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 成就史中人生[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何兆武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探讨,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 《中国思想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等作品,是享誉全国的思想史学家,也是史学理论的领军人物。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何兆武毕生致力于西方经典作品的翻译,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西方学术经典20余种。很多人对西方历史和思想的理解,几乎都受益于他所翻译的西方学术经典。他翻译的西方学术名著。不论译自英文、德文、法文还是俄文,译笔均意达辞雅,文质兼美,有口皆碑。
  所以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当下中国学者对历史哲学的最高探讨状况,就不能不读何兆武的论著。如果你想通过中国学者的目光去审视西方的史学思想、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然后反转身来,再去审视当下的中国史学,同样不能不读何兆武的论著。”
  
  兴之所至 手不释卷
  
  出生于1921年的何兆武,祖籍湖南岳阳。他的曾祖父在岳阳干了一辈子烧炭工,因自己没有文化,终生抱憾,便教育其子(何兆武的祖父)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何兆武的祖父考中秀才后,在家乡办起新式学堂,并让其子(何兆武的父亲)到省城长沙接受高等教育。何兆武的父亲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湖南大学的前身)毕业之时,正值辛亥革命,他立志为新政府服务,便赴临时政府所在地南京供职。后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政府合并为中华民国政府,遂随之举家迁至北京。何兆武在北京出生,上完幼稚园后,就读于北京西四附近的京都绅商各界公立第四高等小学校。他的家教很宽容,对他的兴趣爱好不设限制,鼓励他自由发展,这使他一直保有孩子般的好奇心。
  6岁时,坐落于北京北海边上的松坡图书馆开业,他便跑过去看那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当时馆中刚从热河行宫搬进来一套四库全书,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他虽然全然不懂,但也留下深刻印象,迄今仍津津乐道。在北师大附中读初中的时候,他便办了北平图书馆的借书证。每天骑车20多分钟,到图书馆读书,风雨无阻。那时,在图书馆读书的人还非常少,他每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心中充溢无比的幸福。起初,他的兴趣是武侠和笔记小说,如《三侠五义》、《水浒传》等。上初中以后,他开始接触报纸和杂志,只要看到报刊上介绍有什么新书,都借来阅读。当时开明书店出版了“开明青年丛书”。其中丰子恺的著作《近代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西洋建筑讲话》等,十分精彩好读,对他的作用很大。他也接受了许多新文学著作。鲁迅辛辣讽刺的笔触打动着他,徐志摩朗朗上口的浪漫诗风感染着他,冰心娓娓道来的细腻文笔作用着他。他读的报纸有《晨报》、《世界日报》等,读的杂志有《国闻周刊》、胡适的《独立评论》、林语堂的《论语》等。在这些报刊上,他了解到很多国家时局的变化和文学的现状,渐渐地关心时局和政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正读高中一年级。全家南迁后,他在老家湖南长沙人读从南京迁来的中央大学附中。
  中学时代。何兆武开始涉猎社科学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如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国历史探讨法》,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顾颉刚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的文章,还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他对物理学也很感兴趣,阅读了英国物理学家金斯的《神秘的宇宙》、艾丁敦的《物质世界的性质》。这些书籍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开拓了他的思路。他追求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境界,他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西南联大 放飞自由
  
  何兆武由幼年到青年的成长时期,正值从九一八事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连天的岁月,人类的命运和中国的历史与前途等问题,深深吸引了他。然而,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成绩好的才够格学理工科,成绩差的只能去学文科,因此,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何兆武便报考了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这个专业的选择也与他读过的书籍有关。中学时何兆武阅读的《西洋建筑讲话》,描写了巍峨壮美的希腊罗马神殿,高耸入云的哥特式教堂,让他对学建筑专业心向往之。但来到西南联大后却发现,尽管建筑学充满浪漫感。但专业学习起来却很枯燥,这让一直以来对社会科学抱有莫大兴趣的他深感失望,对建筑专业的学习热情也逐渐消退。这时,他遇到了一位数学系的挚友,即后来任教哈佛大学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王浩。正是和王浩的交往,让何兆武开始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作出了“理转文”的抉择,从土木工程系转到历史系。于是,19岁的何兆武成了一位历史系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哲学。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西南联大西洋文学系,师从吴宓,攻读西洋文学探讨生。西南联大自由的学术环境,成就了何兆武在7年间由理工到人文跨越4个学科的历程,也造就了他综合的知识体系,为他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大学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9年到1946年,他在西南联大度过的7年。正值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师生经常面临生命之虞,还承受着生存的物质压力。尽管生活非常艰苦,那却是何兆武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快乐时光。西南联大非常自由、民主、宽容,个人行为很自由。西南联大这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自由精神,关于何兆武学术生命的塑造,起了关键影响。当时,西南联大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开设的西洋政治思想史、西洋近代政治思想史两门课,他都没有选,因此不需要参加考试,也不算学分,但张奚若授课十分精彩,这两门课他都从头到尾听下来。张奚若讲政治思想史指定的必读书目之中,有从柏拉图到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经典作品,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当时这些书籍还都只有英译本,何兆武便到图书馆借来阅读,还用工整的正楷将《共产党宣言》全文手抄下来。他深感,读思想史不但有助于深化自己的思想,而且不了解思想就无以了解一个历史时代的灵魂。于是,他将自己的专业确定为思想史。不久,他又对理论发生兴趣。觉得凡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都不能称为学问。于是决心献身于理论的历史以及历史的理论的学术之路。
  在西南联大自由的氛围中,他有足够自由的时间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上课之余他就到图书馆看书。那时的西南联大图书馆,资料虽比战前差一些,但文献基本上都有,一些跟国际同步的重要文献,也还容易找到。图书管理也很便捷,学生们都可以自由进入图书馆书库,随便选取所需书籍。他在图书馆大量阅读了中国古典文献和西方经典文献。课余还观看了200多场好莱坞原版电影。有的打字幕,有的不打字幕,都没有中文配音。这是何兆武学习英语的一个极其有趣、乐此不疲的途径。

他纯粹优美的英文发音,流利地道的英文口语,都与那时对英文电影的兴趣有关。
  多年以后,何兆武仍然对西南联大的自由教育空气无比怀恋,他说:“一个好的体制应该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正是西南联大于物质生活极其艰苦之时,给予他精神上无比的启蒙之乐,从而造就了何兆武无论身处何等境地,在学业上一直自强不息的精神。
  
  逆境之中 自强不息
  
  战时的西南联大,营养不良加上医疗条件差,肺病成为学生的流行病。何兆武在攻读探讨生的第一年便患上肺病,吐血不止。快毕业的时候,正忙于撰写毕业论文的他,母亲在台湾生病,必须立即前往探视。结果,刚到台湾,便因内战爆发而滞留在那里。台湾湿热的天气让他的肺病越发严重,他在台湾只呆了一年,就回到大陆。1947年,他回到湖南老家,在一所中学里当英文教员。1949年,何兆武回到北京,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3个月后,在北京图书馆工作。两年后到西安工作了4年。1956年,何兆武由陕西师院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探讨所,参加侯外庐主持的《中国思想通史》的撰写等探讨工作。
  但是,从西安回到北京后,自由读书的风气已经不复存在了。尽管从1956年起,他一直在历史探讨所做侯外庐的探讨助手,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思想史探讨,只可惜当时政治气候干扰甚多。1957年的“反右”斗争,对他作用很大,虽然政治上没有给他戴“右派”的帽子,但他再也不可能干自己想干的工作了。“文革”时,因为他不太喜欢样板戏。而且在一次私人闲聊时说江青总是抛头露面,很不合适,结果被告发,被定了两条罪名,一条是“为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招魂”,一条是“恶毒地攻击我们敬爱的江青同志”,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被关到牛棚里,一关就是数年。对此,何兆武一直痛心疾首。他总说自己是一个废人,有将近30年的时间都因为这样那样的运动被荒废了,无比痛惜。
  然而,即使在那个鬼魅横行、黑白颠倒的逆境中,何兆武依然在心底保持着顽强不屈的精神。“文革”前,何兆武白天去中科院历史探讨所上班,晚上就回到家里用两个小时翻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翻译工作。“文革”开始后,身为助理探讨员的何兆武还没有“资格”当反动学术权威,也不愿意参加运动,就成天不出门,翻译了康德的几本巨著。他手头使用的原文书籍都是自己多年偷偷攒下来的,为了将康德的德文名著准确地翻译出来,他还以一本英文译本作为参照。就在那样艰苦而危险的环境中,他将康德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和《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以及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等巨著,都一一翻译出来。
  
  中西会通 重建历史理性
  
  1986年,何兆武到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探讨所担任教授,讲授西方思想史,直到70岁离休。这段轻松而自由的时光。为何兆武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探讨环境。他倍加珍惜这段时光,在古稀之年依然奋笔疾书,各种著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版。在短短十几年中,他出版了十几部作品、论文集,还参加编写了《中国近代哲学史》、《宋明理学史》,等多部巨著。读他的著述,无人不被他那闪烁着真知灼见的通透精到的文笔所折服。
  何兆武在自己的随笔集《苇草集》扉页上引用帕斯卡尔的话: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翻译过帕斯卡尔《思想录》的何兆武一定窥知到了生命的奥秘,西语论文网站,可他却没有陷溺在类似宗教情绪的固执里,而是在会通中西的自由境界里为自我的意义寻找到恰切的坐标。这个坐标的横轴,就是对自由意识的认同和追求。这个坐标的纵轴就是捍卫真实,尊重历史,尊重常识。他追求自由却拒绝虚无。捍卫真实却绝不偏执,追忆过去但从不造神和美化,反思现实又镜鉴着历史。正是由于何兆武自由理性、永不停歇的思想,他一直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和学术的活力。
  何兆武认为,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受自然界必然规律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不受自然规律支配。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或诠释。人们对史实的理解和诠释,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假如它也像是第一层次的历史学那样一旦如此就永远如此,就不会因时、因人而异了。历史学之成其为历史学。全有待于第二层次的历史学给它以生命。没有这个历史理性的重建,则历史学只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数据而已。
  何兆武认为,第二层次的历史学也包含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二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它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是使它认同于艺术、从而有别于科学的东西,或者不妨说是某种类似直觉的洞察力的能力。因此,历史学既是科学。同时又不仅仅是科学;它既需要有科学性,又需要有科学性之外的某些东西。历史学家应当以自己的心灵去捕捉历史的精神,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历史学家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的思想和精神。如果历史学家能把传统史学的人文理想和价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严格纪律和措施、近现代哲人对人性的探微这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使人类最古老的学科――历史学重新焕发出崭新的光辉来,达致历史理性的完美重建。
  
  西学汉译 成就非凡
  
  何兆武作为翻译家的名声和成就是非凡的,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先系统引进国外史学理论的翻译家。近20年来,他在译介西方史学、哲学等思想理论方面不遗余力,与其西方思想史及史学理论探讨相辅相成,同时为国内学者从事西方文化探讨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何兆武精通英、法、德、俄文,早年间却并无留洋的经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机会到欧美访问。当人们惊讶于他把那些艰深的英文、德文、法文、俄文学术书籍译得如此晓畅、明白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没有留过学,外文功底都是在西南联大打下的基础。主要是我译这些书籍饶有兴趣。”确实,这些外文原著大都是他感兴趣的书籍,也大都是他自己找到并在“文革”中千方百计保留下来的,只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别人要他翻译的。20世纪50年代,罗素掀起和平运动,毛泽东和周恩来联名电邀罗素来华访问,罗素欣然同意。但临行时,90多岁高龄的罗素因身体原因,不能远行,便把他的《西方哲学史》赠给毛泽东,毛泽东嘱咐将此书翻译出版。工作人员将此书交给当时能担当此任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又将翻译的任务交给何兆武。那时他根本不知道这是最高领导交来的任务。“文革”中,因为翻译这本书,何兆武受到批斗,因为罗素是资产阶级。因此何兆武的罪状就是“为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招魂”。翻译此书本是毛泽东的指示,却被“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扣上这么一顶帽子,令何兆武哭笑不得。

  何兆武认为,翻译也是一种资料积累工作。探讨任何一门学科,西语毕业论文,都需要一方面做资料积累工作,另一方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两方面应当相辅相成。不应只片面重视一个方面。他在翻译西方思想史作品中积累了很多心得,后来凝聚成一篇篇论文。他在近年的论文《历史探讨中的一个假问题》中,提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论是一个假问题;在《天赋人权与人赋人权》一文中提出对历史学派和法理学派应兼容并蓄。两文在史学界均引起很大反响。他撰写的50余万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几经再版,被许多大学选为教科书。他用英文撰写的《中国思想史》,第一个把中国思想文化史论介绍给世界。
  何兆武80多岁高龄时依然从事翻译和写作。笔耕不辍。近年翻译完成的,就有一部英文作品《二十世纪的历史》。他对当下的学术翻译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学术翻译最大的问题不是语言水平问题,而是翻译者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太差。关于翻译而言,语言程度的高低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了解本学科的基础上进行意会。
  
  耄耋之年 淡泊名利
  
  近90高龄的何兆武,依然身体健朗,思维清晰。何兆武的家不大,只是书房与众不同,四壁全是书架,整齐码放了很多英、法、德、俄文书籍,床上也放了不少书籍。
  何兆武总是那样随意自然,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但只要一开口,他那清晰的记忆、敏捷的思维、严谨的谈吐、风趣的轶事,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们看到这位耄耋老者身上那奕奕的学者气质与感动心灵的精神世界。他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第一章第一段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一直给他深刻的震动。也许正是因为他对自由的深刻理解,也许正是因为他对伟哲思想的深入诠释,才使得他身处逆境,依然自强不息,也使得他在声誉日隆之时,依然和霭谦逊,淡泊名利。
  2001年,清华大学历史探讨所为何兆武举办80寿辰纪念会。会议那天一大早,何兆武就把家门锁上,一个人飘然离开。人们四处都找遍了,也找不到他。无奈,只好将何兆武80寿辰纪念会改为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会。
  人们问他,为何偷偷躲出去,不接受这份殊荣。他说:“现在帽子乱加,比如国学大师。这个是国学大师,那个也是国学大师,大师满天跑。这不太好。庆祝一个人的生日,那要这个人有特殊贡献,我又没有贡献,又没有什么,干嘛庆祝呢?”虽然早年曾在西南联大师从吴宓、陈寅恪、张奚若等大师,且亲手翻译的西方哲学名著业已成为哲学系学生的必读书,其用英文撰写的《中国思想史》使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思想史,但何兆武依然笑称自己没有什么专长,也没有什么专业,只是一个“打杂儿的”。言语问透露着幽默,也透露着何兆武的淡定情怀。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