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在”字句为探讨对象,探讨范围界定为“±NP/在/X”句式的“在/X”结构(如:“他[在]家”中的“[在]家”)、“PP/NP/VP”句式的PP结构(如:“[在]他眼前,立刻浮现出他的四大敌人”中的“[在]他眼前”)、“NP/PP/VP”句式的PP结构(如:“他[在]图书馆看书”中的“[在]图书馆”)、“±NP/V/在/NL”句式的“V/在/NL”结构(如:“他坐[在]凳子上”中的“坐[在]凳子上”)以及“NP/V(了)/O/在/NL”中的“V(了)/O/在/NL”结构(如:“年轻的高忠缚了一串鞭炮[在]长竹竿上面”中的“缚了一串鞭炮[在]长竹竿上面”),探讨内容主要贯穿“在”字结构的表意功能、句法特点、语义指向及其与越南语对应结构的对比。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共分为七章。章节安排和探讨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在”字句探讨的近况进行综述 第二章介绍本文的探讨对象、探讨内容、理论措施和语料 第三章对“±NP/在/X”句式中的“在/X”结构进行探讨。探讨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在/X”的表意功能;(二)、“在/X”的句法特点;(三)、对“±NP/在/X”句式中的“在/X”和越南语“±NP/o/X”句式中的“o/X”结构进行对比探讨。 第四章对“PP/NP/VP”与“NP/PP/VP”句式的PP结构进行探讨。探讨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PP的表意功能;(二)、PP的语义指向问题,PP仅限于“在/NL”结构;(三)、与越南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同时提出“PP±NP/VP”、“NP/PP/VP”句式与越南语对应句式互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对“±NP/V/在/NL”句式的“V/在/NL”结构进行探讨。探讨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对V进行考察;(二)、根据V的不同类别将“V/在/NL”的语义内容进行归纳;(三)、与越南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同时提出“±NP/V/在/NL”句式与越南语“/NP/V/tai/o/NL”句式互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对“NP/V(了)/O/在/NL”句式的“V(了)/0/在/NL”结构进行探讨。探讨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NP/V(了)/O/在/NL”句式成立条件的制约因素考察;(二)、与越南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同时提出“NP/V(了)/O/在/NL”与越南语“NP/V/O/tai/o/NL”句式互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对“在”的演变轨迹及其词类的确定与划分进行探讨。 文中应用语义指向略论法、语义特征略论法以及对比探讨略论法等理论措施,对现代汉语“在”字句进行探讨。探讨中,将这五种句式分化为若干下位句式,并对“在”字结构的表意功能、句法特点、语义指向进行探讨,同时将其与越南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一)、对“PP±NP/VP”以及“NP/PP/VP”句式中“在/NL”的语义指向问题而言,本文的探讨措施是将这两种句式分划为八类,根据动词V、处所词NL、动作参与者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在/NL”的语义指向内容。同时,从句法和语义维度解释“在/NL”的语义指向,认为,“在/NL”的指向在遵循句法邻接性准则的基础上,会遵循语义突显性准则,即:“在/NL”会优先指向在语义上突显其变化性的那个论元。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语义突显才能突破句法邻接性,优先指向语义上突显其变化性的那个论元呢?本文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NL[承载]/[容纳]的特征;二是结果化与焦点化的优先选择;(二)、对进入“±NP/V/在/NL”句式的V进行考察,根据时空坐标系描述进入该句式的V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将进入该句式的V归为十一种不同类别,同时还指出,“±NP/V/在/NL”句式产生歧义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V的语义不同引起的。根据V的语义特征,将“V/在/NL”的语义内容归纳为“NP受动作的作用[/位移]至NL”、“动作状态呈现在NL”、“NP是V产生的结果,NP[/附着]于NL”、“NL是NP出现或消失的处所”四种语义信息;(三)、对“NP/V(了)/O/在/NL”句式成立的制约因素进行探究,认为,“NP/V(了)/O/在/NL”能否成立受三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受V音节数的制约(单音节动词相对来说更容易进入);二是受V语义上的制约(V是否具有致使0[/停留]于NL的语义特征);三是受NP和O之间的关系的制约(NP和O是否是附着关系或者是否具有NP通过V使O[/停留]于NL的语义内容)。关于“NP/V(了)/O/在/NL”的语义信息,可以归纳为:致使O[/停留]于NL,NL是O的终点或存留点;(四)、根据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对应句式的对比,得出:虽然汉语和越南语都属于SVO型语言,但汉语中,处所状语置于句中位置时比较自由,置于句末位置时并不自由,而越南语则恰好相反,处所状语置于句中位置时不自由,置于句末位置时很自由,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越南语处所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是符合SVO型语言的,而汉语句子的状语位置,从原本的符合演变成了不符合SVO型语言的语序,至于其演变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五)、文中提出“在”字句和“tai/o”字句互译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越南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在掌握汉语“在”字句和越南语“tai/o”字句时走进误区的可能。 由于水平和时间的关系,本文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进入“NP/V/在/NL”和“NP/V(了)/O/在/NL”句式的V,仅停留在依据语料进行归纳V的类别,而没有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文中也只对动词“在”和介词“在”进行探讨,而忽略了副词“在”的探讨,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在”字句探讨缺乏一定的整体性。我将在今后工作实践中继续加强,使汉语“在”字句探讨能更加系统和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