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传统绘画艺术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以中国画(又称水墨画) 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又称西洋画) 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绘画工具等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试从形神关系、美学价值、空间表现等方面来研讨中西传统绘画的主要异同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观念。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文化;传统绘画;天人合一;审美观
  
  1. 综述
  
  中西宇宙观的异同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两者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差别。农耕社会模式的古代中国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天地融合贯通,“天人合一”由此成为传统宇宙观的精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则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由此在宇宙观上更多的突出“天人对立”的特征,由斗争而达至平衡及和谐统一。这样的宇宙观决定了中西方文化在绘画,建筑,舞蹈等艺术审美观念的异同。绘画是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它以线条、色彩、形体等为语言,以构图、造型、设色等为手段,在二维空间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1]。
  
  2.从形神关系看中西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
  
  2.1 国画求“神”,注重写意
  中国绘画(简称“国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若按创作思想与审美情趣,可分为文人绘画、宫廷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画;若按绘画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若按绘画技巧,则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和半工写等[2]。
  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与神是极其重要的两个概念元素。形,指外部的形象、形态;神,指精神、意趣。早在魏晋时期,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就提出绘画要抓住神韵而不拘泥与形象;唐末五代“山水画第一人”荆浩就如何把握艺术表现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提出要“度物象而取其真”(《笔记法》)。这种对神韵的重视和追求在绘画批评论著中更是被摆在首要位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绘画理论批评作品《古画品录》在提出“六法”之说时,就把“气韵生动”(即绘画著作的内在精神表现)放在了首位,而对于形式表现的其余五法“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摹写”则分列其后。比如花鸟画,画家的功力不在于重现花鸟的视觉逼真,而在于表现身临其境的生动气韵;又如画梅,就要画出其凌霜傲雪的姿态与孤芳自�的意味,而不强求朵朵梅花如何真实,所谓“画中有诗”、“诗情画意”。
  2.2 西画求“形”,注重写实
  与国画孜孜不倦地追求“写意”相比,西方传统绘画就其主流而言,更为重视写实,侧重表现和谐、均衡的形式美,追求真实的描绘、实物的再现,难怪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H.A.Taine,1828-1893)把西画称为“模仿的艺术”[3]。西方画家们熟悉解剖学、几何学、透视学,在创作中按焦点透视、尺寸比例、色彩效果等通过精确真实的描绘来展示事物的美好,完全不同于“诗情画意”、“写意传神”的国画。
  当然,对写实或写意的侧重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从辨证发展的角度看,过分注重写实,著作容易显得呆板,不易表现出物象的内涵;而过分注重写意,则容易形成套路, 如梅花似乎永远象征坚忍抗争精神, 山水似乎永远象征闲适高逸等等,从而使著作陷入僵化保守的境地[4]。
  
  3. 从美学价值看中西传统绘画中的自然观
  
  3.1中国书画:体验感悟,人和自然融合统一
  中国人关于美的理解不拘泥于视觉,是一种揉合了多种感官感受的综合感知方式。再加上受中国古代哲学作用,“中国古代艺术家一般都不太重视关于一个具体对象的逼真地刻画,他们所追求的是把握那个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的‘道’”[5]。
  除道家外,中国艺术的美学价值还包括儒家和禅宗的美学价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美学对人的品评不是依据某种具体的才能,而是崇尚人物的内在精神,并创立了诸如神气、神情、神姿、神隽、神怀、神清、风神、风韵、风仪等用语和概念。由于人物的内在精神、风神气度是虚的,因而难以言传,只能意会。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言:“圣人识鉴要在瞻外形而得其神理,视之而会于无形,听之而闻于无音,然后评量人物百无一失。此自存乎其人,不可力为,可以意会,不能言宣(此谓言不尽意)。”[6] 禅宗美学则提出了“悟”的概念,追求的也是神、情、气、韵,以“形”悟“义”,可谓为终极的美学价值。
  总之,中国的传统哲学将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天地万物与画家心灵应当息息相通。因此画家追求的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现象的混融一体,而不是以科学知识来把握“物”的结构。
  3.2西方美术:科学理性,不断否定和超越
  中国古代把“道”、“气”作为世界的本体,然而“西方人在追求宇宙本体的时候,看重的是‘有’(Being)而不是无,是实体(substance)而不是虚空。”[7]这显示出西方人的世界是实体的世界,西方宇宙观是一种重视外在秩序的理性的宇宙观,带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倾向。作为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的“形式”也是西方哲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客观规律的明晰表现,又是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形式使杂乱的现象取得秩序,使原始的质料获得新质,使神秘模糊的内容呈现理性,使混沌的自然为人理解……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目的性的统一”[8]。在这样的宇宙观下,人们形成了物我分离、探求真理,随着认识不断发展,对事物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线性思维模式。体现到审美观上,美被看成是比例与和谐, 渗透着几何数学的理性科学精神,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充满异同和对立的统一中得到体现。
  其次,作为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美学价值源泉,基督教文明尊上帝为至高无上的万物创始者,而耶稣基督是上帝差遣来救赎人类的福音使者。 在对上帝的绝对主权的崇敬中,人们创立了整套基督教的图像和象征主义。如: 十字架象征着基督的救赎,面包和葡萄酒象征基督的身体和宝血。与此同时,基督教把“光”当作上帝的隐喻和象征,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9]由此,尊崇“光明之子”的西方人在艺术创作中格外注重对光和色彩的科学探讨,认为“人体只有按最精确的比例作画,才能叫做美;只有焦点透视才能保证各物的比例和关系,从而能准确地表现色彩在固定景色和光线中的变化;只有细腻地捕捉到光的效果,才能逼真地再现事物;只有严格构图才能产生均衡、和谐的美感;只有保证形式的美感才能保证著作的美感。”[10]
  
  4. 从空间表现措施看中西绘画审美
  
  中西绘画对空间的表现措施上也存在异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只有上升到了天道,才算从根本上把握了该事物,由此产生了“俯仰自得”的观察措施。传统中国绘画采用散点透视的远近俯仰,以一个或多个想象中的游移视点来寻找和刻画客观对象的神韵。与此相反,西方实体的宇宙观既决定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措施,从而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方式,在艺术审美领域推崇焦点透视。画者以自我为中心,寻找最佳的视点来表现事物最真最美的一面,强调表现出对象在视觉范围内的立体感和真实性。
  4.1 国画:散点透视,步移景异
  何为散点透视? 即画家可以从多种高度、角度、幅度来看同一风景物件, 以流动的眼光绘成多焦点的画面。因此,中国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采用“以大观小法” 和“三远法”等来进行画面布局。“以大观小”是一种俯视画法,画家以居高临下的视角进行写生,万物尽收眼底。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元代赵孟�的《鹊华秋色图》等为此类著作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绘的是关中景色,范宽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石的轮廓脉络,以浓厚的墨色衬托出重山叠峦、气势逼人的气概。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里就采用了高山仰望的视角,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势雄伟壮阔,仿佛身临其境;视角切换到山脚,一队商旅缓缓走进视野,马队铃声与山涧溪水互相应和,动静揉合,充满着诗情画意!

  4.2 西画:焦点透视,逼真还原
  西方写实绘画讲究的“焦点透视”法,是一种高、宽、深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由近至远,层层推出。西方推崇艺术与科学的一致,认为艺术著作既要有艺术的自由,又要受科学规律的约束。既然人只有一双眼睛, 这就意味着在一个风景或物体面前, 只能是一个高度、一个角度、一个幅度, 眼光所及的事物之近大远小需按照精确的观察距离依次展开。这种单视域为中心的画面,要求画家在构图时必须注意远近透视中的几何比例,光影变化中的明暗变化,空气透视中的色彩深淡等, 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逼真感受。这些著作画里没有诗情的回忆,更没有哲理的隐喻,呈现出与中国山水画截然不同的空间意识。
  
  5. 中西绘画的碰撞与融合
  
  古今中外,艺术总是特定的文化背景的产物。中、西方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特别是承载的不同的哲学理念、艺术精神,便是中西绘画异处的渊源。 作为世界上两大绘画体系, 中西传统绘画都各自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艺术风格和空间处理上表现出彼此不同的自然观和美学价值,各有千秋。然而,中西绘画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其异同性也是从整体上相对而言的。当我们强调传统国画趋向写意且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时,不能否定其中也含有写实因素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样,西方传统绘画虽然注重写实, 但也不乏写意的成分,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且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艺术家们的情感。
  随着中外交流的拓展和国外艺术思潮的涌进, 中西方都在努力从对方的传统优势中汲取灵感以求更大发展,一些融合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精华的著作应运而生。 展望未来, 中西两大绘画必将继续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和提升艺术的质量,使东西方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p137。
  [2] 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p162。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p18。
  [4] 李喜成.《试析中西绘画的异同》.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6期,p38。
  [5][10] 付红妹.明月竹萧与华堂合弦.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7月第三期,p112-113, p115。
  [6] 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p66-67。
  [7][8]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p15,25。
  [9] 《圣经・新约》.约翰一书.第一章 5-7节。

西语毕业论文西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