三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中西哲学观48-63 1.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西方哲学观48-54 2.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中国哲学观54-63 第三章 从形上学走向“外在超越”之路63-94 第一节 导论:形上学怎样超越63-68 第二节 从中国哲学的“本体”到托马斯的“存有”68-80 1. 以“存有”观“道”68-74 2. 中国哲学“本体”的重建:有──在──生74-80 第三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对传统中国哲学形上逻辑的重构80-94 1. 由“生化”到“生成”81-87 2. 中国哲学中的个体(单体)成因问题87-94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人──神”之路94-146 第一节 导论:指向超越者的谈话方式95-102 1. 历史性诠释与中国文化的关系95-96 2. 谈论超越者/超越界的本文类型96-101 3. 同一本文中各种超越话题的关系101-102 第二节 中国文化之本:一元神信仰102-119 1. 措施问题:功能略论法及史料根据103-105 2. 周代以前的宗教:一元位格神“帝”105-107 3. 由“帝”到“天”:“帝”“天”同义──由神权到德治107-112 4. 神性义之天的衰落112-114 5. 对台湾新士林哲学人神之路诠释的评价114-119 第三节“外在超越”的中国人文主义119-139 1. 孔子的天命观120-123 2. 孔子“仁学”:以宗教传统为基础的道德之“仁”123-127 3. 先秦后孔子儒学的发展:宗教人文主义127-131 4. 对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宗教人文主义”的评价131-139 第四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上帝论证139-146 第五章 面对现代性的“外在超越”之路146-179 第一节 基于存有的综合:对比哲学146-158 1. 经验层面:建构实在主义措施147-150 2. 历史层面:经验在时间中向存有的流动150-153 3. 存有层面:回归古典本体论立场153-158 第二节 “外在超越”的、开放的本位主义158-179 1. 对现代性的认识158-161 2. 应答现代性的本位资源:传统中国文化161-164 3. 以传统美德伦理融摄现代义务伦理164-167 4. 以传统人文精神融摄现代科技167-171 5. 评论:“外在超越”的、开放的本位主义171-179 结语:“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启示179-186 1. 对现代汉语学术规范及现代中国哲学的理解179-181 2. 对于“外在超越之路”的意义与可能性问题181-183 3. 不同文化交流的可能性问题183-186 主要参考文献186-189 ,西语毕业论文,西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