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戏剧的差异[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西方戏剧的情节是激变型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西方人为了充分表现戏剧的激变特征,一般要彻底打乱素材的自然顺序,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情节。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戏剧似乎更重视曲词的创作,我们很晚才开始谈论情节,其重视程度也无法与西方人相比,我国的凌�初是较早关注情节的,他在《谭曲杂礼》中说:“戏曲搭桥,亦是要事,不妥则全传可僧矣。”中国戏剧的情节排列一般都要服从于事件的本来次序,我国戏剧中的事件一般不论是否重要都直接表现出来,和西方戏剧采用的措施不同。例如:
  1.《厄勒克特拉》与《赵氏孤儿》比较
  两者素材相似:能力出众的父亲被杀害,小小的儿子被赋予了神圣而艰难的复仇任务;儿子经过几个人的帮助后,终于逃脱了坏人的魔爪,并在一个无比忠诚的人培养下成为出色青年;儿子最后把仇人杀死,完成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类似的故事却有不同的情节特征:《厄勒克特拉》的情节充分体现了西方的表现手法,事件从开始激变的关键时刻写起,男主角出场时,已经是个成年人,他正和仆人一起回到自己的家中,并准备为父亲复仇。对复仇的原因只是间接提及,没有详细表演;因为这些情节只是激变之前漫长的渐变,只需在对话或独白中提一下即可。而《赵氏孤儿》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它的情节结构几乎和素材的自然组合方式一样,戏剧从素材的源头开始,并按顺序发展下去,而且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对比不明显。缺乏西方戏剧的聚焦,没有把素材压缩到突变式的结构中,结构不紧凑,重要情节和次要情节也不够分明。
  2.《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比较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取得极高成就的典范。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相比有以下特点:
  (1)情节与素材的顺序有不少区别,例如:《哈姆雷特》没有从谋杀开始,所以它的剧情只持续了两个多月(《赵氏孤儿》的剧情延续二十年)。
  (2)《哈姆雷特》只重点渲染了若干个重大场面,次要的内容只是间接地从人物口中说出,西班牙语论文,并不直接表演,突出了重点。
  (3)剧情的拖延并没有改变为父复仇这一戏剧焦点,剧中其余的内容只是枝叶(《赵氏孤儿》中,保护婴儿和主人公复仇并重)。
  二、中西方戏剧的时间处理
  时间问题一直是西方戏剧创作的重要方面。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塞尼也认为,时间的限度为二十四小时。当然,西方戏剧的这条规则曾遭到不少反对,其中西班牙剧作家毛利纳的反击很有意思,他说:“写一个谨小慎微的时髦绅士……爱上一个举止端庄的小姐,向她大献殷勤,向她示爱,向她求婚。这一切却都要发生在一天内。”但不管人们如何反对,这一准则从来没有在西方的戏剧界消失过。
  西方戏剧要求时间的整一性,其实也是完成激变结构的必然要求。首先,时间紧缩才能使戏剧的节奏变快,否则就体现不出来;其次,时间的限制使戏剧聚焦于激变本身。而中国戏剧理论从没谈过时间的整一性,中国人按照时间顺序来推进故事情节,延缓了情节的发展,而且把事情逐一演示出来,不能很明显地区分出主次。
  三、中西方戏剧的地点
  西方戏剧情节的整一性和时间的整一性,暗示了地点的整一性,这也就构成了西方戏剧特定的“三一律”,西语论文,这对西方戏剧的激变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人们不应该只运用这一条规律来否定适当的灵活性;中国戏剧一般采用直接表演的措施,也就取消了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般是一件事情一个地点,有时候是一件事情几个地点,地点的分散使中国戏剧聚焦不明显。
  西方戏剧首先关注的是戏剧性,这一特点在他们戏剧的结构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快要激变时的情节作为戏剧的开端,使剧作都集中在此,突出矛盾的重点,前面渐变的过程只是通过对话或者独白来表示,“三一律”的整一性体现了西方戏剧特有的板块结构。中国戏剧属于抒情性的戏剧,讲究“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通常用虚拟的手法来展现。在整一性的问题上,中国戏剧表现为线状结构,没有重点突出矛盾,其前后照应。
  总之,正是因为中西方这种不同的戏剧情节、时间处理措施和地点等,才表现出了大相异趣的美学风貌,为我们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诗学》
  [2] 凌�初.《谭曲杂礼》.《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4] 范存中.《�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比较文学论文集》
  [5] 蓝凡.《中西方戏剧比较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