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指由可能或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所引发,当地居民在与政府或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通过激烈行为来表达自己意见和诉求的群体性行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事件参与主体具有规模性;事件发展过程中易发生暴力冲突;暴力的发生具有可预见性;事件传播过程中易滋生谣言传播。以浙江“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进行略论,发现其微博舆论的演变主要通过传播主体、传播议题和传播主体诉求三个方面来表现:酝酿期传播主体是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和政府,爆发期演变为普通网民、意见领袖、政府和媒体,蔓延期与爆发期一致,衰退期传播主体演变为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和政府;传播议题由酝酿期的项目建设演变为爆发期对政府的看法和对事件相关信息的关注,随后蔓延期传播议题演变为对政府的看法、事件相关信息和项目建设,衰退期传播议题主要是对政府的看法和事件的相关信息;传播主体诉求由抵制项目建设和呼吁外界的关注演变为对政府的不满和对“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起因的关注,然后演变为对政府的不满和对犯罪份子处理结果的赞同,以及对事件后续处理的期待,最后传播主体诉求演变为对政府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行为的不满,和由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反思。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传播主体的角度对网络舆论演变的原因进行略论:政府在引导网络舆论和应对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方面主要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和应对策略上的不恰当两个问题,媒体在网络舆论的演变过程中处于相对缺位、失声的状态,公众会采取非理性的表达方式,包括“打砸烧”和传播谣言等来争取舆论的支持的行为。为引导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以更好地防范、化解和应对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媒体应肩负起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责任,加强深度报道;培育公民理性,提高网民的素养。
【关键词】: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 演变路径
摘要6-7 Abstract7-8 1 绪论8-25 1.1 探讨背景和意义8-9 1.2 案例描述--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回顾9-10 1.3 国内外相关探讨综述10-17 1.3.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探讨10-13 1.3.2 网络舆论的相关探讨13-15 1.3.3 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探讨概况15-16 1.3.4 文献述评16-17 1.4 探讨内容及思路17-18 1.4.1 探讨的主要内容17-18 1.4.2 探讨框架18 1.5 探讨措施及设计18-25 1.5.1 探讨措施18-19 1.5.2 探讨设计19-25 2 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25-28 2.1 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25 2.2 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25-28 2.2.1 事件参与主体具有规模性25-26 2.2.2 事件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暴力冲突26 2.2.3 暴力的发生具有可预见性26-27 2.2.4 信息传播过程中易滋生谣言27-28 3 “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微博传播基本要素略论28-35 3.1 传播阶段28-32 3.1.1 第一阶段:酝酿期(4 月19日--5 月9日)28-30 3.1.2 第二阶段:爆发期(5 月10日--5 月11日)30-31 3.1.3 第三阶段:蔓延期(5 月12日--5 月13日)31-32 3.1.4 第四阶段:衰退期(5 月14日--5 月19日)32 3.2 传播主体32-33 3.3 传播议题33 3.4 传播主体的诉求33-35 4 “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微博舆论的演变过程35-44 4.1 “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微博舆论的演变35-41 4.1.1 传播主体的演变36 4.1.2 传播议题的演变36-37 4.1.3 传播主体诉求的演变37-41 4.2 “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微博舆论的演变特点41-44 4.2.1 微博舆论演变趋势与冲突发展态势一致41-42 4.2.2 传播议题呈现出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趋势42 4.2.3 微博内容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表达特征42-43 4.2.4 普通网民是微博舆论演变的核心力量43-44 5 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的动因略论44-50 5.1 政府层面44-48 5.1.1 保障公众权益和网络舆论引导制度的缺失44-45 5.1.2 策略应用的失当45-48 5.2 媒体层面48 5.3 公众层面48-50 5.3.1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48-49 5.3.2 公众传播谣言导致网络舆论愈发不受控制49-50 6 结语50-56 6.1 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调整引导网络舆论的策略50-53 6.2 媒体应树立责任意识,加强深度报道53-55 6.3 公众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55-56 ,泰语论文网站,泰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