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公主诗琳通与中文的故事[泰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泰语论文 责任编辑:Anchali更新时间:2017-06-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家学渊源,学业出类拔萃
  
  诗琳通公主开始学习中文,据说是受母亲诗丽吉王后的鼓励。
  诗琳通公主的祖父玛希敦王子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医科,被称为“泰国现代医学之父”。父亲普密蓬国王在瑞士洛桑读完大学预科后进入英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深造,毕业后又到洛桑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工程科学和医学。普密蓬国王对音乐造诣颇深,尤喜演奏钢琴和萨克斯管,曾获得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颁发的“荣誉院士”称号;其语言天赋也着实让世人瞠目:居然精通7种外语;其绘画和摄影水准堪与专业人士媲美。
  普密蓬国王对祖宗的遗训严循凛遵,但在婚姻方面却反其道而行。泰国的历代国王虽不能说是后宫佳丽三千,但也是粉黛如云。而普密蓬国王在位近60年,始终伴随在侧的却只有诗丽吉王后一人。诗丽吉王后1932年出生于泰国贵族家庭,父亲是职业外交官。1948年已即位的国王在法国枫丹白露邂逅泰国驻法国大使的女儿诗丽吉。国王年轻时酷爱飙车,在瑞士时出了一次车祸,当时诗丽吉前往探视,遂与国王陛下永结同心。
  国王夫妇有4个儿女。1972年大公主瓦塔娜远嫁美国并放弃了公主的地位,2000年初离婚后又重返父母身边;二子马哈・哇集拉隆功是国王夫妇的独子,1972年被立为王储,现任泰国皇家第一卫队将军;最年少的公主朱拉蓬也已与一位泰国平民结婚。
  诗琳通公主是普密蓬国王和诗丽吉王后的第三个孩子,1955年4月2日生于曼谷。她从小热爱学习,1958年,她年仅3岁就进入皇家吉拉达学校学习泰文和英文,在学校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考试成绩都给普密蓬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带来喜悦和宽慰。1967年,公主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全泰国第一的成绩。1972年,毕业于吉拉达学校高中部的诗琳通,与普通泰国人民的子女一样参加高考,以总分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泰国最高学府朱拉隆功大学,该大学是以她祖父名字命名。她在学校选修了泰文学、历史、巴利文、梵文等专业,1976年的毕业考试中,她又以优异成绩获全系第一。毕业典礼上,普密蓬国王亲自为朱大毕业生颁发证书,公主从父王手中接过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和历史系金质奖章。
  诗琳通公主不仅学业优异,她还热心于国务,一直担任父王的秘书,是父王的高参和得力助手,更被认为是父王精神的继承人。1977年她被册封为”马哈・扎克里”公主,这意味着她与哥哥、王子马哈,哇集拉隆功一样享有王位继承权。
  
  学习中文,感受中华文化

  公主对语言文化有特殊的兴趣。在已精通英文、法文、高棉文、巴利文和梵文后,她又打算开始学德文,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诗丽吉王后喜欢音乐和语文,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束埔寨、越南等近邻国家的语言文化更感兴趣。据说王后当时建议诗琳通:”学中文吧,而且一定要学会。”
  公主先后师从9位中文教师。从1981年到2001年,她每周六上午都邀请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官员教授中文。2001年她还到北大集中学习了一个月,中文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诗琳通公主上课从来不迟到早退。有一回她从瑞士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到曼谷时已是清晨五点,但她不顾旅途劳顿,仍按时上上午九时的课。
  她不仅勤奋,泰语毕业论文,也学得很活,据曾教公主唐宋诗词的王晔老师说,老师在讲古诗词时,她往往当下就用铅笔画出一幅画来。如学李清照《漱玉词》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就在纸上画出小船,荷花、鸥鹭;学《朝发白帝城》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画出江水和岸边吊在树上的猴子。她还很喜欢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称这首诗“读来好像在清晨,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公主就是这样边学边体会,不断地融会贯通,她对中国诗词、绘画、音乐及中国文化的其它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曾说:“中国古诗是没有颜色的画,画是没有声音的诗。”而对中国的书法和音乐等有助于修身养性的影响,公主也颇有体会,她说:“我觉得中国的书法、太极拳和中国音乐都是相通的,都含有一种力量,同时又能让人头脑安静。”公主还会步原诗之韵创出新诗,赋予新意。例如,曾有一个泰国民乐团的指挥请求她赐予模仿中国风格的泰国古典乐曲《采桃花》曲词,公主在将译好多年的《春晓》交给他们的同时,还另步《春晓》之韵扩充了三篇,以便与《采桃花》的风格更契合。这3首诗后来译成了中文,其中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中泰手足情
  绵延千秋好
  撷花相馈赠
  家国更妖娆
  前面的两句后来广为流传,当年朱铬基总理访问泰国时,就曾在讲话中引用这两句诗。
  
  亲身体验,遍访龙的国土

  学习探讨中国语言文化,也激发了公主对中国的向往,并将她引向这个龙的国度,而中国也因此幸运地 得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珍贵朋友。
1981年5月,诗琳通公主首次访问了中国,成为泰国王室成员访华第一人。她在这次访问中,游览了北京 故宫、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等等。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当我第一次踏访龙的国土时,就被她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吸引,被她的美丽山川所感动,我想知道她的过去与未来,我要了解她的全部风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心要走遍中国。”
  从那时到现在,公主先后20次访问中国,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在公主探析丝绸古道的时候,正赶上伊斯兰教的斋月,大家走饿了,可一时没找到吃的。公主风趣地对大家说:“丝绸之路成了丝路之愁”。一句话,不仅冲淡了随行人员的尴尬、不安和歉疚,也让人感受到了她那善解人意、豁达开朗的性格,更体现了她扎实的汉语功底。
  中国之行也增加了公主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公主曾说过:“以前关于中国画中的山的形貌很不解,直到来到黄山和桂林,才明白那种不同的韵味。”
  诗琳通是一位学者型的公主。她把每次访华的情况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在她第一次访华归国不久,她就以饱满的热忱写成了厚厚的游记《踏访龙的国土》;访问考察丝绸之路后,她很快写作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纪实文学集《平沙万里行》;东北三省之行后,出版了《云雾中的雪花》;1995年2月访问云南,她接触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历览大理、石林、西双版纳等名胜,归国后写了《云南白云下》,泰语论文题目,此书被泰学术界誉为“妙笔生花、美不胜收的好书”;1996年8月,她乘船游长江三峡,考察三峡大坝工程,汲取水利水电知识,行程结束后写了《清清长江水》十书;1997年访问广东并以贵宾身份参加香港回归中国盛典后,写了纪实专著《回归大中华》,泰国多家刊物转载了其中部分重点章节;1999年4月访问江浙水乡后,写了《江南好》。这7部著作中的前3部已译成中文出版。
  
  促进交流,中泰友好使者
  
  特别有意义的是,公主每次访华,每出版一本有关中国的书,都会在泰国掀起一次“中国热”,泰国游客中近年掀起的丝绸之路热、长江三峡热、中国西部热和西双版纳热都是受公主作用,至今热度不减。用泰国人民的话说,沿着公主的足迹游览中国是他们的心愿。
  
  她除了著书立说向泰国人民介绍中国外,还亲自翻译中国的文学著作。凭着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特别爱好和探讨,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克服许多困难,将100多首唐诗翻译成泰文,译文文字优美,音韵悠扬。其中的一部分集结出版,诗集取名为《诗琳琅》;后来泰国法政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又将其译诗34首编辑成册,取名为《琢玉诗词》,如今它已成为公主母校朱拉隆功大学和泰国另一名校法政大学中文系的教材。
  公主对在泰国推广中文教育更是不遗余力。她说:“中国和泰国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从古时候就开始了,泰国人民很早就认识中国了,现在泰国没有一点中国血统的泰国人很难找。学习汉语不仅促进泰中两国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还有助于泰国在其他方面,比如科技、学习领域里学习中国先进的知识。现在泰国的书店能买到各类汉语书籍,包括计算机方面的汉语书籍,我认为,几年后,汉语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学习汉语很重要。”
  在中泰建交以前,泰国华文学校教授的是中文繁体字和汉语注音字母,当地有限的几家华文报纸也一律采用中文繁体字。而且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泰国的华文教育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华文报纸发行量有限,作用不大。诗琳通公主有力地推动了汉语普通话和中文简体字及汉语拼音在泰国的传播和流行。现在,泰国法政大学、诗纳卡琳威洛大学和清迈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中文专业相继为学生教授汉语普通话、中文简体字和汉语拼音。
  公主还非常关心与下一代的交流。在她的法文儿童著作《小草的歌》译成中文出版时,公主在序中亲切地写道:“我的法国老师说我的诗有创造性思维措施,和西方人不一样……我希望中国小朋友喜欢我的诗,因为我们都是东方人。”她还曾资助两个中国孩子上学,泰国海啸后,那两个孩子给她寄去了一些钱,请她转交给灾区的人,演绎了一段中泰友好的感人佳话。
  鉴于诗琳通公主对中泰交流所做的大量工作,2000年3月,中国教育部授予诗琳通公主首枚“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奖章;2001年3月,北京大学授予她名誉学位;2001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她“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一项项殊荣正是对公主为中泰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所做贡献的崇高评价,也是两国人民真诚感情的结晶。
  诗琳通公主将于今年4月上旬访问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的首府南宁以及其他地方,这将是公主第21次访华。
  (编辑/杨旭)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