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引领着中国教育的方向,译学馆又是大学堂实际运行的主体之一,是全国外语及翻译教育的典型和示范。译学馆在设置和发展的过程中,其章程的制定、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立,以及体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与矛盾,都应成为我们京师大学堂探讨中的重点。
本文以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为中心,以时间为脉络,在理清其发展历史的同时,考察其章程及课程教育体系的建构与运行,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出路,及译学馆的发展给晚清社会各方面带来的作用。
针对这些,本文重点考察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京师大学堂的早期曲折与译学馆的设置。京师大学堂在经历了创办、停办、恢复后,清廷终于意识到办理专业外语翻译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为译学馆的设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是在综合西方知识制度体系和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既继承和发扬了同文馆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又融入了西方现代大学教育的先进理念。
二是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译学馆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与体系之间的顺应与背离。译学馆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在确立的过程中,坚持“中西会通”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一套兼具中西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然而,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和译学馆的实际运行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清末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是学生的毕业和职业选择,及其对近代教育与社会的重大作用。在译学馆的毕业考试和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了多元化,基本分为实官奖励、继续深造和自寻出路三种。学生毕业后在清末社会发挥了重要影响,很大一部分都成为有识之士,为晚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清末“中体西用”思潮的广泛作用下,译学馆在课程教学设置上坚持“中西并用”准则,在充分汲取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同时,也适当加强了中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不得不说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一种继承与突破。译学馆的设置和发展,从制度、课程设置与实践,及教育观念等方面,引领着清末乃至民国以来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的潮流,充分地展现了其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影响。也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到了外国语言文字,逐步解除了国人对外语的排除,改变了国人看待“西语”、“西文”和“西学”的外语观。无论是知识与制度体系建设还是实践经验,京师大学堂译学馆都成为了清末民初全国外语翻译教育的典范。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 译学馆 课程教育 传统与现代 职业选择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2 绪论12-24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12-14 二、学术史的回顾14-23 (一) 有关同文馆探讨的学术史回顾14-16 (二) 有关京师大学堂探讨的学术史回顾16-21 (三) 有关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探讨的学术史回顾21-23 三、探讨思路23-24 第一章 京师大学堂的早期曲折与译学馆的设置24-38 一、戊戌变法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24-30 (一) 维新派的教育改革主张24-26 (二)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与停办26-30 二、京师大学堂的恢复与译学馆的设置30-38 (一) 京师大学堂的恢复与发展30-34 (二) 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设置34-38 第二章 译学馆章程的制定及课程体系的确立38-61 一、译学馆章程的制定及实施38-43 (一) 《拟定译学馆章程》38-40 (二) 《奏定译学馆章程》40-41 (三) 章程的细化和实施41-43 二、“中西并用”:译学馆课程体系的探究与建立43-49 (一) 课程指导思想的探究43-44 (二) 译学馆课程体系的建立44-49 三、教员聘用与学生招录49-56 (一) 教员的聘用49-54 (二) 译学馆的招生54-56 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译学馆课程教育与实践的考察56-61 第三章 学生的毕业考试及其职业选择61-71 一、毕业考试与“奖励出身”61-66 (一) 毕业考试61-64 (二) “奖励出身”制度的存与废64-66 二、毕业奖励与职业选择66-71 (一) 毕业奖励66-69 (二) 职业选择69-71 第四章 译学馆的终结与得失71-80 一、分科大学规划与译学馆的终结71-73 二、译学馆对近代教育与社会的意义73-78 (一) 对晚清政局与社会的作用73-75 (二) 对民初外语观及大学外语教育的作用75-78 三、译学馆的历史局限性78-80 ,西班牙语论文,西语专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