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油画之“中西融合”理论[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油画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继承.发展和创新向前推动的。“中西融合”绘画理念对油画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油画的“中西融合”理念,油画中要谈的中西融合是要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更新更好的艺术语言,建立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融合;中西差异;发展;民族精神;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19-01
  一、从中西油画的差异找革新之原由
  西方国家大都属于商业社会,商业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带有冒险性。个人不断的向外谋求发展。作用到油画创作上是不断地追求革新,追求新的技法和新的理念。这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显得更为突出。到二十世纪,则日新月异,一个个新流派像昙花一样竞相开放。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封闭式的自我满足的求静状态。以古为式的静止的封闭社会中,诗人艺人追求的不是向外斗争的精神,而是《老子》那种“小国寡民”“知足常乐矣”的精神。传统思想阻碍大胆的创新。20世纪初,中国刚刚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但是保守势力.封建残余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作用着中国的发展。其在油画上的现象即颓败保守的文人画风。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带来艺术审美特征方面的异同,归纳起来包括如下两点:
  1、西方油画基于写实,重视对现实的模拟,重于立体感,追求中.远.近三层空间的表现。中国油画追求的是意境,画面倾向于平面,虚白。写意以状为凭依,以景结情,情在景中。艺术家赋予艺术媒体的任务已主要不在于再现自然之型而是造型写心。
  2、西方油画重色,中国油画重线。西方的油画比较注重颜色,比如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油画著作《鲁昂大教堂》,就是通过颜色表现不同时间的教堂景象的。在中国国画中更注重线的表现和应用。万物皆有轮廓,西语论文范文,轮廓均有线。色的边缘就是线。
  二、“中西融合”的中国油画改良
  徐悲鸿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中国油画的革新者。我们所敬重的不只是徐老师的著作,更是他振兴中国绘画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提出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可采者融之”。这种改革理念成为徐悲鸿以及后来的绘画者继承和发展中国油画的准绳。徐悲鸿老师的中西融合的探究始终以“润”为基石,主张以西润中。与同留法的艺术不同,徐悲鸿的精神深层的根基是传统的,因此一方面倡导西方写实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一种古代文人的气质,即回避现实地“寄托高深”。徐悲鸿老师认真探讨欧洲的艺术传统,继承了西方古典油画的油画传统,吸收了印象主义的色彩,融合中国传统技法,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辟了道路。《田横五百士》,源自历史题材,歌颂中国人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他将西欧古典传统的构图法与中国长卷式人物构图融合,使人物顶天立地,画面充实,均衡,气势雄浑夺人。可以说是一幅融汇中西具有强烈的民族气魄的中国油画。与徐悲鸿的以西润东不同,有一位美术教育家顽强地拒绝政治,大胆关于中西绘画的原料技法和构图的革新,完整地创造一个新画题。这位教育家是现代画家林风眠老师。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林风眠的地位极为重要。林老师将现代美术的变革,从单一的写实引向四面八方。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他彻底放弃传统艺术的样式和意念,不漏痕迹的融通后印象野兽派立体主义,从未着眼文人画传统,更多地重现心灵和视觉。身体力行的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抒情画风,是20世纪实践中西融合具有革新精神的先驱。林风眠创新性的创作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少见的《裸女》画。后面中国式的栏杆、荷塘,仿佛是在东方的凉亭中。这种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的和谐组合,让人产生了一种梦幻般的美妙感觉。“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是他国立杭州艺专时的观点。他的学生吴冠中曾在吴冠中文集中说到“概括的讲,西语专业论文,相对地说,西方美术重于性能与质,而中国美术则更重于神和韵,无论西方和东方,都有不少画家探究两者的结合。”林风眠绘画的中西结合就是以中国韵律为骨干,画面中行的变化转折服从韵律的指挥,是对中西融合绘画形式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三、“中西融合”之我见
  过去是现在的传统,今天是明天的传统。时代牵引艺术的发展。当以往的规范和审美标准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大胆进行对旧的传统油画进行改革的“中西融合”。
  大胆探究精神是可贵的!但不可忽略中国的传统,中国文化的根基。中西油画各自成体系,各有各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的只是文化背景。正如潘天寿先生说的“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亚欧大陆之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吸收,不问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适应彼此的需要,是否与自己民族历史所形成的民族风格相协调。在吸收之时,必须加以探讨和试验,否则,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与阔度。反而减少自己的高和阔……”。中国油画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为底蕴描绘出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一味地模仿西方,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我们油画的“中西融合”不是二者合一的半对半的结合。而应该是“洋为中用”以中为体,以西为用。通过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构建自己的东西。关于中国油画的发展应该是批判性的,用哲学的观点来说是“否定之否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融合”的绘画语言是不断更新完善的。
  “中西融合”是中国油画在新时期的一个现象,一个选择,一个方向。“中西融合”的油画理念即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同于西方,是以中国人的独特的哲学思维,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传统民族精神面对世界做出的选择和衔接,是赋予时代性的“中西融合”,是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民族化和时代化.
  结语
  今天的中国只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中西融合”的艺术观念,也只能是中国传统油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发展。如何根据中西油画的差异,学习借鉴融合民族传统艺术,创造出更多更有创新精神和中国气魄的油画著作还有待于新一代热爱油画者的共同努力。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