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国内荧屏多年各占半边天的日韩剧热流逐渐消退,伴随着泰剧被引进国内市场,由最初央视引进《俏女佣》小试身手的铩羽而归,到如今安徽卫视《天使之争》后大展拳脚的意气风发,一举打破了国内观众对泰国原本的狭隘认识观,甚至开始了解泰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等。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泰剧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其中又以家庭伦理剧为主,而同以家庭伦理剧为主的国产剧其受追捧程度却是望尘莫及。那么,中泰家庭伦理剧究竟又有何不同?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泰剧;家庭伦理剧;比较探讨;中泰电视剧 一、文化生态环境比较 众所周知,中国由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由于本国浓厚而又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本位思想观,表现家庭伦理一直是中国影视著作中的传统主题。曾有人说:“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电视剧的一棵参天大树!”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作用,自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正式奠定了儒家思想作为我国正统思想的地位,几千年来与封建社会融为一体渗透到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引导着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和日常行为规范。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国人对伦理道德十分注重,封建社会讲究“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基本道德原则,这种社会道德体系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加以发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直延续至今。 其次,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和子嗣的繁衍促成了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享受“天伦之乐”是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下,遵从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亲人之间家和万事兴,为人子对父母尽孝,为人兄对手足尽悌,夫妻之道相敬如宾,教育子女厚德载物,等等。 再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政治上推翻三座大山提高了以工农兵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加上“文革”时期长达十年之久的思想运动,决定了家庭伦理剧最初以普通百姓生活情感为主体的美学思想。 泰国古称暹罗,佛教是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也是泰国人生活的精神重心。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公元7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所以佛教成为泰国国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王室仪式、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以佛教作为规范,佛教思想深入人心。①泰国现今虽为君主立宪制度,历史上仍有过数百年的封建制与奴隶制时期,因此泰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 1.等级森严的封建土地制度“萨克迪纳制”,封建主对农奴的绝对剥削。 2.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强调业报轮回,穷人苦是因为前世作孽,贵族的权势地位源于前世功德,穷人要认同别人的今生之福,佛教思想主张忍让、顺应天命、逆来顺受,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形成了泰国人服从上级,不反抗的习惯,基本上已经深入到泰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泰国在近代曾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一定程度上属于资本主义阵营,虽然最后未沦为殖民地并争取到了国家的独立,但有别于中国的民主思想阶级革命的彻底,民主体系不健全,阶级矛盾严重,两极分化严重,这种现象决定了泰国电视剧以上流社会生活为主体的美学思想。 除此之外,泰国古时素可泰王朝时期当权者对流入本土的华人移民给与宽容政策,到18世纪福建人大批移居泰国,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泰国民间,丰富了泰族文化。言情小说充斥着泰国文学场景,早期泰剧大多改编于言情小说,如1994年的Dao Pra Sook/《金星》,泰国家庭伦理剧是以爱情与伦理结合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从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转化的非常纯熟。在物质层面深受欧美文化的作用,但东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依然保存得很好成为泰国影视发展的特色。 二、叙事艺术比较 在中泰两国电视剧中“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戏码并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中国2017年的《错爱一生》还是泰国2001年的《凤凰血》,作为早期的“换子剧”在两国电视史上都堪称经典之作,由于时间上《凤凰血》的上映早于《错爱一生》,剧情又如此雷同,曾有观众质疑《错爱一生》剧有抄袭之嫌,以笔者观点两部剧的思维模式和叙事风格异同较大,即便借鉴也不存有抄袭一说。以《错爱一生》《凤凰血》为例,贫穷母亲因私心一念之差交换了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悬殊的身份背景造就了她们未来截然不同的人生,同时引发了两个家庭的恩怨纠葛。 (一)角色塑造方面,环境造就性格 《错》剧富家千金陈想南在艰苦的农村长大,养母凤姑受伤后更肩负起照顾病人的重担,对罪犯养父给予包容和关爱,至纯至孝的想南在剧中似乎充当一个拯救者,引导着贪婪养父的醒悟,忆罗的忏悔。替代想南的顾忆罗自小家境优越、生活富足,养成了骄纵傲慢的性格,生日那天生父陈金鹏为了索取钱财告知真相,那一刻忆罗真正堕入黑暗,为保秘密将生父送进监狱,赶走佣人刘妈,谋杀生母,等等,她为保利益所犯下的罪行固然可恨,但一个在恐惧和欲望中癫狂的坏人就人性而言似乎也符合逻辑,可以理解。而《凤凰血》中楠凤和阿帕查将善恶对比强化,形成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鲜明性格,作为佣人女儿的楠凤自打进了家门便受到小姐阿帕查的欺辱和虐待,养母索宜被误伤后找到阿帕查据理力争反遭毒打,为争爱人阿帕查甚至雇人绑架楠凤意图强暴,后期得知真相对楠凤的恶行愈演愈烈,从陷害到谋杀种种行为令人发指,使观众对待善恶角色的立场十分坚定。至于剧中男性角色的塑造,同为两个女人爱的男人,马奔出身贫寒,凭借自身努力力争上游,在感情上尽管倾向想南,但性格的懦弱和现实生活最终促使他娶了富家千金忆罗,得知妻子出轨后宁愿选择逃避,帮妻子偷取遗嘱等都展现了较为人性化的一面。而格力出身上流社会,对待爱情立场更为果断坚定,后期因为好友兼情敌的拉辛患癌曾一度放弃过楠凤,这样霸道感性、帅气多金的男主角则更多的迎合了女性观众。 (二)叙事风格迥异,生活化VS戏剧化 国产家庭剧作为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情感和人生百态,《错》剧从“文革”末期到新世纪有一个社会背景的过度,剧情发展平淡自然,尽管有矛盾冲突,总的来说还是贴近现实生活,除了想南、忆罗和马奔三人的主要感情矛盾,同时也更多地叙述了人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如想南打工求学的艰辛、马奔的事业经历等,思维模式更为具体、全面。 泰国家庭剧缺少社会背景的衬托,省略了生活中的俗事与外来因素,《凤凰血》以楠凤和格力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全剧,将人物之间的感情矛盾激化和问题复杂化,人物情感表现倾向暴力、野蛮,如阿帕查对楠凤的毒打,格里对楠凤的强占;剧情设置上,强烈的戏剧冲突充斥荧屏,阿帕查知道真相后因愤恨杀了生父阿乔,为了掩盖真相接连杀盖瓯灭口,将阿侬奶奶推下楼,甚至掐昏生母索宜,几乎人挡杀人。到最后昭仪带枪冲进会场杀人未果,越语论文范文,阿帕查接着捡枪挟制人质,这样的剧情过于戏剧化,思维模式较为简单、单一,但也抓住了观众寻求视觉刺激的心理。 (三)视听比较,故事VS声音 相比于国产剧喜欢应用镜头和情节体现情感,泰剧则偏向于应用音效和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伴随人物情绪的背景音乐往往预示着事态的发展。《错》剧中想南生父罗尔和忆罗生父陈金鹏同坐一桌喝酒长谈,时空蒙太奇的手法让这两个同被放逐的男人给人一种悠远和怀旧的伤感情怀。《凤凰血》中阿帕查为阻止真相揭露,想要用药谋杀阿侬奶奶的过程中强烈的音响效果作背景衬托,以及在其床前发泄愤恨时,语言、动作夸张的情感表达近乎舞台剧的表演效果。 三、精神审美价值比较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文化在于以社会为背景、家庭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和人伦道德,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入新世纪以后,新思潮的作用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颠覆了以往传统家庭伦理观,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现代家庭伦理观念形成,家庭人物的关系转为了多层面的发展,家庭问题也呈现多元化。 (一)婚姻关系的时代特征 婚姻作为家庭生活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发展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金婚》中文丽和佟志这对平凡夫妻漫长坎坷的婚姻史代表了老一代的婚姻观,他们的婚姻经历了20世纪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的五十年,伴随新中国历史变化最激烈巨大的五十年他们经历了无数家庭问题,热恋期的婆媳问题、养儿育女、生活压力,进入中年疲劳期的七年之痒、外遇危机、子女问题,再到老年期的丧子悲痛、病魔缠身等,凭借着自身坚韧、顽强的毅力夫妻携手走过一生,传统家庭伦理下的婚姻虽然艰辛但真挚恒久的感情也让人羡慕。而新时期《裸婚时代》中童佳倩和刘易阳这对儿小夫妻的婚姻则是具有新思想的现代爱情,尽管爱情长跑拉了近十年,但没有物质基础下的奉子成婚在金钱至上的社会更需面对重重考验,个体价值观和私人化情感的膨胀让婚姻生活在婆媳问题、生活事业两不顺、外遇诱惑等压迫下濒临崩溃,从感性激情的结婚到矛盾爆发的离婚也是现代人快餐式婚姻的表现,最后在平淡后回归理性,在感性与理性中相互包容与理解重新审视婚姻生活。 (二)从血缘到非血缘的亲情 手足之情在传统伦理道德中一直备受重视,这种亲情伴随现代婚姻观的改变有了一个新的诠释,《你是我兄弟》讲述了一家四兄弟在父母意外过世后,老大马学武遵从“长兄如父”的伦理责任担起家中重担,老二马学军为野心在外打拼闯荡事业,四兄弟相互扶持各自走出一条人生大道,体现了血缘上的宝贵亲情。再到《家的N次方》父母婚姻的离合带来家庭的重组,经历两次婚姻的文楠嫁给同样离异的富豪薛茂祥,导致了子女们的家庭重组,文楠亲子楚牧、前夫女儿齐齐以及薛家姐弟在文楠的包容和开明下经历磨合融入一家,在薛家破产后家人之间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建立了一种非血缘的感人亲情。 (三)母亲的多方位表现 从古至今,母亲一直是让人歌功颂德的伟大形象,她们慈爱、无私、默默奉献在家庭中扮演多个角色,传统伦理观念的转变使母亲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表现,《我的丑娘》王大春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养大,不断宽容儿子的过错,为儿子饱受委屈奉献一生,表现了母亲最原始光辉的一面。《婆婆来了》王美嫦作为儿子王传志母亲的同时也是媳妇何琳的婆婆,在老一代等级观念、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守旧思想与城市娇养媳妇的新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表现了母亲为维护子女私心的一面。 泰国家庭伦理剧以家庭为基础、佛学为框架,现代上流社会背景下将家庭矛盾夸大化,展现强烈的戏剧冲突,以主人公的爱情苦难推动剧情发展,将传统伦理观与现代伦理观融合,打破伦理观的同时利用因果报应的表现手法回归人性真善美。 1.婚外情引发的爱恨情仇 外遇问题在当代婚姻破碎原因中占有很大比例,生活中因为出轨造成的悲剧不在少数,2002版《影子姐妹》讲述了Nin的妹妹Tha单纯无知被有妇之夫的企业老板引诱意外怀孕,老板的妻子因为丈夫长时间出轨感情受到创伤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上扭曲,夫妻间的矛盾更导致了家中子女的叛逆和堕落,老板的逃避责任和老板妻子的恶意羞辱让Tha心灰意冷后选择了自杀,姐姐Nin从美国归来为妹妹报仇,仇恨伤害了每一个人,最终大家在痛苦中自我反省,老板向病床上的妻子求得原谅回归家庭,并到Tha的墓前忏悔。这样的外遇情仇在《恶魔的火焰》中再次加剧,女主Kao的妈妈为了追求物质生活抛弃了年幼的子女做了别人的情妇,男主Suang的爸爸富甲一方,欲望的放纵和情妇的恶意破坏导致了家庭的破碎,Suang的妈妈因为丈夫出轨和情妇的羞辱变得极端偏执,泰语论文,两个女人在野蛮与暴力中斗智斗勇誓要至死方休,作为子女的Kao和Suang因两个母亲间的矛盾从误会厌恶到相知相爱,历经艰难结合的婚姻终因母亲的仇恨分离,Suang的父亲由于一手造成的家庭悲剧离婚后在痛苦中自我放逐,Suang的母亲不忍儿子为爱酗酒、意志消沉选择妥协;Kao的母亲在佛前顿悟,为了女儿去向Suang的母亲忏悔,回归家庭后向警察自首最终化解了矛盾,最后一幕定格在了子女们的幸福家人和睦相处中。过度戏剧化的剧情虽一定程度脱离了现实,野蛮与暴力充斥荧屏,也让观众心理从刺激到疲惫,苦难后的幸福感人至深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金钱和肉体欲望的满足只是一时的,家庭美满才是我们最终的向往。 2.家产争夺中的亲情回归,佛学思想的表现 在上流社会中财产争夺一直是家庭矛盾的主导因素,金钱私欲的膨胀导致了亲情的淡薄,《金沙别墅》的女主人公Pot遵照父亲意愿从乡下去往大城市的豪门金沙别墅,别墅本是属于Pot父亲的财产,现在是她姑姑以及姑姑子女们的家,Pot的到来引发了她姑姑害怕别墅被夺走的恐惧,所以姑姑一直对她心存敌意,姑姑的家庭成员中有厌恶她也有喜欢她的,仆人们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Pot在这个大家庭中经历了人与人之间从利益纠葛到阶级矛盾的冲突,最终恶有恶报,大家忏悔自己过往的罪过,而Pot的善良倔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一家人回归和睦。典型的因果报应剧情,姑姑的刻薄、姑姑三女儿的狠毒、Pot妹妹的自私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性,在最后经历丧子之痛、丈夫入狱一系列变故后突然醒悟,回归人性,在精神上Pot的忍让、原谅代表佛学思想引导的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3.家庭矛盾扭曲子女价值观,斯德哥尔摩式爱情的展示 如今社会不少父母在为子女提供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子女的精神需求,一味金钱欲望的满足和缺爱的空虚内心可能导致子女价值观的偏差,《临时天堂》中富家子Kawee自母亲去世,父亲身边女人不断对自己关心甚少,养成了他自负狂傲、傲慢无礼的个性,他认为金钱地位代表一切,女人都是爱慕虚荣,对真心爱慕向自己表白的Lee漠视嘲讽,对父亲和继母针锋相对,而后Lee意外嫁给Kawee的父亲后同一屋檐下矛盾纷争不断。Lee的妹妹Narin倔强的性格吸引了Kawee,但因厌恶Lee为了报复不断伤害Narin,尽管不知不觉爱上了她,但在两人相处中他不懂如何去爱,表现出的更多是暴力与野蛮,绑架、强暴作为两人拉近距离的一种相处模式,这种施暴者与被虐者在暴虐中产生的情感是新型的斯德哥尔摩式爱情,也是泰剧的一大特色与看点,观众的虐恋情怀在此剧中得以满足。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平民叙事风格虽能更好地反映现实社会问题,但太过贴近生活的现实家庭矛盾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产生心理疲劳和乏味,而泰国家庭伦理剧过于戏剧化的情节一定程度脱离现实,就未来发展看,泰国作为世界上混血儿最多的国家之一,国际影视对混血儿的高度认同让泰剧拥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欧亚混血让东西方观众更易于接受,热带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以泰剧在中国如今的火热程度必然引发继韩剧之后相关的蝴蝶效应,发展前景广阔。 注释: ① 百度百科:泰国佛教,http://baike.baidu.com/view/800371.htm。 [参考文献] [1]陈华.泰剧的流行对我国受众的作用[J].新闻世界,2017(05). [2]刘玲.中译泰剧的叙事模式--以电视剧《卧底警花》《伤痕我心》为例[J].四川戏剧,2017(01). [3]于帆.泰剧会不会是昙花一现[N].中国文化报,2017-07-19. [4]薄文泽.泰国影视剧凭什么吸引观众[N].中国艺术报,2017-08-26. [5]杨雪.泰剧悄然走俏 泰风席卷荧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7(11). [6]徐小立,胡筱.从“粉丝”身份转变看泰剧在中国的传播[J].云梦学刊,2017(03). [7]侯芳芳.泰剧进入中国市场的传播学略论[D].南宁:广西大学,2017. [8]江环.从韩、泰剧差异中看泰剧流行原因[J].华章,2017(11). [9]刘朋朋.中国家庭伦理剧变迁的文化探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0]霍兴辉.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探讨[D].保定:河北大学,2017. [11]孙宜君,马晶晶.近十年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取向[J].中国电视,2017(02). [作者简介]李百晓(1980— ),男,山东临沂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电影学2017级在读探讨生,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探讨方向:影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