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5)[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现代化并非是一项单一的经济发展指标,而是一项关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它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谐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历史上,发达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不但对本国,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污染;一些发展中国家怀着加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心情,置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于不顾,结果对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教训是深刻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务之急,但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破坏为代价,各穆斯林民族地区更不能急功近利,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现代化,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的10个穆斯林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基础最脆弱的地区,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方面。在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各穆斯林民族地区,不仅要依靠法学法规和行政的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尚应从长计议,标本兼治,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而开发利用伊斯兰文化的生态环境理念,通过宗教的神圣感来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促进环保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有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植物、矿物及各种生物和无生物、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惟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主使其成为他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第10章14节)。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保护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类除了处理好同类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与自然相为命,共存共荣(第2章22节)。要求人们在消费资源时要有节制,不可浪费,不可竭泽而渔(第7章31节)。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动物乱捕滥杀。他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环境,他热情地鼓励道:“任何人植一棵树,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界受到真主的恩惠”。

  不难看出,伊斯兰教的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尽管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衣,我们仍能发现其中某些有价值的理念,值得借鉴和利用。如能对其赋予现代内容,进行现代转换,必然对我国各穆斯林民族地区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铮,伊斯兰教改革与现代化[J]伊斯兰教与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1.10

  [2]王玉波、瞿明安,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3]东噶仓•才让加,近年来回族在青海高原的商贸活动论述[J].回族探讨1997,(4):16-20

  [4]丁宏、张国杰,百年中国穆斯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179

  [5]马明良,伊斯兰教与西部大开发[J].青海民院学报2002,(2):70-75.

  [6]彭树智,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7]路甬祥,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J].新华文摘.2002,(10):145-147.

  [8]周瑞海,宁夏回族教育五十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9]马明良,对于青海回族教育的若干问题[J].回族探讨,1999,(2):48-51.

  [10]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