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中“にほふ”与嗅觉的关联及其演变[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歌集,共 20 卷,据传成书于 8 世纪中期的奈良时代。该歌集中多数“にほふ”都属于视觉型表达,而其中到底有无提示嗅觉的“にほふ”,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虽然“にほふ”一词的语源,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这是个从视觉类向嗅觉类转化的表达。例如《全译古语例解词典》就对 “にほふ”作了如下解释: “に”即“丹”,指红土或红色。

  “にほふ”的本意是染成红色。原本表示眼前所见色彩之美,是与视觉有关的词,之后也被用来表示嗅觉,与“かをる”同义。作为他动词使用时,“にほふ”表示“美丽地着色,染色”。作为自动词使用时,则有以下 5 种含义。

  1. (花等) 映照出美丽的光芒。

  2. (衣服等) 染成美丽的颜色。

  3. (人) 犹如发光体一般的美丽。

  4. 得到恩惠。受到帮助。

  5. 香气四溢。

  撇去上述第 4 条,“にほふ”的释义被清晰地分割成了视觉与嗅觉两大类,且视觉类的释义比起后者更显成熟。龙本那津子认为,最初大和语言中并没有表现“香”的词语。是因为佛教艺术的输入与沉淀,日本人才开始有了“香”的意识。

  而又是在汉诗文的作用下,“にほふ”才从视觉主导的整体感受演变为“色”与“香”两种角度的思考。本文使用万叶集检索系统,通过语料略论来论证《万叶集》中“にほふ”与嗅觉关联的可能性,并通过对具体语境的考察,来探索这一词义演变的背景。

  一、“にほふ”的用例及其分类

  在万叶集检索系统中检索“にほ”这个词条,一共能检索到 81 首和歌。除去与“にほふ”无关的仅含“にほ鸟”的 8首,还有 73 首。它们分别以“にほは”“にほひ”“にほふ”“にほへ”“にほほ”以及“にほえ”的形态出现,如果将卷 1·0057、卷 16·3801、卷 19·4211 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纳入计算范围,则这几种形态的“にほふ”分别有 10 例、29 例、19例、15 例、1 例和 3 例,共计 77 个用例,如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にほふ”相对较多地出现在第 10、17及 19 卷。

  此外,如果按含义将其分类,以人为对象的“にほふ”(A) 有 7 例,其分布如表 2 所示。

  

  单纯表示着色或染色的“にほふ”(B) 有 27 例,其分布如表 3 所示。有意思的是,这种类型前面带有助词的有 15 例,其中 13 例是“に”、2 例是“を”。

  

  以上(A) (B) 两类可以确定与嗅觉完全没有关联的可能性,所以不纳入本次的考察范围。而剩余的 43 例,全部是用来描绘美的。将这 43 例按修饰对象进行分类,则如表 4 所示。

  

  首先可以排除描写榛原、红叶等明显强调色彩的用例,剩下的 22 例(在表 4 中用黑体表示) 全部与花有关。而且大多可以根据“见る”、“照りる”等词判断其属于视觉类,例如“男女の 花にほひ见に”(卷 20·4317) 。采用排除法逐一考察剩余 22 个用例,可以明确: 10 首“花之歌”,2 首“樱花之歌”,1首“溲疏花之歌”,1 首“梅之歌”,2 首“胡枝子花之歌”都是取的视觉角度。下一小节将聚焦余下的尚有疑问的 6 首和歌,进一步地略论文本。

  二、作为嗅觉用语的“にほふ”

  根据上一小节的用例略论,得出可能与嗅觉有关的和歌是收录在第17 卷的第3916 首、第3918 首、第3920 首、第3957首、第 3965 首以及收录在第 19 卷的第 4169 首。本小节将对照万叶集西本愿寺版本[4]的原文,论证各首和歌中嗅觉意识已然萌芽的可能性。

  3916[题词]十六年四月五日独居平城故宅作歌六首[原文]橘乃 尓保敝流香可闻 保登等艺须 奈久欲乃雨尓宇都路比奴良牟[训読]橘の にほへる香かも 霍公鸟 鸣く夜の雨に うつろひぬらむ[仮名]たちばなの にほへるかかも ほととぎす なくよのあめに うつろひぬらむ[左注](右六首歌者天平十六年四月五日独居於平城故郷旧宅大伴宿祢家持作)虽然也不乏反对的声音,但是在上述有疑问的 6 首之中,支持卷 17·3916 嗅觉论的学者最多。最有力的论据就是“にほへる香”的“香”。但是,在当时,古日语的书写其实还没有定型,我们难免怀疑: “香”是否一定表示“芳香”。对于这一点,龙本那津子做了系统的探讨。据那津子考证,万叶集中“香”字共有 322 处,其中作为独立词使用的含本首在内一共只有 3 首,而其它两例分别是歌咏梅花和蘑菇的,这两样都是富有香气的对象。而且,在佛教的作用下,日语毕业论文,芳香的概念在万叶后期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所以可以确定,此处的“香”正是用来表示芳香的意思。[3]
  
  此外,我们如果从内容上进一步略论这首和歌,就愈发能够证实其中“にほふ”的嗅觉关联性。下雨的夜晚,比起待在庭院,歌者闷在房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而且,不管距离有多近,在一个昏暗的雨夜里,日语论文,也很难充分欣赏到橘树的姿态之美。倒是更有可能是独居的歌者无奈被雨困在房内,只得一边想象庭院的美景一边写诗聊以抒怀。而诱使他作如是联想的正是橘的香气。第二句句末表感叹的终助词“かも”体现了作者对不曾被暗夜和雨水阻隔、飘入房间的橘香的赞美和喜爱。而从表推断的助动词“らむ”也可以看出,作者其实并不在现场。在这首和歌中,存在一个嗅觉到想象中的视觉的转移,即歌者的描绘对象前半段是橘的香气,日语论文,而后再变为想象中被雨水沐浴滋润的橘树的风姿。

免费论文题目: