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个朋友在那干,后来耗着难受,就走了。”信托业一位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近年来中泰信托企业信托业务很少,内部变更频繁,管理混乱,至于变化的原因,业内人也有些说不清楚。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在上期《投资者报》独家报道《掌管7.5万亿信托的人》的统计中,中泰信托2017年底信托资产规模为108.5亿元,排在倒数第五。 2017年后,信托业高速发展,但该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资本收益率均下滑。为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报向中泰信托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未能给出合理解释。 信托业务“滑铁卢” 作为首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企业,早在2004年至2017年,中泰信托和中诚信托并驾齐驱,信托资产规模均位居业内前十。 在随后的变动中,人保集团先后成为中泰信托实际控制人和中诚信托第一大股东,中泰信托的信托业务却一落千丈,排名从前端跑到后列。在业内看来,人保集团并不重视中泰信托的业务发展,反倒对其持股的大成基金很感兴趣。 尤其在信托很火爆的这几年,无论是成立时间相近的中融信托,还是人保控制的中诚信托,抑或金融机构系背景的建信信托,均在行业前十,信托规模进入了“千亿时代”,相比之下,中泰信托的发展却跌跌撞撞。 依照中泰信托官网信息,企业目前主要股东构成为: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企业(下称“华闻控股”)持有31.57%,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企业持有29.97%,广联(南宁)投资股份有限企业(下称“广联投资”)持有20%。 2017年,中国人保旗下人保投资控股有限企业(下称“人保投资”)对广联投资的持股达51%;2017年,人保投资拿下华闻控股55%的股权;其中,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企业(下称“上海新华闻”)由广联投资与华闻控股各投资50%设立,持两家上市企业股权--新黄浦13.48%和华闻传媒19.65%。 而新黄浦又持有多家期货、券商、信托等金融企业股份,其中的核心资产即中泰信托及中泰信托所持有的大成基金48%股权。 就在易主的次年,中泰信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分别从2017年的15.1亿元、5.9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12.7亿元和2.3亿元。直至2017年末,业绩也未恢复到2017年时的水平。 其信托资产规模也增长缓慢,逐渐落后于同业,2017年末已跌至倒数第五。 三换实际控制人 短短几年间,中泰信托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手,实际控制人从“华闻系”到人保集团,再到北京国际信托有限企业(下称“北国投”)。 受股权问题作用,人事变动也愈演愈烈。“企业管理层不稳定,势必作用业务的发展。”资深信托人士王彬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中泰信托近年来的变化,与华闻系的几度易主不无关系。 华闻系灵魂人物是王政。2017年前,王政是中泰信托实际控制人,后因牵涉上海社保案,王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王政案发后,人保入主华闻控股,对原“华闻系”管理团队进行清洗的传闻一度成为市场热点。2017年4月,王政出狱,泰语专业论文,试图夺回一手打下的“华闻系”江山,错综复杂的“华闻系”股权抢夺战屡屡传出。 2017年12月10日,新黄浦公告称,其股东人保投资正在探讨对所持华闻控股股权的整合事宜,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的可能。 次年6月,人保集团将“华闻系”股权挂牌出让。2017年4月下旬,停滞半年多的“华闻系”股权转让水落石出,泰语论文题目,北国投成功竞标,成为中泰信托的实际控制人。 北国投为竞购“华闻系”股权,发起设立了“德瑞股权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德瑞股权信托”)用于融资,关于信托计划的实际控制人,多家媒体先后提及,北国投为竞购“华闻系”股权发行的次级信托资金来自两家民营地产公司。 据报道,这两家机构一家是1990年成立于香港的沿海绿色家园集团,1997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致力于投资中国内地房地产业。另一家是以地产开发商身份示人,却在资本金融领域动作频频的合资公司联合置地,实际控制人为严林平。 不过,在北国投接手之前,不被重视的境遇令中泰信托多少有些尴尬,中泰信托手中48%的大成基金股权,传闻也是中国人保最想“直控”的部分。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吴焰曾表示,他最看重华闻系旗下的大成基金。2017年12月31日,新黄浦发布公告,称企业出席中泰信托股东大会,审议并同意中泰信托以13.99亿元价格转让大成基金48%的股权给中国人保。 随后,新黄浦及中泰信托中小股东质疑中泰信托违规转让大成基金股权,转让价格低于评估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贱卖”嫌疑,伤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人保“直控”大成愿望落空。中泰信托2017年年报显示,其对大成基金的持股比例仍为48%。 不过,在业内看来,信托企业想做业务,快速发展不是不可能,除去外部环境作用,企业的管理、战略、资源等非常重要。 “从行业的角度看,信托大多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背景资源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和模式,侧重点不一样,不能说哪家企业好或不好。”用益信托略论师李阳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