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1-2 文摘 2-4 英文文摘 4-6 声明 6-8 第一章潮剧—泰潮剧的概念 8-15 一、戏剧的一般概念与起源 8-10 二、潮剧—泰潮剧的概念与特色 10-15 第二章潮剧形成的历史渊源 15-30 一、潮剧形成的历史源远流长 15-16 二、渊源于本土戏剧 16-20 1、潮音戏 16-16 2、关戏童 16-17 3、斗畲歌 17-19 4、花鼓戏与秧歌戏 19-20 三、渊源于外来戏剧 20-23 1、正音戏 20-21 2、西秦戏 21-21 3、外江戏 21-23 4、戈日腔 23-23 四、供奉戏神--田元帅 23-25 五、潮剧有着令人骄傲的历史 25-30 1、值得记载的潮剧历史 26-27 2、国内外要人观看潮剧演出 27-30 第三章潮剧在泰国的传播与泰潮剧的形成 30-44 一、潮剧在泰国传播的开始 30-34 二、潮剧在泰国的“落户” 34-36 三、泰潮剧的崛起 36-38 四、泰国习俗--“九皇斋”、“盂兰胜会” 38-41 五、泰中文化艺术的交融 41-44 第四章潮剧—泰潮剧与潮汕文化的关系 44-51 一、对联 44-45 二、舞蹈 45-47 三、潮谚 47-48 四、大锣鼓 48-50 五、“虎狮” 50-51 第五章潮剧—泰潮剧的艺术革新 51-62 一、潮剧—泰潮剧的唱腔革新 51-54 二、潮剧—泰潮剧的器乐及演奏的革新 54-58 1、打击乐 55-56 2、弦乐与管乐 56-58 三、潮剧“童伶制”的废除 58-60 四、潮剧舞美设计的改革 60-62 第六章潮剧—泰潮剧演出的审美特征 62-97 一、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可言 62-63 二、戏剧审美的五要素与泰潮剧 63-72 1、剧场性 63-65 2、表演性 65-66 3、戏剧性 66-67 4、虚拟性 67-69 5、程式性 69-72 三、潮剧—泰潮剧中的丑角 72-75 四、潮剧—泰潮剧的形象创造 75-79 五、潮剧—泰潮剧的表演动作 79-84 1、扇子功 79-81 2、水袖功 81-82 3、翎子功 82-82 4、髯须功 82-82 5、武打功 82-84 六、潮剧—泰潮剧的面具及“大后尾” 84-88 七、潮剧—泰潮剧的唱词的诗化 88-97 1、戏剧诗化的趋向 88-90 2、潮剧—泰潮剧唱词的诗化 90-95 3、潮剧与诗话 95-97 第七章潮剧—泰潮剧剧本的美学略论 97-117 一、《桃花过渡》的喜剧性略论 97-102 1、喜剧内涵及《桃花过渡》的喜剧性 97-99 2、《桃花过渡》喜剧性的创造 99-102 二、《秦香莲》的悲剧性略论 102-111 1、悲剧的内涵与《秦香莲》的悲剧性 102-104 2、剧本《秦香莲》的悲剧内容 104-106 3、剧本《秦香莲》中的崇高美感 106-107 4、悲剧《秦香莲》的演艺特色 107-109 5、悲剧《秦香莲》的美学效应 109-111 三、泰潮剧《大禹治水》是一出正剧 111-116 1、正剧的内涵与泰潮剧《大禹治水》的产生 111-114 2、正剧《大禹治水》演出的审美效果 114-116 四、泰潮剧剧本略论小结 116-117 第八章 中泰文化交流与潮剧—泰潮剧 117-137 一、中泰两国的长期友好关系 117-124 1、政治外交 120-121 2、经济贸易 121-122 3、科技文化 122-122 4、民间往来 122-124 二、中泰文化交流源自两国民情需求 124-131 1、地缘 125-126 2、神缘 126-128 3、亲缘 128-129 4、善缘 129-129 5、业缘 129-131 三、中泰文化交流中的潮剧—泰潮剧 131-134 四、亲缘、善缘中的潮剧—泰潮剧 134-137 参考文献 137-141 后 记 141-143 附录:图片及图片注解1 143-154 附录:图片及图片注解2 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