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培养之比较中西传统教育[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德育在教育领域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西方在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措施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异同主要源于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传统的积淀的不同。通过比较中西方德育教化的不同,以其所长补吾之短,发展中国高校德育教育新思想。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传统教育比较;德育培养;高校德育
  中国古代的德育在教育领域中一直居于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古代西方的传统德育教化,地位却低于智育以及体育。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在于“三纲五常”和“孝悌为先”,以培养学子中的“德之君子”为目标。西方教育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比如以军事力量为首的巴斯达和以文化智育为主的古雅典。本文以比较古代特殊时期的中西德育教化的典型代表,以突出中西方德育的不同地位及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中西方主要道德思想之比较
  1.等级严明与个体自由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王朝根基稳定且统一的基础上,制度是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明确规定“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以及法家的思想体系中均体现了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法为治国准绳,强调道德教育以及法学约束均为国家统治服务。“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均有体现[1]。中国古代“舍身取义”者定义为圣人和贤人,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颂。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上,选拔人才也是以其德育行为在邻里中的口碑如何。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提倡“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而西方则相反,个体本位以及个人为中心是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核心。西方主张人的私欲只要不触犯法学均可以得到满足,包括西方人允许私人藏有枪械等行为,只要不开枪故意伤人,枪支甚至可以成为玩具。古希腊奴隶民主制奠定了西方的德育思想。普罗塔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西语毕业论文,认为人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应以个人的欲望和私利作为行为规范的标准。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1]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重利轻义,商人极度重视金钱的欲望使其不重视伦理,以个人利益和私欲的满足为目标是西方德育思想最为鲜明的特点。
  2.爱人之心与惟我主义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准则强调爱人,爱一切的人,与人为善,共邀和谐。国君爱自己的子民、臣民要爱自己的国家,爱国君、父母要教养自己的子女、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兄友弟恭、睦邻友好。推崇“仁爱”准则,追求人际和谐。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儒家的鼻祖孔子,孔子强调“仁爱”,强调“克己复礼”,孔子的道德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思想道德规范。中国人的处事是“中庸”思想,讲求谦敬礼让。西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的是利益至上,其伦理纲常表现的极为平淡。西方人以利益为实体,将道德虚化。为了追求利益甚至可以罔顾纲常。西方到了近代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我中心的思想几近根深蒂固。激励的竞争下道德的准绳已经无法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西方的法学观念很重。如同事物的两级性,一方强则另一方弱,道德的弱化必须要在法学的强势下才可以弥补,才能保证西方的经济生活有序进行。
  3.德智体与智体德
  中国古代强调德育教育的第一位,以“做事先做人”为目标,评价一个人首先是看其德行,我国孔子将圣贤人格分为:士、君子、圣人;荀子又细化为: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圣王。划分人格的目的就是鼓励人们能自我定位自己的德行并不断向圣人的德行努力。中国古代要求先培养学生的德行其次是他对先哲知识的掌握再次是运动的技能。西方古代如古希腊是以体育为主将智育放在最后,体育的发展造就如今的奥运会,尽管很成功,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忽略了德育却发展体育和军事,这与个体本身的发展顺序就极为不符。
  二、中西方道德思想的灌输
  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灌输在于小农经济下的宗法等级制德育灌输,以沿袭制和口耳相传为主。这种传递方式使中国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自我循环,不利于中国国民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传递德育思想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得等级深严的封建制才得以发展,思想的自由也必然以政治权利的自由为基础,固然中国的思想无法做到开放与自由传递。在古代德育灌输的内容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形态,其核心便是以血缘宗法等级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如人们熟知的三纲五常等等[2]。中国的德育灌输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统治阶级的要求而设置的。
  西方传统德育灌输是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圣经中的思想旗帜鲜明的反应了人们所遭受的苦难来源于对前世罪恶的惩罚,人们的行为是在上帝的注视之下,所以人们要为善。这种以宗教传递的德育思想在于以无形的上帝作为们内心道德的界限,与中国古代人民畏惧皇权的现象有一定的相似性。
  三、高等教育中德育如何发展
  1.德育为先导,知识随行
  笔者赞同以德育教化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在如今激励的择校就业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功利心态,竞争手段可见一斑。如何能在校园这片净土下培养学生们的“和谐”心态,西语论文题目,保留积极向上但不纯功利的心态是需要老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建议,德育的教学应伴随大学生学年学习的始终,应作为实践课开设,比如演讲、辩论以及具体活动等。
  2.教育的无意识性与渗透性
  大学生追求完美人格的动力永不止步,德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激发与引导,校园氛围与环境的熏陶是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性与渗透性的德育模式教化学生。
  3.德智体相携相伴
  德育并不与智育和体育鼓励,相反三者有着相携相伴的联系。笔者建议能在知识的教授中向学生潜移默化的传递德育思想、道德行为;在知识的考核中向学生传递健康的竞争思想。在体育比赛中向学生传递体育伦理思想。使德育、智育、体育三者能同步且优质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维平.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J].2017(04).
  [2]陈旗民.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对话.[J].2017(0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