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隐私问题是中西跨文化交际探讨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不同学者对中西隐私问题持不同的观点,甚至十分相左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本文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去证实中国人没有隐私这一错误的观点,并认为中国人的隐私观是一种群体隐私观,以期减少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因隐私观的异同而导致的误解。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隐私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群体隐私 一、隐私问题探讨近况 隐私问题是跨文化探讨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文化探讨中对隐私问题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西方人(这里的西方人指English-speaking people)的隐私观念为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认为中国人不看重隐私。另一种倾向则认为西方人太看重隐私。 中西有关隐私概念的提法: 1.西方学界对于privacy问题的讨论,源于美国学者Warren和Brandeis对隐私的界定。1890年,二人在《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中将隐私界定为“不受干涉”或“免于侵害”的“独处”的权利。美国《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隐私权是私生活不受干涉的权利,西语论文网站,或个人私事未经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 2.《辞海》将隐私定义为不愿告诉人的事,也指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在我国现行法学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 3.隐私的概念既有客观的定义,同时也因社会文化的异同,加上个人的主观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西方学者Westin提出4种类型的隐私:分别是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Altman也认为隐私不止一种。他把隐私界定为“自我或群体对旁人的接触所做的选择性控制”,即隐私是一种个体或群体防范外来接触和干扰的一种保护观念和机制。Altman明确地把隐私分为个体隐私和群体隐私两种类型。 从上文中西方对隐私概念的提法中,我们首先明确一点的是:中文中的“隐私”和英文中的“privacy”并不对等。中文中的隐私是指具体的行为,这里不讨论这些行为的合法不合法和道德非道德。这些行为也没有上升到受法学保护的权利的层面上。而西方的privacy很明显是指私生活不受干涉的权利,或个人私事未经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其次,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中西方有关隐私的具体表现形式来阐述观点。本文倾向于第三种提法。 二、对隐私的学理研讨 隐私是人的一种生存特性。隐,即隐秘的,不愿或不便公开的事情;私,即私人的事务,是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的事务。这种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的事务、活动及相关的信息就是隐私。它与公共生活空间、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活动及相关的信息是相对应的。 隐私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隐私是客观真实的社会存在,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性是指隐私因人而异,也是指人们对自身隐私的态度。只要主体愿意隐瞒自身有关信息,即可成为隐私事实。每个人关于个人信息是否属于隐私的判断存在异同,个体的主观态度作用着隐私的确定。 隐私具有针对性和两面性。针对性主要是指隐私具有程度的区别,针对不同的人密级是不同的。主体对一个群体和对象可以敞开心扉,而对另一个群体和对象却可能缄口不谈,极力避之。两面性是指隐私既具有隐匿性也具有宣泄性。人除了隐私需求之外还有沟通的需求,过分强调个人的空间和个人价值会给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造成壁垒。正如屋子安装窗子需要阳光,而又要装上窗帘遮挡住刺眼的阳光一样,是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不是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而是需要在协调中平衡。只有在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适度的。 三、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构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价值观念体系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分别是中西文化的精髓,是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强调以集体利益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要求其社会成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因此它提倡互相帮助与关心,以他人、集体为核心。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时起就开始追寻人的主体性,不断倡导民主、自由,凸显人的个性。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崇个人自由和权利,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1.集体主义导致的隐私观 在集体主义取向的作用下,中国人重视群体的统一和谐,追求随遇而安,“要跟着党走”,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这种长期以来的价值取向导致中国人在隐私方面的体现形式便必然是群体隐私。群体隐私还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因而个体隐私则退居第二。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受到西方或多或少的作用,很多人也在呼吁要争取个人自由和空间,维护个人隐私,但集体主义仍然是其主流价值观。 案例1: 中国人的群体隐私观体现在使用围墙来保护家庭或群体的领域。在家有院墙,在单位有围墙,在城市有城墙。墙内的人群是一个整体,不分你我。墙内的人都是“一家人”,所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而且“家丑不可外扬”。 案例2: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你吃过饭没有?”“你到哪儿去?”等作为招呼语,并且爱问收入、婚姻等私人问题以示友好和关心。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会使人感到温暖、宽慰、人情味十足,也体现了群体间的和谐温暖。 案例3: 在中国,尤其在农村(笔者深有体会),邻里之间可以事先不打招呼到对方家去串门,西语论文范文,而且可以在不考虑别人的时间安排而漫无边际地聊天。因为中国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巩固朋友关系的手段之一。邻里之间也可随时叫对方一起打麻将、打牌,而且被叫方经常会“舍命陪君子”,以表示关系亲密。这个案例体现了个人利益让位于群体利益。 上述案例说明中国人在个人隐私与群体隐私的区分界限上是模糊的。中国人在个人隐私方面的意思较为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互问冷暖,所以中国人很愿意了解、询问对方的酸甜苦辣。但这种集体又是内外有别的集体。家与家形成各自不同的小集体,单位和单位如此,高校和高校如此,城市和城市亦如此。但上升到国家的层次上时,中国人民又会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个大的集体。“汶川大地震”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最好的说明。隐私在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国情下呈现的形态是不同的。群体隐私观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下呈现的具体形式。他们认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爱国如爱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把个人与群体统一起来了。王宗炎(1996)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农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集而居,经常见面,彼此互相关心,几乎无话不谈,个人的事就是集体的事,个人与集体不分家。” 2.个人主义导致的隐私观 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个人主义,个人是之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提倡的“随遇而安”被西方人看做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作为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隐私权,在个人主义取向的社会中被看做是合法的、合理的,是人们的最高需求。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隐私一般包括个人信息、个人私事和个人领域。
案例1: 西方人经常制定时间表,精心安排工作日程。邀请别人吃饭或参加聚会或到别人家去拜访都要事先打招呼,这样可以给他人足够的准备时间,也是对他人私人时间的尊重,对他人个人隐私的尊重。 案例2: My home is my castle是西方个人隐私观的典型习语体现。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房间属于自己隐私的一部分――个人领域,外人(包括父母亲在内)不经允许不得擅自闯入自己的房间,否则就是对自己隐私的侵犯。 案例3(来源于来中国访问的一美国学者): 在他访问的大学,一对男女学生发生性关系,女生怀了身孕,为此校方将男生开除学籍,女生受到了严重处分。他对校方的行为迷惑不解,认为校方多管闲事,管了本该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这位学者在回到美国后告诉他的同事说,在中国没什么隐私可言。显然,这位学者对中国文化是不了解的。校方的处理措施是为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维护正常的校规校纪,因此不惜以牺牲个体利益(个体隐私)来维护学校这个群体利益。 上述案例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典型的个人隐私的体现。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贝拉(RobertBellah)和其他四位学者从1979年到1984年对200多名美国人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这些美国人职业、经历与观点不同,有一点却相同,那就是人人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他们强调个人自立,注重对个人时间的控制,强调个人空间与他人的距离和个人私生活的不受干扰和侵犯。当然,西措施律的健全也无疑强化了人们对隐私权保护的意识。但西方并非不存在群体意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人开始深刻反思,提出不仅要强调个人主义,要通过竞争获取成功,更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双赢,超越竞争;团队合作精神比集体主义更具操作性,因为都是共同完成某件具体的任务而组成的团队,都是身边的人。 四、总结 文章通过对隐私探讨近况、概念及学理研讨的介绍,并通过进一步略论导致中西隐私观异同的文化根源,证明了认为中国人不看重隐私观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国人在隐私上集中表现为群体隐私,西方人则表现为个人隐私。隐私在跨文化交流中导致的文化冲突已屡见不鲜。在充分了解中西隐私观和树立正确的隐私观的前提下,跨文化交流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芳.中西方隐私观探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第二期,2017. [2]何道宽.试论中国人的隐私[J].深圳大学学报,第四期,1996. [3]胡超.美国日常文化的跨文化探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一期,2004. [4]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李洪涛,刘玲玲.中美隐私观所折射的文化异同[J].文化探讨七月,2017. [6]刘德良.隐私与隐私权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第八期,2003. [7]吕耀怀.隐私的伦理辩护:西方的视角与中国伦理学可能的选择[J].哲学动态第一期,2017. [8]王建梅.论英语国家中“隐私”的问题[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7.第24卷. [9]王治东.哲学与文化视角下隐私问题的探寻[J].南昌大学学报,2017.第37卷第一期. [10]杨董玲.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作用[J].文化探讨七月,2017. [11]谢碧珠.隐私在家庭: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以及隐私在家庭的展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