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李安是中西方教育结合的产物,他的电影也是两种社会文化结合的产物。李安电影及其所带来的“李安现象”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学习。本文论述了李安导演学贯中西的电影风格,对他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概括略论,找到他做到中西文化成功融合的原因,并从中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找到了一条道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李安现象;父亲三部曲;卧虎藏龙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118-02
  导演李安的成功在于他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影片中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对立,并采用了一种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又符合西方观众审美心理的叙事策略。李安的这种独特的贯穿中西方文化的电影风格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思索。
  一、李安电影的东方文化特色及中西文化的冲突
  对李安导演的电影风格探讨这里具体从电影中所体现的的东方文化特色及中西文化的冲突入手,而这些在他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的最为突出,所以这里重点从他的“父亲三部曲”来进一步了解其电影风格。
  (一)家庭结构的破坏和重组
  在中国,传统家庭模式是三世同堂,活着的最高男性尊长是家庭的核心和最高权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以家长为代表的家庭整体利益。而在现代西方家庭模式大部分是一对夫妇或者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老人和成年子女被排除在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结构,从而忽略了代际之间的交流,造成西方家庭感情的淡薄。同样西方性解放等观念造成家庭的破裂和家庭成员缺乏沟通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里李安很好的把握了东西方面临的共同困境,选择家庭为主要框架,来研讨更深的文化问题。
  《推手》中老朱退休后希望过中国传统的三代同堂的理想家庭生活,但因为文化思想、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不同,无法和洋媳妇和睦相处,西语论文范文,不能融入儿子的家庭,“三世同堂”和睦相处的传统家庭理想破灭,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被破坏;传统家庭模式被解构的同时,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变化。在《喜宴》中,作为传统家庭伦理代表的高父和高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儿子同性恋的事实,这实际上是传统家庭道德向现代的转变;当然在家庭被解构的同时也进行着家庭的重组。《饮食男女》中,名厨朱师傅丧偶后和女儿们组成最初的家庭,但是随着三女儿和大女儿的搬离,老朱又出人意料的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宣布成家。原来的家庭就此解体,新的家庭则在新的组合中诞生。
  在“父亲三部曲”中,家庭的解构与重组是由于现代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对立和冲击所引起的。在家庭中,不同成员所代表的文化的异同和对立是家的解构的主要原因,但家庭的重组则是不同成员相互妥协和包容的结果,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妥协和包容。
  (二)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对立
  文化的异同和对立是“父亲三部曲”中剧情冲突的内在根源,也是电影的主题所在。李安以家庭为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对立的全方位的展现,表现了他关于当代华人生活近况的深刻把握,同时通过对家庭矛盾的解决,表现了他关于文化冲突和近况的出路的思考。
  《推手》的开头:由镜头移动慢慢推出的身穿中式服装和布鞋的老朱在打太极拳、写书法,一头金发的玛莎则坐在电脑前写作;吃饭时,一个吃的是中餐,而另一个吃的则是西餐;他们的活动往往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或玛莎作为老朱活动的背景,或老朱作为玛莎的背景,由此形成了一种对比,让观众领悟两种文化的不同形态;《喜宴》中,在简洁的西式婚礼和繁琐的中式婚礼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特别是对中式婚礼中铺张的喜宴和庸俗的闹洞房之过程与细节的展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雅的一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当然李安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文化冲突近况的出路问题的思考。在对家的解构的略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是在向现代转化和过渡的,现代西方文化占据着优势,但是李安并不是简单、直接的对两种文化进行评判,而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来让观众自己略论。总的来说,西语论文,两种文化没有孰长孰短、孰优孰劣的问题,李安只是希望两种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吸收,使人们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
  二、李安电影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一)双重文化身份对李安电影的作用
  李安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自然使得他具有一种双重文化身份,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跨文化的品格,中西两种文化背景的观众在他的著作中都能体味到影片所想要传达的情感。在以本土文化关照西方异域文明的同时,李安就借着自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眼光来反看其自身的中国本土文化,双重文化身份给与了李安更为宽阔的双重视野,也使得他的电影语言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李安执导的他的第一部著作《推手》中,代表西方文化的妻子玛莎和代表中国文化的父亲老朱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之势。而朱晓声在父亲和妻子的冲突之下,表现出来的茫然和伤感,更是李安在中西文化冲撞下的体验。
  而他的双重文化身份对他作用最为成功的影片当属《卧虎藏龙》,在影片《卧虎藏龙》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是李安在影片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这份“礼”与“义”。李安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剑法及各种武术经典得以在世界观众面前做出精彩的表演。这些都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带有神秘感的国家的探索心理。李安将中国武侠片赋予了新的概念,也因此片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
  (二)李安电影对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作用
  在李安的电影里,让我们普遍地看到了一种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下的创新。李安电影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同时接受了,他的这种成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符合了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在电影从欧洲传到中国的时候,就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的时候,在欧洲电影现有的状况下取长补短,并向别人学习发展。再到如今跟自己的文化相结合,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正是华语电影应该走的方向。这里就充分地体现了二者融合的观念。
  中国电影正在大步向前迈进,走向国际化,走向世界舞台。但是真正的想让华语电影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并非易事。从李安现象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有电影界人士也曾说:“李安现象应该是当今导演应该走的方向。”在一些专家提到华语电影的国际化策略时,常分为三方面进行研讨:意识形态,文化策略和艺术策略。而这三方面的策略,在李安导演的影片中都能很容易的找到。总结看来,李安导演在面对文化冲突与碰撞时,首先表现出来的同样也是一种茫然,然后在迷茫中探究,最后冲破迷茫找到自我认同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李安在各种文化之间采取的是一种平衡而不是失衡,他包容文化而不是文化对立,是求同存融合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李安实现了自我的创作方向,同时得到文化的认可。
  李安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影片开创了一种探求文化与亲情、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类型。同时他还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尤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慰川.浅谈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叙事主题及美学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石云亭.李安获奖的启示[N].湖北日报,2017(2).
  [3]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